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2020-11-06金钟明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3期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措施

摘要:新巴塞尔三大支柱分别从最低资本要求、监管与检查、市场约束等三方面提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规范。第一支柱聚焦信用、市场及操作等三大风险,第二支柱将风险管理范围延展至银行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除包含第一支柱三大风险外,还将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内容全面涵盖,突出强调全面风险管理,引导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我国监管部门规定商业银行在2018年年底前建立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明确了商业银行需要针对第一支柱以外的风险实施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报告等管理工作,此举更是将全面风险管理推向实质性建设阶段。当前国内部分银行仍然将主要精力聚焦于第一支柱三大风险及其量化领域,对第二支柱的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实践中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例展开分析,聚焦问题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23-0154-03

中国银行业经过长期的改革和发展,综合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以及银行新业态逐步重塑,商业银行不得不暴露于更多、更复杂的风险之下,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已迫在眉睫。一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持续深化,金融脱媒和同业竞争不断加剧,银行传统业务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低利率时代到来,银行利差空间进一步压缩,向效率要效益倒逼银行业提升经营风险能力。二是随着监管制度框架逐步健全完善,强监管、严监管、全面监管已成为新常态,监管目标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商业银行面临的监管约束不断强化,经营风险和违规成本不断提高。从近年来银保监会通报的情况看,处罚人数、金额持续居高,违规问题分布领域呈现出扩大化趋势,数据一方面反映出外部监管持续强化,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银行业问题多发,尤其是近期个别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被接管等风险事件,更是为银行业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敲响了警钟。三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诸多“次生灾害”,使得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舆情风险、科技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合规风险等管控方面全面承压。诸多“内忧外患”使得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更为凸显,商业银行只有有效提升经营风险能力才能满足其经营发展的需要。

一、商业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跨国银行的发展进程看,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组织体系变得复杂庞大,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管理挑战不断增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随实践不断演进,风险管理由单纯的负债管理、资产管理,逐步向资产负债管理、资本充足率管理乃至全面风险管理转变。历史上雷曼兄弟倒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爱尔兰联合银行虚构交易事件被曝光引发股价狂跌,金融巨头风险管理失败事件背后的原因已经扩大到三大风险以外,更多风险因素受到关注,失败的教训更是启发金融机构向大风险管理格局转变,商业银行必须主动适应风险复杂多变且相互渗透的特性,不断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风险带来的冲击。

2.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商业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求。麦肯锡在其发布的刊物中指出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聚焦于六大方面:客戶服务诉求增多、同业间竞争加剧、经济增长放缓且成本管控压力增大、新交付模式兴起对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冲击、演变迅速的新风险类别,以及约束持续强化的外部监管环境。麦肯锡预测,未来好银行与坏银行的分水效应将愈发明显,部分处于行业末端、经营风险能力较弱的商业银行会因为承担了较高的风险成本而不堪重负陷入整顿困局甚至被逐步淘汰。这里的风险成本既包括减值成本等对利润的侵蚀,也包括因合规、业务连续性、声誉等风险对银行经营管理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近年来市场变化迅捷快速,各类风险因素影响相互渗透、客户风险、业务风险管控难度增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科技风险等方面管控压力激增,增收和成本管控任务艰巨,实现盈利目标难度加大。一场疫情“压力测试”使商业银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保障稳健经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我国银行业发展起步时间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国内多数商业银行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充分,缺乏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在银行治理、体系制度建设、内部控制等诸多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样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商业银行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很多问题和亟待突破的瓶颈,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一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有待持续健全和完善。一方面,制度体系随着业务发展和管理实践不断丰富,且跟随市场环境等变化快速更迭,存量制度可能因未及时梳理整合,而导致制度之间存在冲突或矛盾的情况未能及时整改,业务制度与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的统一性难以保障。另一方面,针对第二支柱诸多风险,相关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正逐步由碎片化向体系化转变。二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需要随发展阶不断调整优化。部门间、机构间阶段性的风险管理职责不清晰、甚至形成风险管理盲区等情况偶有发生,履职边界不清晰、管理空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提升。三是建立全面、全程、全员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历经较长的磨合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风控网络需要持续推进搭建。四是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干扰,这种对其独立性的制约可能导致风险管理的专业性、权威性弱化。五是风险评价机制从建立到发挥实质性作用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风险考评牵涉广泛,考评从重“过程和形式”向重“结果应用”的转变存在一定阻力,要彻底扭转风险评价“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作用”的现实状况商业银行仍需付诸更强的决心与魄力。六是责任追究机制不尽完善。责任认定问题未能全面覆盖业务及管理过程,制度建设落后于业务发展和管理实践。银行部分层级对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存在虚化,问责存在“对下不对上”的情况,管理环节问责机制相对薄弱。问责方式、手段的科学性、合理性也有待不断改进和提升。

