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2020-11-08董建华涂远茂葛永纯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淀粉样变轻链腕管

董建华 黄 力 涂远茂 葛永纯

病史摘要

65岁男性患者,因“维持性血液透析34年,右手指麻木疼痛3年”,于2018-10-18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1957年发现尿检异常,1980年血清肌酐(SCr)升高至200 μmol/L,1984年2月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始规律血液透析治疗至今,每周3次,每次4.5h,现透析模式为血液透析滤过(前稀释,置换液量35 L/h),钙浓度为1.5 mmol/L超纯透析液,透析机型号贝朗Dialog+,透析器为FX60,血管通路为左前臂动静脉内瘘,血流量260 ml/min,干体重为49 kg,低分子肝素抗凝(4 000μ),净超滤量1~2.5 kg/次,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叶酸纠正贫血,碳酸镧降磷等治疗,曾应用碳酸钙、骨化三醇、西那卡塞等药物。2015年出现右手拇指、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半侧麻木、刺痛,夜间明显,活动和甩手后可减轻,拇指活动不灵,抓握东西和写字受限,症状持续时间和程度逐渐加重。病程期间偶感不适或疲倦,睡眠质量欠佳,无其他不适,大便正常,无尿。

既往史1988年车祸致左侧肋骨骨折;1998年因左侧腕管综合征行松解手术治疗;2014年因胆囊炎性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015年因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2016年行肛周脓肿手术;2017年8月因播散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血流、肺部、右膝关节、皮肤软组织)行达托霉素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2004年确诊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输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查体血压103/62 mmHg,身高170 cm,体重49.4 kg,体质量指数17 kg/m2;神志清楚,精神好。心、肺、腹部查体阴性。左前臂动静脉内瘘区血管呈瘤样扩张,可触及震颤、可闻及吹风样杂音。上臂肌围15.1 cm,双手骨间肌萎缩;右手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外展、对掌动作不灵活;Phalen试验(屈腕试验)、Tinel征(神经叩击试验)和指压试验阳性;左手掌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图1)。双下肢不肿。

图1 手部体格检查A:右手鱼际肌萎缩明显,“猿手畸形”;B:双手屈腕功能障碍

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检查 白细胞3.7×109/L,血红蛋白105 g/L,平均红细胞容积109.4 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3 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35.4 pg,网织红细胞101.5×109/L,血小板86×109/L。白蛋白37.1 g/L,球蛋白29.7 g/L,前白蛋白252 mg/L,血钾5.0 mmol/L,血钠144.3 mmol/L,血氯99 mmol/L,总二氧化碳28 mmol/L,血磷1.47 mmol/L、血钙2.19 mmol/L,血尿酸457 μmol/L,碱性磷酸酶52 U/L,谷丙转氨酶34 U/L,谷草转氨酶33 U/L,总胆红素8.6 μmol/L,三酰甘油1.12 mmol/L,总胆固醇3.3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1 mmol/L。空腹血糖4.8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5%。C反应蛋白<0.5 mg/L。N端脑利钠肽前体3 187 pg/ml,心肌酶谱正常。血栓弹力图正常。

透析前:血尿素氮19.4 mmol/L、SCr 679.8 μmol/L;透析后:血尿素氮5.9 mmol/L、SCr 250.2 μmol/L;平衡Kt/V 1.19、单室Kt/V 1.34、尿素下降率(URR)69.8%,标准化蛋白质分解代谢率(nPCR)1.27 g/kg/d。

血β2微球蛋白(β2-MG) 26.1 mg/L(透析前)、 11.6 mg/L(透析后),单次透析清除率55.6%。

贫血相关检查 血清铁29 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65%,铁蛋白>1 500 μg/L;叶酸20 nmol/L,维生素B12606 pmol/L。

免疫学检查 甲状旁腺素116.4 pg/ml,总25羟维生素D 68.75 ng/ml。免疫球蛋白IgG 18.6 g/L、IgM 0.799 g/L、IgA 1.36 g/L、IgE<20 IU/ml;血κ轻链194 mg/L、λ轻链 362.5 mg/L,κ/λ 0.54;免疫固定电泳未见单克隆免疫条带。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正常。

其他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丙肝病毒RNA<50 IU/ml;大便潜血阴性。

辅助检查

双侧腕关节MRI 双腕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头状骨内多发囊变伴关节腔内滑膜增厚;双腕指屈肌肌腱、右侧伸肌肌腱周围腱鞘积液,部分肌腱变性考虑,双腕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图2)。

图2 右侧腕关节MRIA:三角骨、头状骨内多发囊变(红色箭头);B:关节腔内滑膜增厚(蓝色箭头)、腱鞘积液(黄色箭头)

肌电图 双侧大鱼际肌神经源性损害,伴自发电位(纤颤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双侧尺神经、正中神经均正常;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右侧正中神经:指ⅡⅢ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指ⅢSCV减慢;左侧正中神经:指ⅡⅢ SNAP波幅降低,SCV均减慢。

