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进建筑业绿色改革
——《2020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白皮书》摘编

2020-11-09供稿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建筑 2020年20期
关键词:砂石建筑节能装配式

供稿 / 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0 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年伊始,疫情肆虐,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全局性的影响。2020 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十三五” 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决战之年,做好首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意义重大。首都住建领域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中央提出的 “六保”“六稳” 工作要求,继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解决好住房保障、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等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2019 年,北京市深入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能耗限额管理成效明显;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使用量逐年提升;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稳步推进,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逐步实现由点及面的发展;绿色砂石、水泥绿色供应链初步形成,开创北京市大宗建材绿色供应的先河;农村住房建设和4 类重点对象及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有序推进,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有效改善。

一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积极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全年新增5 个示范项目,示范面积7.51 万平方米,截至2019 年底,全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共计32个,示范面积66.13 万平方米。新建和既有建筑节能成效明显,2019 年,本市新增城镇节能民用建筑2728.44 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1155.15 万平方米、公共建筑1573.29 万平方米,全部按照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施工;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353.42 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62.97 万平方米;累计建成城镇节能住宅51165.79 万平方米,节能住宅占全部既有住宅的93.70%;累计建成城镇节能民用建筑73111.87万平方米,节能民用建筑占全部既有民用建筑总量的78.53%。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取得较大成效,发布2019年度公共建筑电耗限额值(覆盖7594 家单位的11258 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共1.47 亿平方米),2014~2018年共节约用电19.7 亿度。全市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使用逐步走上正轨,2019 年,全市正在运行临时性处置点位107 个,年设计处置能力9000 余万吨,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5511 万吨,较2018 年使用量提升了100%,已使用再生产品数量超过总生产量的80%。

二是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9 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219 个项目、约1413 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开工建筑面积的26.9%,新开工装配式建筑连续三年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保障性住房全面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全年通过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的保障房项目共约843 万平方米。全力保障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供应,加强京津冀产业布局,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建成投产的装配式部品生产基地已达38 家以上,其中预制混凝土部品生产企业22 家、生产基地31 个,设计年产能超过325 万立方米;钢结构部品生产企业7 家,设计年产能约70.5 万吨。

三是高星级绿色建筑快速发展。全年全市通过绿色建筑标识认证的项目105 项,全部为二星级及三星级项目,建筑面积共计1192 万平方米,其中运行标识8 项,设计标识97 项,三星级项目建筑面积占比达到49%。持续推动北京新机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2022 冬奥会新建室内场馆等重大项目建设高标准绿色建筑,其中北京新机场东航基地等3 个项目、北京新机场供油工程综合生产调度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首批8 个项目、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西十冬奥广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项目已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国家游泳中心(主场馆和南广场地下冰场)项目已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国际馆和生活体验馆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三星级标准。

四是农村住房改造有序推进。继续做好抗震节能农宅相关工作,根据《北京市农民抗震节能住宅建设工作方案(2018~2020 年)》,全年全市完成1 万余户农房抗震节能改造,大大改善了农房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根据《北京市农村4 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工作方案(2018~2020)》要求,稳步推进全市农村4 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工作。截至2019 年底,全市农村4 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C、D 级危房共计8364户,其中5392 户实施危房改造,2972 户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安全住所;全市已确户8364 户,确户率100%;已开工8341 户,开工率99.73%;结构完工7971 户,结构完工率95%;竣工7252 户,竣工率86.7%;验收3534 户,验收率42.25%,圆满完成2019 年阶段性目标。

二、多措并举推进建筑绿色化发展

一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全面展开。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协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共同组织编制地方标准《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完善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体系。起草《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项目及奖励资金管理。修订《北京市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发布2019 年度公共建筑电耗限额,并实施电耗限额考核,促进公共建筑用户节能意识逐步提高。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切入点,围绕用能侧、供能侧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并将调研成果应用到北京市第五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助力本市建筑节能工作再上新台阶。积极推进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农村4 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工作,改善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初步编制完成《北京市农村危房加固维修技术图集》,对农村危房加固维修技术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实用性和可行性。

北京新浪总部科研楼

北京望京SOHO

二是助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蓬勃发展。组织开展京津冀协同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要求。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建设,修订北京市地方标准《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规范》。绿色建筑过程管理精细化,不断完善 “北京市建筑工程监督与服务平台绿色建筑专项监督”、绿色建筑统计管理。开展绿色住宅工程使用者监督机制的质量分户验收和交付验房试点,探索建立绿色住宅工程质量可控、使用者可监督、政府可保障的路径和方法。发布《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推广目录(2019)》,推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推动京津冀标准一体化建设,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纳入京津冀工程建设协同标准。

积极探索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新举措,上线运行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全市装配式建筑数据统计和全周期信息化管理,建立市区两级管理部门线上互联机制,提升工作效率。

开展装配式建筑公益讲座,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培训,成效显著。组织“走‘近’装配式建筑,体验新型建造方式” 政务开放日活动,拓宽政务公开途径,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是持续推动建筑垃圾再利用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北京市建筑垃圾分类消纳管理办法(暂行)》《关于调整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种类及应用工程部位的通知》《关于加快山区拆违地块建筑垃圾清理和任务销账的通知》《关于拆违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工作机制》和《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草案)》等政策文件,为建筑垃圾再利用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探索新型管理模式,针对新兴产业探索 “服务+ 管理” 模式,通过优化提升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打通企业供需对接渠道。在大型国有企业内部试点推广 “自产、自消、自用” 的自循环体系,组织大型施工企业与资源化处置企业供需对接,加强战略合作,形成建筑垃圾闭环管理模式。创新建筑垃圾分类堆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 “三步分类” 体系,实现建筑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无缝高效衔接,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有效防止建筑垃圾违法倾倒。

四是推进大宗建材绿色供应链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建筑砂石绿色供应链建设指导意见》。打造砂石绿色供应链,保证砂石来源稳定可靠,与首钢集团、承德市人民政府签订砂石绿色生产基地战略合作备忘录,拟3 年内完成产能3000 万吨以上的砂石绿色生产供应基地建设。大力提升砂石骨料铁路运输比例,基本打通京哈、京原、丰沙、京通等铁路线,砂石运输专用集装箱开发完成,短途接驳纯电动载重货车已完成路试。推动开行水泥 “公转铁” 试点专列,引导内蒙古自治区当地水泥以铁路运输方式供应北京,实现当地水泥和北京市场需求的优势互补。

北京市将大力推动建筑绿色化发展。积极推动建筑绿色发展立法工作,启动 “十四五” 时期建筑绿色发展规划研究,为建筑绿色发展提供遵循。从全生命周期视角考虑建筑绿色发展,建立建筑绿色发展信用制度,以财政激励和市场机制并重的方式促进建筑绿色发展。持续推进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作,大力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和能耗限额管理,深入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行动,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完成混凝土搅拌站绿色化改造,加大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力度。推进京津冀建材领域战略合作,巩固砂石绿色供应链建设成果,大力推进建筑砂石绿色基地建设。搭建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控系统平台,加强全市住建系统扬尘治理管理。继续推进农村抗震节能改造、4 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做好农宅建设技术指导和管理干部培训。

猜你喜欢

砂石建筑节能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统运行成本管理的探讨
砂石行情“涨势大好”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江西省800余家砂石企业详单出炉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