2.风险文化底蕴不足。一是商业银行员工全面深入形成风险意识的难度远大于建章立制,由于风险意识并不能直接显效,而需要以风险管控机制、流程、策略、举措等为载体发挥作用,其效果依赖于所实施的各类风险管控取得的成效,因此极容易被忽视。银行对风险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会导致风险意识薄弱的问题难以有效整治,进而掣肘风险管控能力提升,使其持续落后于业务发展水平,导致银行陷入被动风控。二是组织机构越是庞大复杂的银行其风险偏好、风险政策在传导落实过程中越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向基层组织传导,由于缺少风险文化内化于心的约束作用,经营单位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存在逐级弱化的情况,一些银行分支机构简单地将风险管理归类为对业务发展的“制约”甚至“阻碍”,在发展业务过程中存在降低风控标准,弱化管理,甚至变相绕过风控等违规行为,给商业银行合规稳健经营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这种“短板效应”既会导致银行风险偏好、政策无法真正落地,也会制约着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3.科技风控赋能不足。一是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坚守风险底线,既要防住“灰犀牛”,也要控住“黑天鹅”;但是受到风控工具、技术、手段等条件的限制,银行在大数据风险监测、风险前瞻预判、风险预警与应对等方面管理基础仍然相对薄弱。二是科技人才稀缺、配备不足等问题制约着商业银行自主开发能力和数据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因受制于管理理念、资金实力、成本收入等因素影响,推动科技创新更是举步维艰。三是风险量化是风险管理成效性提升的重要举措,银行要在风险量化领域有所突破,在风险数据管理与应用方面获得质跃提升,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建设,借助大数据、AI、ML等科技手段,搭建起系统化、自动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通过增强科技支撑与赋能,实现全面风控、有效风控、精准风控。

4.风险管理人才缺乏。一是人才资源的稀缺性制约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风险管理专业性强,对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商业银行难以全面做到高标准、满额配置优秀的风险管理人员,因此各层级总量缺员、结构性缺员、阶段性缺员的情况普遍存在,尤其是基层单位,风险管理人才缺乏的情况更为明显。二是畅通的风险管理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富于激励的履职考核办法以及健全的职业培训机制等人才配套措施跟进滞后,这些问题影响着风险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制约着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履职效能的提升。

三、商业银行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建议

商业银行应当推动风险管理同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提升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商业银行应当持续强化风险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建设,突出风险管理委员会抓总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督促各业务条线以及风险管理部门加强履行风控职责,有效压实委员会成员部门风险管理履职责任。二是加强探索高级管理层风险总监模式,通过建立风险总监在常规情况下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在必要情况下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的“双线”报告机制,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三是要加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的部分,商业银行应当加快建立起职能明确、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促进“三道防线”尽职、有效履責,为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四是要建立清晰有效的专业风险管理流程,健全专业风险管理职能分工,加快推动专业风险管理工具建设,并赋予风险管理部门足以保障风险管理目标达成的充足资源、授权和独立性,促进其有效履职。五是要加快推动聚焦岗位履职、流程操作、责任追究的标准化信贷管理体系建设,要以“机制的优越性”、“流程制度的完整性”有效弥补单个节点人员能力的参差,保障各层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六是要加快完善内控机制,保障运营环境控制得当并且将风险状况充分纳入考虑;同时要不断强化审计监督,通过定期审查和评价全面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持续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改进和完善。

