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援外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2020-11-09贾北凝霍磊晨

建筑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受援国援外援助

文 / 贾北凝 霍磊晨 杜 岩 李 虎 边 策

援外建筑设计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向社会与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并在受援国境内从事房屋、桥梁、水利、隧道等建筑的设计活动。随着援外政策的完善与援建建设项目的增多,我国设计师开始走出国门,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建筑设计工作。与国内建筑设计不同,援外建筑项目设计不可避免地会与被援建国传统设计风格冲突,因此如何进行援外建筑的在地化设计,实现双方历史文化与建筑风格的相互交流融合,是目前援外建筑设计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从我国援外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设计案例等方面出发,进行援外项目的在地化设计的发展历程与案例研究,以期构建一套与双方自然、人文、环境相互适应融合的援外建筑设计模式。

一、我国援外建筑发展历程

我国正式对外援助历程始于1950 年,援助范围最开始仅限于愿与新中国政府友好交往的周边国家,开启了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序幕。70 多年来,中国共向166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 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建设了2700 多个成套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很多在当地都是标志性的建筑,成为中国和受援国家友好合作的一座座丰碑。回顾这70 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将援外发展历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早期阶段(1950~1976 年间)

建国初期,中国政府面临着美苏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为了在这种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巩固政权,争取良好外部环境,中国和苏联联盟,并接受其经济援助,苏联专家曾经帮助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与此同时中国也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形象和威信。

在这一时期,中国援外项目有很多经典的案例。例如在援蒙项目中,建筑师龚德顺设计团队在乌兰巴托市完成的项目。在这些设计中,龚德顺致力于将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与当地条件相结合,探索了简洁洗练的建筑语言。那时我国由于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设计标准体系,当时的建筑师凭借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建筑设计实力,结合现代建筑特色与当地气候和传统文化,成功设计出了很多杰出作品,在这一期间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援外项目的早期阶段,建筑师在设计中主要采用与当地气候环境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建筑形式,主要是以受援国的需求为主体进行设计建造,因此又可称为从动模式。该模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与受援国之间的文化互信,降低因项目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项目风险,但从动模式暴露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以受援国为主导,则会在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中关注受援国的需求从而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对外援助支出的年度增长率都保持在10% 以上;其次,以受援国为主导的从动模式因缺少优秀的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效注入,可能不利于中外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

(二)过渡阶段(1977~2000 年间)

在这一阶段,中国逐渐改进自己的援助方式,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从援助的规模、方式和体制上对对外援助进行了调整与初步改革,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经济合作。因此,中国在这一时期采取更为灵活的援助方式,建立更为有效的监管机制,并开始尝试新的设计策略,对外援助的范围也从周边国家逐渐遍及世界五大洲。

其中一个典型项目加纳国家剧院,设计方案体块关系清晰、造型简洁有力,外部形式能够暗示出建筑的内部功能,室内装饰也大量融入当地传统。建筑师将抽象的建筑形式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并说服当地政府和人民接受这样的想法。加纳剧院为当地人民喜爱,并被印在加纳的钞票上。人们赞扬来自中国的慷慨援助,也希望中国的设计可以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使用喜好结合得更加紧密,而不是仅仅只使用一种臆想定型的“非洲”意象。

在这一阶段援外项目设计呈现多种在地化设计策略,有从动模式,也有相当一部分案例都是以本国设计师在国内的标准案例为基础进行设计等。在这些案例中由于客观条件和工期等因素制约,设计师未能真正深入了解当地的民族与社会环境,或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的结合浅尝辄止,因此采用了以援建国为主导的设计策略,即能动模式。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减少建筑设计周期,使得中国援建的进度大大缩短,成本得到控制。因此,能动模式是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设计标准体系的外在体现,且该模式对于技术难度复杂的工业建筑项目具有一定优势,例如核电站建设、高铁建筑设计等。此外,由于受援国当地没有设计经验,因此依据相对成熟的中国标准体系建设具有明显优势。但不可否认,能动模式不可避免也会存在如下几个缺点:一是缺少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结合,使得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并不协调;其次,以援建国为主导的能动模式,即使采用最高建筑设计标准,但因缺少当地特色文化元素的有效注入,一方面使得建筑设计陷入千篇一律的僵局,另一方面导致当地人民对建筑本身认可度的降低,从而增加文化冲突的潜在风险,可能造成受援国对建筑本身的认同度降低。因此,作为技术优势国的技术输出,核电站等工业建筑可以采用能动模式,而涉及文化、宗教、体育等建筑项目则应该慎重选择能动模式。

