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1-08单世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4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人口老龄化

单世琦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上海市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在逐渐加重的养老压力下,依靠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改善养老服务成为一个重要选择。上海市大力支持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但也存在养老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养老服务智慧化程度较低、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缺乏、老年人认可和接受程度较低等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本文对此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不断完善上海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智慧社区,养老服务

引言

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但面临家庭结构逐步向“421”结构转变,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上海市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为老年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同时,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拥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进步为解决养老难题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一、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概念界定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一种介于智慧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和智慧家庭养老模式之间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它以养老服务社区居家支持为主体,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可实现更高效优质的养老服务。其一般的形式有通过成立养老服务必要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和大数据中心,进行集中调度指挥;老年人健康设备与服务中心相连,二十四小时提供健康检测与服务;社区设立呼叫中心,提供咨询服务;提供助医、助餐、助浴智能化等功能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问题,提供精神慰藉等服务。

二、上海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分析

(一)政府购买模式

政府购买模式是指通过采用公开招标、不同的养老服务提供商竞标的形式购买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此过程中,各项服务均由养老服务提供商提供,老年人信息平台的运营维护也由养老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政府则行购买与监督管理职责,这样做促进养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竞争,降低了服务成本,提升了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政企合作模式

政企合作模式是指由养老服务提供商进行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设计开发,在政府指导下,日常运营交由社区或第三方机构负责。在此过程中,负责养老服务平台设计开发的企业往往是大型国有企业,保障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让老人产生信任感,日常运营交由专门机构处理,也进一步优化了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三)政社协作模式

政社协作模式是指由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通过社会组织自行安排提供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该模式能积极调动社区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社区作用,因地制宜地服务老年人,同时,加强老年人身份认同感,鼓励老年人主动参与到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

三、上海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服务内容较为单一

当前上海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仍集中于生活照料,其他方面的服务仍显不足。如在医疗健康服务上,当前上海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仅提供简单助医服务和日常健康信息采集;在精神慰藉服务上,当前仅提供电话聊天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缺乏专门的老年人线上论坛、视频电话会议等服务。具体服务内容也未按照老年人的年龄、身心状况进行划分,缺乏针对性。

(二)养老服务智慧化程度较低

当前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仍处于初始阶段,其智慧化程度较低。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防盗系统,在家中有人时可能发生误报,在使用上操作比较繁琐;在医疗健康设备上,部分设备无法便捷地上传数据,同步老年人信息,需要繁琐的手动操作,数据测量存在误差;各个设备之间由于生产厂商不同,标准不统一,产品差异较大,信息统一收集使用困难。

(三)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缺乏

随着养老设备的智能化,对养老服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整体年龄偏大,以40-50岁为主,往往只有初高中学历,缺乏专业技能培训或相应的职業资格证书,学习能力偏弱,对于智慧化养老服务设备不熟练,设备使用率低,存在不了解老年人使用的设备,不能帮老年人解决设备问题的情况。同时,由于工作人员对薪资认可度低、工作压力大,致使服务较低、人员频繁流动。

(四)老年人认可和接受程度较低

老年人对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用的互联网技术认可度和接受度存在普遍的障碍,一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存在戒备心理,尤其是老年人,对不了解的智能设备存在心理排斥,二是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学习能力差,进一步加重了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的排斥,三是现有设备或软件未能很好的做到人性化,一些设备操作仍旧繁琐,需要层层验证,操作界面依旧复杂,老年人不能很方便的进行操作。

四、上海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优化建议

(一)丰富服务项目,满足多元需求

首先,应在可用资金范围内,对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加以改善,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生活,同时,对配套设施加以适老化改造,丰富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其次,应从老年人自身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各方努力提供老年人所需的服务项目,在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之外,还应考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完善服务体系。通过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形成涵盖老年人基本信息、需求、健康记录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共享,帮助养老服务提供商供应更具针对性的服务项目。

(二)建立标准规范,促进服务智慧化

当前,我国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标准规范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其发展。应以政府为主导,及时组织制定智慧社区居家养老行业标准,统一设备标准,促进各智慧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同时,标准不应仅仅关注硬件设备,在养老服务、精神层面上也应有所考虑,注重老年人精神需求。同时建立健全保障反馈机制,当发现智慧化、适老化不足问题时,能及时反馈并得到解决。此外,相关设备、软件开放商在前期产品开发前期应进行充分调研,考虑产品操作的易用性,考虑老年人接受能力,使产品操作界面更加简洁,方便老年人使用。

(三)打造人才队伍,完善养老服务

首先,应拓展养老服务人才来源渠道,探索智慧养老服务的人才引进,吸引来自学校、社会的人才。同时探索“时间银行”模式的应用,鼓励发挥社区内部老年人的互助精神。其次,应完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人员能力,通过定期选派人员培训、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不断提升其专业护理、智慧平台维护等方面的技能。同时,优化慧养老服务人才薪酬体系和职业技能等级与评价机制,激发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热情。还应加强监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防止服务人员不负责行为。

(四)完善服务反馈,提升服务满意度

完善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反馈机制,加强服务评价体系建设,可通过建立评价反馈机制,让老年人在接受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后,通过相关智能设备进行评价,设备将评价数据及时传递到数据服务中心,形成评价报告,并反馈给政府、社区及养老服务提供商,以此进一步优化智慧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满意度,增强老年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参考文献:

[1]王宏禹,王啸宇.养护医三位一体:智慧社区居家精细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04):156-168.

[2]沈广和,陈雪梅.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管理观察,2018,(21):60-64.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智慧社区”的养老生活
以试点带动打造“智慧社区”助力居家养老
老龄事业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