心电图 心率73次/min,窦性心律,低电压趋势。

心脏超声 各心腔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轻度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钙化并轻度反流,射血分数63%。腹部超声:肝囊肿,胆囊切除术后,脾大。

钙化评分 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钙化Agatston评分总积分为0分。腹部侧位片:腰2轻微楔形变,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腹主动脉钙化Kauppila评分积分为0分。

骨密度 重度骨质疏松症。

CT 头颅CT:轻度脑萎缩。胸部CT:两肺少许机化性炎症,两肺少许小钙化,双侧胸膜增厚。

生物电阻抗分析 体重49.4 kg、总体水28.8L、细胞外液13.7L、脂肪14.4 kg、干瘦体重6.2 kg。

诊疗分析本例患者临床特点如下:(1)老年男性,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2)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半侧麻木伴刺痛,夜间明显;右手拇指活动不灵;右手大鱼际肌萎缩,猿手畸形;MRI示腕骨囊性病变、滑膜增厚、腱鞘积液;(3)肌电图示大鱼际肌神经源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示正中神经损伤;(4)左手腕管综合征术后。患者临床诊断考虑如下:

腕管综合征(CTS) 患者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为正中神经感觉分布区域,神经传导速度亦提示正中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是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的一脉神经,分为肌支和皮支。神经损伤多见于创伤,亦可见于系统性疾病累及或局部压迫损伤。>60%透析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一般为多发性神经病变,呈对称性,常累及肢体远端,但多以双下肢为主,故本例患者不考虑尿毒症性神经病变。此外,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不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压迫性正中神经损伤,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1)颈椎病神经根型:颈6、颈7是最易受累的颈神经根,常伴肩胛中部或上肢背侧疼痛;(2)旋前圆肌综合征:前臂近端疼痛,以旋前圆肌区疼痛为主,而且一般无夜间痛;(3)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骨间前神经为纯运动支,无感觉纤维,手部感觉正常。上述正中神经病变部位表现与本患者不符。(4)腕管综合征(CTS)是由于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到卡压,引起的以手指麻木为主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候群。表现为桡侧3个半指疼痛、麻木,夜间明显,活动后减轻;病情严重者可有大鱼际肌萎缩,“猿手”畸形;屈腕试验、神经叩击试验或指压试验可呈阳性;肌电图表现为大鱼际肌失神经支配;神经传导速度表现为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部分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或传导速度减慢[1]。

一些疾病常致腕管内容物增大或增多,正中神经受压,产生神经功能障碍。(1)类风湿性关节炎,约70%患者合并CTS,患者类风湿因子阴性。(2)痛风结节,患者血尿酸偏高,但无痛风病史。(3)患者影像学检查未见桡骨远端骨折、腕骨骨折脱位,及腕管内屈肌腱鞘囊肿、骨质增生、脂肪瘤等导致腕管容积缩小的病变。(4)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免疫球蛋白IgG偏高,血轻链水平较高,但轻链κ/λ比值正常、免疫固定电泳未见单克隆条带。(5)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时β2-MG淀粉样物质可沉积于腕管内的腱鞘、滑膜、屈肌腱或韧带,造成腕管腔相对狭小,正中神经受压。

本例患者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血β2-MG高,腕骨囊性骨损害,故考虑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致CTS,然而,确诊需完善组织病理学。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 患者透析过程中存在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素功能紊乱,曾应用碳酸钙、骨化三醇、西那卡塞等治疗,现服用碳酸镧降磷,现血钙、血磷维持在正常范围,甲状旁腺素偏低,心血管钙化可见主动脉瓣钙化,重度骨质疏松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患者体重指数过轻,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血白蛋白、前白蛋白低,生物电阻抗示瘦弱,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为13分,为中度营养不良。

肾性贫血 患者轻度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升高,为大细胞性贫血,血叶酸、维生素B12正常(已在补充叶酸)。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达标,血清铁蛋白>500 ng/ml,转铁蛋白饱和度>30%,不存在铁缺乏。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红系造血正常。大便潜血阴性,不存在消化道慢性失血。

治疗及随访2018-10-25行右侧腕管松解术,术中送检皮肤脂肪组织及腕横韧带行病理检查(图3)。皮肤脂肪组织轻链、刚果红染色均阴性。腕横韧带刚果红染色阳性、偏振光下间苹果绿双折光,免疫组化β2-MG阳性,轻链κ阳性(图4),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诊断明确。同时继续予甲钴胺营养神经,红细胞生成素、叶酸纠正贫血,适量给予碳酸钙缓解骨质疏松,补充乳清蛋白改善营养状态。拆线后行功能恢复锻炼,右手麻木、疼痛及关节活动较前明显改善。2020年1月复查血钙血磷在正常范围,甲状旁腺素231 pg/ml,血红蛋白升至125 g/L,血白蛋白升至43 g/L,干体重上调至51 kg。

