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探析

2020-11-06吴姝娜

北方文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民俗文化

吴姝娜

摘 要:中华民族历经5000年的发展,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等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是中国民族特色的重要体现。民俗文化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对文学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有利于激发读者意识,提高文学作品的大众接受度。在中国现当代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在其中得到了重要的体现。本文以民俗文化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作品创造中的体现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民俗文化;现当代;文学创作

一、引言

民俗文化,通常是指产生于民间的文化,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关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习惯,包括乡土风俗、节日风俗等。民俗文化来源于生活,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民俗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奠定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大量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来源于生活,是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生活状态的总结,为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来源,使得中国的文学创作有了更扎实的基础。以民俗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文学作品,不断地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从而促进中国文学作品的繁荣发展。

其次,民俗文化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容,使得文学作品更被大众所接受,拓展了文学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在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文化,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丰富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文学作品的描述在特定的民俗文化的语境下,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提高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优秀的民俗文化与文学作品的审美是一致的,以民俗文化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大大地提高了文学作品的深度。

二、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一)文学创作中乡土民俗的体现

乡土民俗,通常指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形成的风格迥异的风俗习惯,以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存在,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民俗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例如,在莫言的作品《红高粱》中突出的体现了民俗文化。其中,作品中对于新娘出嫁坐花轿的形象描述,表现了我国传统婚礼民俗文化的特点,向读者传达了中国传统婚礼民俗的喜庆与吉祥。而在书中,对于花轿以及男主人公余占鳌大碗喝酒的描写,突出地体现了我国的传统的民俗文化[1]。

高晓声的文学作品深刻地体现了常州的民俗文化。生产民俗奠定了高晓声文学创作的基础,同时,其文学作品体现了浓浓的生活民俗的特性。譬如,在常州的传统风俗习惯中,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在田埂周围围绕着烧稻草火把,祈祷第二年的丰收,这就是“收田财”的风俗习惯,也是高晓声第一篇小说《收田财》创作的基础。常州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具有传统的、独特的渔业生产民俗,既使用捉、钓或罩的方法进行捕鱼,而不是使用渔网。在其《草塘闹鱼》的文学作品中,对罩鱼的过程,从奔跑到下罩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在《鱼钓》中,对捉鱼高手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同时,在小说《泥脚》中,高晓声对于常州传统的手工业生产的民俗进行了描述,阿公卖葱、阿婆做裁缝等,展示了常州人的日常生活状态,赋予了文化作品深刻的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

(二)文学创作中人生习俗的体现

人生习俗包括礼仪习俗与两性观习俗,均是在日常的生活形成的,作为一种风俗习惯得以延续,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传统的礼仪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良好的展示。诞生礼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重要习俗,每一个新生儿的到来,是一个家庭的重要时刻,通过款待亲朋好友进行庆祝。例如,在陈忠实的文学作品《白鹿原》中,对于礼仪民俗文化进行了描写。当白家长子、长女出生时,白嘉轩准备了酒宴,宴请了全部的亲戚朋友,体现了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礼节与礼貌特征。葬礼习俗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仪式,我国传统文化历来就有“厚葬”的民俗。在迟子建的作品《岸上的美奴》中,当主人公的母亲去世后,全村人帮忙打棺材、烧纸钱等,既体现了中国传统互帮互助的礼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厚葬”的习俗。而在其《麦穗》一文中,介绍了传统葬礼中灵棚的细节。在《酒鬼的鱼鹰》的作品中,当婆婆去世后,寒波为婆婆准备了精良的棺材,并为婆婆披麻戴孝,雇佣专业人士为婆婆吹丧曲,体现了“厚葬”的礼仪习俗。

虽然中国传统习俗中男尊女卑,但是在部分文化作品中仍然体现了两性和谐的两性观习俗。例如,在迟子建的《亲亲土豆》与《花瓣饭》中,体现了温情的两性关系。在《亲亲土豆》中,男主人公患病后,妻子不辞辛苦外出赚钱,而丈夫为了不拖累妻子,偷偷地从医院跑回家中,妻子努力为丈夫赚取医药费,丈夫则把剩下来的钱为妻子买了一身旗袍,二人之间充满了温情[2]。

(三)文學创作中的节日习俗与精神民族文化的体现

节日习俗是在特定的日子中举办的民俗活动,与精神民俗文化一起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习俗,祭奠祖先、祭祀神灵、贴春联、放鞭炮等都是春节习俗的重要内容。在迟子建的《腊月宰猪》中对于礼镇的春节习俗进行了具体地描写,腊八节以后,家里的女人们开始蒸花卷、豆包等,进行缝缝补补、拆洗被褥的工作,男人们开始买鞭炮、清扫院里的积雪、挂灯笼等工作。在春节的晚上,准备一锅热腾腾的饺子,是东北人民除夕最重要的仪式。而在其《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中,对端午节长辈准备五彩线的习俗进行了描述。在端午节时,妈妈会为小孩儿编制五彩线,挂在孩子的手腕上,用来消灾祛病。

忠、勇、毅是中国传统精神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例如,在莫言的作品《红高粱》中,体现了传统精神民俗的忠义与勇敢。作品中男主人公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忠义、勇敢的奋斗史。他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不抛弃不放弃,虽然曾经年少轻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坚守中国人的本质,勇敢抗击日本外来侵略者,保家卫国,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坚毅的精神。

(四)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人物形象的创作是文学作品创作的重要内容,可以集中地体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融入文学作品的人物创作,有利于深化人物形象,更好地展现人物特征。例如,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其人物形象大多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民俗文化[3]。例如,在《药》中,在对茶馆主人公的人物塑造上,充分体现了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医疗条件,以华老栓的人物特点反映了当时历史背景下农民落后的形象。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软弱无能、封建迷信的阿Q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封建思想遍布的时代大背景下,人在思想上的精神疗法,注定是失败的。

三、结论

文学作品是作者向世界传达思想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在文学创作中融入民俗文化,有利于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深化文学作品的内涵,使其更被读者所接受。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的全民族共有的文化特征,包括一个民族的生存理念以及社会规范等。民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融合,有利于塑造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深化文学作品的主题。

参考文献

[1]王涛.大众传媒视角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J].青年文学家,2018(02):34.

[2]葛雪梅.高晓声文学创作与常州民俗文化——高晓声文学创作与常州地域文化研究之二[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7,35(06):26–30.

[3]白银.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3):90–93.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