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华笔下的标准化贤妻良母

2020-11-08孙婉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2期
关键词:余华女性形象标准化

孙婉

【摘  要】余华的作品中有大量标准化的贤妻良母形象,一方面她们在艰难的生活中吃苦耐劳,毫无怨言;另一方面,她们习惯自我牺牲去成全丈夫和家庭。她们的“好形象”形成一种固定模式,并在完成对家庭的贡献之后以男性成长道路上的“引渡者”身份“圆满”退出视野,得到男性价值观中的认可和称赞。

【关键词】余华;标准化;女性形象

余华的小说中通常将家庭的和谐稳定归功于女性的贤惠,经常会在家庭场景中展现贤妻良母的形象。例如《在细雨中呼喊》中“我”的母亲、《活着》中浪荡少爷福贵的妻子家珍等,都非常典型。这一类女性为了家庭无怨无悔,无私奉献,逆来顺受,坚贞隐忍,在丈夫和家庭利益面前,能够奋不顾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由于这种牺牲精神正符合男性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期许,这类女性也往往会得到符合男性期待的结局。

一、自我牺牲的表现

在余华的笔下,“好”女人都出奇的相似,她们往往沉默寡言,逆来顺受,温顺宽容,忍辱负重,毫无主体性可言。她们将丈夫和家庭视为自己的全部,将自己的感受至于无声的位置,为了操持家庭,她们在体力,情感等方面都要为家庭做出牺牲。

一方面,她们在对待丈夫的感情上,必须保持绝对的忠诚。无论丈夫如何胡作非为,作为妻子的她们都必须全部忍受,并在丈夫需要的时候永远无条件的接受丈夫的回归。在夫妻关系中,男性在家庭之外寻欢作乐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男性对家庭的不忠并不能够影响到他们在家中的主要地位。男性不仅不以背叛家庭为耻,甚至和其他女性发生关系也成为证明自己魅力的一种手段。相比较而言,女性则在情感上只有单一的選择,她们不可以背叛自己的家庭,无论丈夫做出多么出格的行为都只能永远忠诚于自己的丈夫,甚至在丈夫去世等合理的情况下,女性再次接受新感情也是被鄙视的。

另一方面,她们在身体上也要完全奉献给家庭。无论家中情况如何,自己身体状况是否良好,她们都要保持勤劳朴素,勤俭持家,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是她们的女性职责。更加令人感叹的是,这些在平时无私奉献的女人们在自己身体病重到极限时,依然不肯为自己着想,甘愿放弃生命来奉献家庭。《在细雨中呼喊》中的母亲勤劳一生,她的手脚总是不停,说话不多,对丈夫言听计从,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农村封建女性的样本。她在卧病在床之际,坚持不肯看病,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还要找到盆子避免吐出的血弄脏屋子。家珍在得知自己的病治不好时反而表现出高兴,因为怕花钱拖累家庭。

在家庭的利益面前,女性的一切都可以放弃,包括感情,甚至是生命。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即使面对丈夫的背叛,也只能压抑自己的情感,忍气吞声,为了节约家里的钱,她们宁愿选择走向死亡。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女性的牺牲程度远远超过男性,她们是用一切来守护家庭的楷模。

二、“圆满”的归宿

作为女性的主要服务对象,丈夫和家庭的评判才是女性这一生是否圆满的评判标准。女性归宿的圆满,并非是寿终正寝或大富大贵,而得到亲人的怀念,才是给予她们的最好报答,只有丈夫和亲人才能够赋予她们生存的价值。

家珍的“圆满”,在于她终于用行为感化了福贵,换来了福贵的浪子回头。虽然在这条唤醒的路上,家珍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是在家珍的眼中,丈夫的回头,就是最好的结局,丈夫福贵的一点体贴,都使家珍心满意足。为福贵和家庭奉献一生的家珍,虽然遭受到身体疾病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是在福贵的眼中“家珍死的很好,死的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不像村里的那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在福贵的心中,家珍这一生恪守妇道,勤劳本分,是好妻子和好母亲,她实现了女人应尽的全部职责。可见结局是否“圆满”并非是从家珍的角度来说的,而是从这个女人给丈夫和家庭带来了什么的角度来说的。

凤霞短暂的一生吃了很多苦,因没钱看病落得终身聋哑,为了让弟弟上学被送走离家,自小分担家庭重任。凤霞虽历尽辛苦,幸得嫁了个好人二喜,短暂地感受到了婚姻的幸福甜蜜,但是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圆满”就在于,她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幸福婚姻,得到了丈夫二喜的关心体贴,死后拥有二喜对她永久的想念,凤霞因二喜的怀念获得了人生的“圆满”。

小说以福贵的语气来讲述故事,以家珍和凤霞在福贵生命中所起到的作用来给予她们一生的肯定。家珍和凤霞的勤劳朴实,温顺善良是父权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她们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男性绝对忠诚服从,对儿女慈祥关爱,是男性眼中的好女人的代表,所以得到一个令人怀念的“好”结局。

这些女性都以死亡结局,有的被病痛折磨,有的遭受意外,这在一般的角度来说算不上“圆满”,但是从人物的出场任务角度来说,完成对男性的陪伴,需要她们的退出来突出男性的时候,她们完成了出场任务,所以谓之“圆满”。贤妻良母就是为男性角色的丰满做铺垫的,当她们完成对男性人物的塑造,以“引渡者”的身份退出,解除活着的的痛苦和折磨,就是所谓的“圆满”。

结语

相较于有血有肉的男性形象来说,余华笔下女性形象的仍旧缺少完整的人的特点,个性不足,内心感情缺失的现象依旧存在,女性人物有较为严重的符号化倾向。从表现上看,余华小说中尚存在着 “男尊女卑”的伦理纲常,女性其实并没有摆脱男性附庸这一地位。

参考文献:

[1]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余华.我的真实[J].人民文学,1989(3).

[3]林华瑜.暗夜里的蹈冰者——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中国文学研究,2001(4):70-74.

[4]袁媛.男性世界的两位女性——浅析余华《兄弟》中的李兰、林红形象[J].文教资料,2011(29):15-16.

[5]崔玉香.女性,一个被扭曲遮蔽的群体——余华小说男权意识批判[J].东岳论坛,2006(2):147-149.

[6]熊锦华.论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意识[J].南方论刊,2017(7):85-88.

[7]张梅.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余华笔下的女性形象[J].安徽文学,2012(4):23-24.

[8]张磊.父权视野下女性的声音——论余华小说中女性形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38-40.

[9]刘虎.男性世界里的虚幻镜像——从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其男权意识[J].凯里学院学报,2012,30(4):112-114.

猜你喜欢

余华女性形象标准化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一颗假糖的温暖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读与写(节选)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