APP下载

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分析

2020-11-09郑碧英

考试周刊 2020年88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问题驱动实施

摘 要:在农村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点学科。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非常贴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应该积极实施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策略,为学生构建深度学习课堂,以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实现学生数学水平与思维品质同步提升的教学理想。

关键词:问题驱动;问题跟进;农村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施

一、 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努力为学生设计创新的教学模式,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应运而生。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从农村小学生的学情出发,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是发展农村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下面我们就针对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展开简单策略分析。

二、 利用问题导学,驱动学生的思考兴趣

农村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还在建立和形成阶段,受办学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知识视野也较为狭窄,农村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态度通常是兴趣使然的。兴趣既是学生产生一切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助燃剂。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问题导学是一种创新的课堂导入形式,也更适应农村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心理需求,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教材《比高矮》一课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设计一个“摘五角星”的教学游戏,先在黑板上贴两颗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五角星,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礼物,看看它们是什么?学生齐答:五角星!教师投以赞赏的目光继续说:对,是五角星,这节课哪个同学表现最好、发言最积极,老师就把五角星送给谁!想摘五角星的同学就高举你们的小手吧!学生举手之后,教师先选一名身高较矮的学生上台,这名学生只摘到高度较低的五角星,接着教师再选一名身高较高的学生上台摘下另一颗五角星。摘五角星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应该立即对学生进行问题跟进:同学们,为什么第一名同学摘不到那颗高的五角星呢?通过游戏观察和对问题的思考,学生很容易对高矮产生清晰感知,掌握本课的知识重点,富有趣味的游戏氛围也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深入探索兴趣。在深度学习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与同桌开展比高矮游戏,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参与课堂的机会。

三、 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直对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手段,在教学规划中不重视进行问题驱动和问题跟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的位置,很难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思维空间也得不到有效的拓展。想要改善这一教学弊端,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深刻认识到问题驱动和问题跟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搭配合理的问题驱动和问题跟进手段,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产生深度学习行为,提高数学素养的同时也显著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材《几和第几》一课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科技展览馆有一个大型展示会,里面有很多中小学生设计的科技模型,你们想不想去看呀?学生回答:想!教师继续说:可是进入展览馆之前得先买门票,你们看一大早就有人排队买票了。教师出示排队买票图,排队顺序依次是解放军叔叔、小朋友、红衣服阿姨和绿衣服阿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问题驱动:请同学们猜一猜圖中谁会第一个进入场馆?学生回答:解放军叔叔。教师继续问:为什么?学生:因为解放军叔叔排在第一位。教师投以肯定的目光接着问:那小朋友排在第几?红衣服阿姨排在第几?你们怎么知道红衣服阿姨排在第三?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正确回答,成功对“几和第几”产生初步感知。接下来教师可以进行问题跟进: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排在第四位的人是谁?红衣服阿姨买票进去了,还有几个人在排队?学生通过思考和正确回答,进一步加深了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在深度学习环节,教师可以随机请几名学生走上讲台依次站好,继续抛出问题:请大家数一数老师一共叫了几名同学,从左数第三个同学是谁?某某同学是从右数第几位?他还可以排第几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判断做出正确回答,既达成了本课的知识目标,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了问题情境对农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推动作用。

四、 结合生活问题,降低学生的思考难度

数学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潜藏着数学元素。小学数学课标主张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这一指导思想也为教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的实施带来了全新的灵感。理解能力较弱是农村小学生普遍的学情特征,教师在运用问题驱动和问题跟进手段时,如果不考虑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给学生造成思考压力,甚至会引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抵触心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结合生活问题降低学生的思考难度,带领学生投入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材《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中,教师在问题驱动环节可以拿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物品,如牛奶盒、文具盒、粉笔盒、魔方、可乐罐、茶叶桶、足球、乒乓球等,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生活中的图形精灵找不到自己的同伴了,你能帮助它们吗?教师在问题驱动中渗透生活元素,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也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紧接着,教师就可以进行问题跟进,鼓励学生对这些生活物品进行分类。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会把牛奶盒和文具盒放在一起、粉笔盒和魔方放在一起、可乐罐和茶叶桶放在一起、足球和乒乓球放在一起。一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深度学习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仔细辨一辨、亲手摸一摸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引导学生透彻了解两者的不同点。最后,在对新知的拓展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这几种物体图形的其他实例,既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能促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培养以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的学习品质,彰显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对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实效。

五、 借助信息设备,发散学生的思维灵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设备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信息设备不仅具有高速高效、直观便捷、资源丰富等特点,也能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情境,削弱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阻力。在过往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办学资金的不足,教师不具备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条件,但是近年来教育信息化遍地开花,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也得到完善。因此,农村教师应该跟随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借助信息设备,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智慧因子,增强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的实施效果,促使学生的思维灵感在深度学习中得到有效发散,既能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也能发展学生的多项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材《认识钟表》一课中,教师可以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搜集不同形状的钟表图片,一边向学生展示图片,一边进行问题驱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里是什么物品吗?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钟表!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继续问:那你们知道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吗?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可以看时间,有的说闹钟可以叫醒自己……直观的信息化教学情境不仅让学生认识了形状各异的钟表,也激发了学生的讨论兴趣,促使学生通过讨论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出示钟表钟面课件,带领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引导学生了解钟面上有12个数字、每个数字都有对应的刻度线,使学生对钟面产生深刻认知。在问题跟进环节,教师可以先出示指针停留在整时的钟面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几点吗?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顺利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不仅能够正确认读整时也掌握了整时的表示方法,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同时,也体现了信息设备对学生思维灵感的发散效用。

六、 引入合作探究,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

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多人合作才能迸发更丰富的创意灵感。合作探究不仅是一种新型学习模式,也是教师实施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求引入合作探究,通过设计问题和探究任务,将合作探究转化为学生的深度学习过程,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材《圆柱和圆锥》一课中,教师在问题驱动环节可以先将学生分为4~5人为一单位的小组,然后把纸板、剪刀、胶带等材料分发给各组,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吗?新颖的手工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进而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对圆柱和圆锥产生清晰的认知。各组都出色完成探究任务后,教师就可以进行问题跟进:同学们,通过制作你们知道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和它们的特征吗?教师鼓励各小组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合作探讨,既攻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也深化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还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发展了多项思维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七、 总结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學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不仅具有优越的导学功能,也能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领域。因此,教师应该将数学课程与问题驱动、问题跟进有机整合,同时引入多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探求多元化的深度学习路径,促使农村小学生在深度学习中不断完善核心素养,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胡灵兰.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20(17):88-89.

[2]祝章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26-127.

[3]曹燕葵.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实施及优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08+110.

作者简介:

郑碧英,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数学问题驱动实施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么体现生本教育
试论农村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