1.加纳国家剧院

(三)成熟阶段(2000 年至今)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力提高,我国对外援助建筑设计更加游刃有余,进入成熟阶段。尤其是2004 年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在这一期间,中国设计师开始更多地关注受援国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而不再过多参照中国国内成熟的建筑设计方案,正在成为一种援外建筑设计的有效策略。近20 年来,我国在亚、非、美洲及南太平洋多个国家及地区援助了百余所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成为受援地区的地标性建筑,而且为受援地区与我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物质载体和平台。

在这个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埃塞俄比亚非盟会议中心,会议中心所表达的现代性十分明确,主要体现在流动的空间组织、优雅的风格、完善的细节、舒适的气氛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这个建筑体现了一种移植的现代性,它响应了商务部的要求,在设计、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等方面代表着中国在全球化舞台上的最高建筑标准。中国虽然开始尝试最高建筑设计标准,但海外媒体对中国援助的建筑仍存有疑虑。

2.埃塞俄比亚非洲联盟会议中心

在这一阶段,中国设计师在援外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形成以援建国与受援国双向互动的设计策略,即互动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受援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使设计方案满足当地的地域特色和社会需求,增加建筑的地方特色。与此同时,此阶段我国的援外项目不仅着眼于援助式外交和经济上的收益,更注重着眼于通过援外项目对受援国乃至全世界的 “文化输出”,努力让一个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援外项目成为中国的名片。因此,新时期的援外项目更加关注我国与受援国的文化交融与互动以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也使得双方相对孤立的传统文化有机地统一起来,为援外建筑设计中双方的文化元素进入国际化视野提供了新的渠道。

二、援外项目在地化设计

(一)在地化设计三种模式讨论

纵观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进程,我国取得了许多成功。在我国援外建筑设计案例的历程回顾中,将援外建筑在地化设计分为三种模式,分别分为 “从动”“互动” 与 “能动” 三种模式。

(1)从动模式

在地化设计中的从动模式是最为直接的设计策略,在我国援外建筑发展的早期阶段下,设计师由于受限于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采取了以受援国为主导的设计策略。中国在这一阶段的援外项目中,大多采用 “从动” 的设计方案,这是一种相对 “保险” 的设计策略,容易被当地所接受。设计师通过采取对建筑所在环境进行 “顺从” 的一种调和方式,一方面实现标准性地域性的方式,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设计习惯、设计规范、设计准则等,从而使建筑设计能够更加适用于当地的环境和使用要求,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增加自己的设计经验,使得中国设计师开始走向世界。这种方式在我国早期的援外体育建筑设计中屡见不鲜,并建立了众多个性化的案例,依照项目所在地的风俗文化、社会环境等状况,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规范要求,设计建造出符合所在地人群习惯的建筑。

(2)能动模式

在地化设计中的能动模式,采取了以援建国为主导的设计策略,通过有计划地对客观环境做出积极回应的能动调节过程。与从动模式相比,能动模式不再以受援国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为中心,是设计建造单位完全按照项目需要或技术需要,不考虑或极少考虑项目所在地环境文化因素,主要依照援建国自身规范标准、技术等进行建造设计。

能动模式更加强调以 “援建国” 为中心,突出 “计划性”,其利用、改造客观环境的特征更加显著,手段与方式也更加积极。采用此种设计建造方案的一般为有特殊用途和要求的建筑,例如核电站、高铁相关建筑等。另外,若被援建国技术设施较为落后,相关质量标准不够全面完整或是工期要求较紧时,也通常采用能动模式。

