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讨

2020-11-06何国秀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特殊教育行为习惯

【摘要】本文论述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并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身心特征,探讨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循序渐进,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保持耐心,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激发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关键词】特殊教育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3-0079-02

俗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促成性格,性格又决定个体的命运。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殊教育存在工作难度大、学情复杂等特征,而且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或障碍,比如言语、听力、智力、视力等残疾或障碍,许多学生存在抑郁症、躁狂症、多动症、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尚未养成良好的习惯。

特殊教育学校要坚持“要成才,先成人”的办学理念,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学习、生活和劳动三个方面出发,结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身心特征开展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

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

我校是一所县级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这些学生由于在听力、视力、智力等方面存在缺陷,产生了自卑心理,而正常人异样的眼光更让他们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周围的人正常交流。他们渴望得到关注,渴望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可是他们的父母却不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一部分家长由于忙于生计更是无暇顾及孩子。因此,大部分残疾孩子未能接受学前教育。受家庭、环境、自身缺陷等影响,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不讲究个人卫生、不懂文明礼仪、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笔者对本校新入学学生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情况比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稍微好一些,但从总体来看,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现状不容乐观,这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给予学生专业的支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二、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足够的耐心,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引导作用。

(一)循序渐进,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在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三种习惯”(学习、生活、劳动习惯)方面,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措施地安排教学任务,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养成教育的作用,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通常,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课堂上,让孩子学会遵守课堂纪律、不与同学嬉笑打闹、不随便离开自己的座位。课后教会学生自己整理桌面、书包和学习用品。这些事情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来说很难完成,特别是让他们形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更是难上加难。第二阶段着重培养孩子想学习、爱学习的行为习惯。可以从端正坐姿、规范书写、认真做作业、敢于提问、积极思考、团结互助等方面进行学习习惯培养。第三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重点培养学生会预习、懂复习、勤思考、会提问、会总结等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

例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教师可以在头两个月训练其基本的生活习惯,通过学生展示、学生实践、教师指导、校园评比等措施加强培训,制订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在两个月以后,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可以养成早晚自己洗脸、刷牙、穿衣、叠被等行为习惯,学会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的方法;做到不挑食、不偏食,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朴实道理,懂得用餐文明礼仪;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在生活中将用完的生活用品放回原位;保持桌面的干净和整洁等。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生活课教学生自己动手洗衣服,在生活上与同学相互帮助,积极帮助同学处理生活琐事。

(二)保持耐心,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中,教师必须保持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与普通孩子相比,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有来自身体方面的,更有来自心理方面的。先天性生理障碍和心理障碍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低下。同時由于存在身体缺陷,他们极其敏感,心灵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不愿意和他人交流,自我封闭。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必须对学生呵护有加,对工作保持长久的热情和耐心,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简单重复性劳动是特殊教育的常态。很多在常人看起来比较简单的行为,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例如,洗脸、刷牙这些简单的动作,也需要教师不断示范。特别是对待手脚不灵活的学生,更加需要教师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从初学简单动作到养成行为习惯,这个过程短则一个星期,长则数月甚至半年。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毫无保留地付出,任劳任怨,通过孜孜不倦地给学生讲述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犹如雨露之于小草、阳光之于花朵。教师在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都可以带给特殊孩子非常大的触动。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励志的故事,让学生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乐于改变。

(三)激发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实践表明,越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改变自己的积极性就会越强。特殊教育教师应当尽量使相同教学内容的呈现多样化,关注每一名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培养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内容,开展手工、舞蹈、歌唱、书法和绘画等活动,或者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音频和视频,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应尽量让孩子亲自参与其中,使他们学会细心观察、积极思考。

现在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学校将职业化的教育内容融入特殊教育中,如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增设了种植、烹饪、洗车、家政、理发等生活技能课,很多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能力也会在不断地参与中得到提升。

(四)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一般来说,特殊孩子在生理或心理上均有不同的障碍,模仿能力却比较强。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引导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学会躬亲示范,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模仿的行为动作。例如,要教会学生与别人打招呼,教师在与学生见面时就要坚持主动地对学生说“你好”“早上好”“下午好”等。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主动向教师问好;要教学生使用文明用语,教师就要把“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时常挂在嘴边。对于复杂的动作训练,教师要精心分解动作、细心演示,一步步给学生示范。例如,教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要带着学生按“洗手六步法”一步一步地讲解,并带着学生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的好习惯。在学生面前,教师要保持干净、优雅的形象,注重个人卫生及行为举止。

其次,优秀学生也是学习的榜样。教师可以拍下孩子生活中优秀的行为,供全体学生效仿。如,拍下懂问好、爱洗澡、会洗漱、会洗衣、爱学习、到指定位置丢垃圾等行为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利用晨会时间观看、讨论。

最后,讲述典型人物的事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霍金、张海迪等名人的成长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习惯。

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开展行为习惯的培育活动;保持爱心与耐心,积极开展多元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开展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氛围;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

作者简介:何国秀(1983— ),女,广西隆林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特殊教育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