图3 腕管松解术A:腕管内正中神经明显受压;B:剪除腕横韧带、松解正中神经外膜,剪除增厚屈肌腱滑膜,解除正中神经压迫

图4 右侧腕横韧带病理A:刚果红染色阳性;B:偏振光下间苹果绿双折光;C:免疫组化β2微球蛋白阳性;D:κ轻链免疫荧光阳性

最终诊断(1)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β2-MG相关),右侧腕管综合征,左侧腕管松解术后;(2)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CKD-MBD,骨质疏松(重度),腰椎压缩性骨折(L2);(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5)肾性贫血。

讨 论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主要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淀粉样物质沉积,进而导致骨和关节的致残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腕管综合征、囊性骨损害与病理性骨折、骨关节病、破坏性关节病,而全身系统性淀粉样变性较少见[2]。DRA发病率随患者透析龄和年龄增长而增加,早期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5年内DRA发病率低于5%,10年后高达65%,15年以上可达75%~100%[3],动静脉内瘘侧或非惯用手腕管综合征发病率高[4-5]。本例老年患者透析龄长达34年,在透析第14年接受左侧(内瘘侧)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随着透析技术的改进,DRA发生率有所下降。近期日本一项大型队列研究[6],1998年36 489例HD患者的DRA(以首次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作为代表)发病率为1.77%,2010年166 237例HD患者的DRA发病率下降至1.3%。

β2-MG慢性聚集是造成DRA的主要原因。正常人血β2-MG水平1~3 mg/L,维持性HD患者血β2-MG约为正常人的30~50倍,但血β2-MG水平与DRA发病并无相关性[1]。通过透析治疗增加β2-MG的清除是治疗和预防DRA的基础。本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2003年~2008年FRESENIUS HF80滤器,2008年~2015年AsahiKASEI 15UC滤器,2015年至今FRESENIUS HF80滤器,均为聚砜膜材料,β2-MG筛选系数均为0.8)和血液透析滤过技术(HDF)增加血β2-MG清除效率,单次透析β2-MG清除率为55.6%。尽管高通量血液透析和HDF可大量清除β2-MG,仍然有相当多的β2-MG在体内蓄积。血β2-MG浓度在HDF后稀释治疗后90 min内反弹30%。β2-MG特异性免疫吸附[7]、基于中截留量膜的延展性透析可有效增加β2-MG清除[8],可能是未来预防DRA的优选方案。

本例患者存在腕骨囊性骨损害,需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纤维囊性骨炎相鉴别。但纤维囊性骨炎多累及管状骨的骨干或干骺端,如胫骨、腓骨、肋骨等,而DRA囊性骨损害主要见于滑膜关节附近。

本例患者血轻链κ、λ水平较高,腕横韧带κ轻链免疫荧光阳性,需排除轻链型系统性淀粉样变性。血轻链为大的中分子毒素(分子量κ 22.5 kD,λ 45 kD),血液透析患者血轻链清除受限,高血轻链水平影响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功能,但为多克隆游离轻链[9]。本例患者血清轻链κ/λ比值正常范围,免疫固定电泳未见单克隆条带,皮肤脂肪组织轻链、刚果红染色均阴性,故不支持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本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和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均为0分(经复核),但存在主动脉瓣钙化,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透患者肾性骨营养不良可出现低骨密度,低骨密度不能等同于骨质疏松,骨密度不能预测其骨折风险[10]。本患者骨密度减低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为重度骨质疏松。同时PTH<150 pg/ml,无动力性骨病发生风险明显升高。治疗上存在矛盾,无动力性骨病是双磷酸盐药物使用的禁忌症,但缺少骨活检证据排除无动力性骨病,也不适宜应用用骨化三醇,而补充钙剂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如特立帕肽等,能增加骨密度和改善骨重构,适用于无动力性骨病合并骨质疏松,但目前缺乏在透析患者临床研究的资料。治疗上本例患者使用钙浓度为1.5 mmol/L的透析液,服用非含钙磷结合剂碳酸镧,适量碳酸钙缓解骨质疏松,监测血钙、血磷、PTH水平调整碳酸钙、骨化三醇应用。

小结:本文报道一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长达34年的患者合并DRA,病程中两次行腕管松解术治疗。虽然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应用高生物相容性膜、超纯透析液、高通量透析器和血液滤过透析均可减少β2-MG生成和增加其清除,DRA的发病时间有所延缓,发病率有所下降,但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DRA仍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暂无治疗手段可以逆转DRA疾病进程,临床医生应该重视长期HD患者DRA的早期诊断和预防,以及透析充分性、CKD-MBD和营养状态的整体评估和治疗。

猜你喜欢

淀粉样变轻链腕管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及红细胞沉降率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的关系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超声引导下的腕管松解术
论述腕管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及治疗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你了解多少?
免疫固定电泳结合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分型中的应用评价
手指麻痛 要当心腕管综合征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1 例并文献复习
尿轻链κ和NAG在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