(3)互动模式

互动模式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在地化设计策略,由于其尊重当地的国情和地域文化,可实现援助方建筑设计与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等融合,使得设计方案符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社会需求,从而降低建筑在当地的抵触感,增加建筑的当地认同感,是寻求融入当地社会的一种 “求同存异” 的设计策略。近几年来,我国的援外建筑设计主要采用互动模式,也设计出了许多恢弘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这套设计策略也是近年来世界主流设计师所推崇的。随着我国国力进步和技术飞速发展,援外项目的设计策略将更加关注我国与受援国的文化交融互动与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互动模式作为援外建筑在地化设计中较好的设计策略,不仅完美诠释我国坚持互利共赢,双向共济的新型外交政策,而且有力宣扬了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格局。

(二)互动模式案例分析

实际建设项目进行设计时,主要有两方面:总平面设计与建筑立面和造型。总平面设计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多目标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建筑所处位置自然环境和周边其他建筑物主要风格,协调建筑与环境关系;建筑立面和造型主要包括建筑外形、建筑内氛围营造、细节装饰以及建筑结构和用料。

(1)圭亚那国际会议中心

圭亚那国际会议中心在设计中的本土化表达上借鉴了很多当地传统做法。由于圭亚那地处热带,气候较为炎热,在建筑体量上注重利用来自大西洋的东北风以达到降热通风的效果,建筑外墙上使用镂空的墙洞和百叶窗来进行通风隔热。而由于圭亚那盛产钻石,属于当地一大特色,因此建筑设计采用钻石样式的八边形会议厅和八边形屋顶,从正面看仿佛一颗闪闪发光的巨大钻石。

在圭亚那国际会议中心设计的中方文化融入方面,总体布局以钻石大厅为中心加 “U” 形副楼和极具中国特色的庭院组成,延中轴线呈对称状,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习惯表达。

(2)萨摩亚立法会办公楼

萨摩亚立法会办公楼在设计中的本土化表达上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环境。萨摩亚终年高温多雨,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建筑多为坡屋顶和圆顶。结合使用功能要求,确定了建筑的基本形态:长椭圆形。为了让建筑更加本土化,在细节设计上使用萨摩亚独特的建筑语汇。

在萨摩亚立法会办公楼设计的中方元素融入方面,萨摩亚新办公楼同样采取了庭院式设计,国会大楼外有一圈外走廊,办公楼内部设置两个庭院,中间连接大厅。萨摩亚被殖民时间较长,当地建筑风格混杂。当地的梁柱交接方式与中国传统木结构有相似之处,建筑在当地梁柱基础上用中式结构加以改良。另外,在建筑内部氛围营造上,中心会议厅屋顶设计与我国现有形状十分相似,结合颇具中国特色的木质结构,突出中国特色的同时又显得十分庄严恢弘。

除此之外,本项目的互动之处还体现在现代施工方法结合当地材料。由于萨摩亚经济、工业水平较为落后,建筑材料较少,出于经济性考虑,新建建筑尽可能使用当地材料,屋顶采用当地生产的红砖,外墙立柱与装饰梁使用当地木材。

圭亚那国际会议中心

互动模式中的互动体现在援外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包括援建国与受援国建筑风格、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强调的是援建国与受援国的融合与交流,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使用用途自身,还有援外建筑承载的两国之间的友谊和交流。既为互动,就是两个国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调节、相互改变以适应对方的双向适应过程,而这种双向的适应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援外建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在将优秀的中国文化与建筑设计经验融入到援外建筑的在地化设计理念中的同时,也充分学习国外优秀的经典案例并丰富了带有当地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加强中外建筑设计文化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互动模式不仅迎合了当地的喜好,也完美展现了中国丰富的优秀经验和设计特点,从而设计出了更多兼具中外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在地化设计需要在当地化和国际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互动模式作为援外建筑在地化设计中较好的设计策略,使得援外建筑设计可以迈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我国国力进步和技术飞速发展,援外项目的设计策略将更加关注我国与受援国的文化交融互动与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互动模式作为援外建筑在地化设计中较好的设计策略,不仅完美诠释我国坚持互利共赢,双向共济的新型外交政策,而且有力彰显了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格局。

猜你喜欢

受援国援外援助
不是传统“受援国”,而是“合作伙伴”
援以止战:国际援助与国内武装冲突
——来自中国对外援助的证据
西方外援模式越来越“中国”
中国援外医疗大事记
2016年援外医疗队中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气象援外项目可行性考察及方案设计要点浅析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援外项目估算及概算编制经验谈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