2.夯实风险文化基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让管理者和员工都深刻认识到风险本质,商业银行应当形成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道德评价标准,将各级分支机构员工的思想意识统一到全行风险偏好、风险文化上来,通过文化激发带动员工行为的“自觉”,提升制度执行效率,有效解决风险内控机制不尽完善的问题,降低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水平。二是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宣贯和培育,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强文化宣传,尤其是针对高管、中层、关键岗位和重点人群要加强传导监管合规理念,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在各个层面得到广泛认同与理解,并且有效执行。三是要通过制度约束、监督检查、履职考评、违规问责等组合措施的运用推动风险文化建设,让员工敬畏风险并且认识到加强风险管理能够保障银行稳健经营和提升创利能力,是实现银行和员工收益双赢的有效保障,使员工和银行达成利益共识,提升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四是要加强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储备和培养,畅通人员成长通道,大力推动风险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向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转型,搭建起覆盖岗位适应型、能力提升型、创新提高型的分阶段、分级培训体系,通过实施连续、系统性的培训,打造综合素质高和专业能力强的风险管理队伍。

3.加大力度推动智能风控发展,加速推进风险量化管理工作。一是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数据库建设,增强风险数据积累,强化数据分析与利用,健全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加快全面风险管理和各类专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科技在风险监测、预警和控制等方面的支撑力度。二是要加强探索大数据在客群选择、产品设计、风险预警、逾期管理、风险处置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将风险管理嵌入业务流程并实施全程管控,提高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效率性。三是要加强科技人才储备和培养,建立优质高效的科技人才队伍,为支撑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四是新技术增强风控科技赋能的过程中可能引发其他风险,相关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应当有序跟进。五是要加快推进风险计量工作,加强衔接国际监管最新要求,结合市场、业务和流程,深入推进内评体系建设,优化提升计量模型的准确性、适用性,通过有效量化风险支撑商业银行精细化风险管理和精准决策。

4.健全风险考核及问责机制,正负双向推动风险偏好、风险政策落实。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起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业绩考核制度和严格的问责制度,以保障风险管理目标有效传导到各个执行层面。一是要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与考核”的抓手作用,通过机制设计与优化,兼顾短期与中长期、整体与局部的风险与收益考量,推动风险政策与业务策略形成高度共识,引导各级分支机构执行总部经营导向和风险政策,加强源头风险管控,提升各环節风险管控效率,实现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发展。二是要加强经济资本考核,引领银行分支机构向着轻资产、轻资本发展转型。强化RAROC计量结果在客户、行业、产品、区域组合管理等维度的运用,引导银行业务结构、客群结构、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创利能力,推动银行资本内生能力的提升,保障可持续发展。三是要确保风险管理在经营绩效考核及资源配置中占有较大的影响权重,足以使经营单位对风险管理引起充分的重视。还要持续健全风险履职考评体系,坚持“结果”“过程”全面考核导向,履职评价既要考虑当前风控取得的成效,又要兼顾当前尽职履责对未来风控成效的影响,防止因风险暴露具有延期滞后性,形成管理套利空间。四是要持续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动态优化调整评价指标体系,提升评价过程、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加快推动风险评价结果应用于经济资本配置、风险定价、绩效考核、信贷资源、授权等关键领域,促进风险管理有效嵌入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五是要不断健全问责机制,持续丰富和完善问责制度体系,保障问责有据可依;要加强对过程违规问责和管理问责方面的实践探索,促进问责机制扩充全面;同时强化问责评估,及时发现问责流程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田卫东.新监管要求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9

[2]付正辉.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与风险控制:释解《巴塞尔新资本协议》[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3]王伟.对商业银行附属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J].中国银行业,2019,(10):77~79+6

[4]邓宇.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J].银行家,2019,(11):59~61+6

[5]徐振东.巴塞尔协议持续改进引领全面风险管理变革[J].国际金融,2019,(05):29~42

作者简介:

金钟明,供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南省分行,金融风险管理师(FRM),中级会计师。

猜你喜欢

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我国航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