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太清喜咏海棠词成因探析

2020-11-06牛伟利

北方文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探析

牛伟利

摘 要:顾太清以其丰富的诗词题材、清爽自然的诗词风格及诗词作品中通达深刻的理性感念和其自身坚贞不屈的性格,成为满清首屈一指的女词人,备受后人赞誉。闺门杰秀,赏花览景是其主要的娱乐内容,作品关于花的描写着墨颇多,尤其偏爱海棠。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闺阁的拘囿;二是比德思想观念的浸润;三是宋代咏海棠词的影响。

关键词:顾太清;海棠词;探析

清代是我国古代女性文学高度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闺秀”女作家在数量上可谓不胜枚举,名家之众多堪称史所未有。顾太清在诗词和书画上均有造诣,作品涉猎多种题材,有诗集、词集,戏曲、小说等。其词作《东海渔歌》成就最佳,尤其是她的咏物词,体现了词人的非凡艺术功力和灵性感受。清代况周颐曾经对《饮水词》和《东海渔歌》进行了比较,认为纳兰容若在气格上稍逊顾太清,“若以格调论,似乎容若不逮太清”[1]。肯定了顾太清在诗词创作风格上的成就。

古往今来,“花”一直是女性闺阁文学热衷描写的对象。牡丹代表高贵,莲花意味高洁,菊花象征淡泊,然而太清的咏物写景词却将海棠作为描写的重心,占据了词作大部分的位置,专门题咏海棠的词作共17首。在她所住的天游阁和后来西养马营赁宅中,将庭院的大部分空间赐予了海棠,并且常常邀请朋友到家中共赏海棠的芳姿,足见她对海棠的喜爱程度,然而海棠作为一种普遍的景物,为什么顾太清独独对海棠青睐有加呢?个中缘由值得我们探究。

一、闺阁的拘囿

古代女性的审美视野只能局限在空间狭小、闺阁化的生存场景中,并在封闭、压抑的生活状态中养成了敏感细致的心理特征。当她们有能力涉猎文艺之时,难以脱离过于熟悉和狭窄生活场景、被剥夺参加科举考试和出仕做官的权利的事实,使得她们只能在目所能及的闺阁中的细节变化中产生些许审美趣味,在玩味诗词中遣闷抒怀,挥发性灵。尽管清代中后期知识女性因自身的才学和良好的教养,挑战了中国上层文化传统的根基,然而并没有突破三纲五常所赋予的角色定位,始终无法撼动传统的权力结构。闺阁、庭院仍是她们主要的生存空间,她们也不得不将眼光局限在周围的景物上,顾太清贵族女性的身份也没有突破这个限制。

海棠从大自然进入到闺阁庭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上溯至秦汉时期,从野生植物变成人工栽培,功能从实用渐渐转变为观赏,之后广泛流行于各大园林,上至皇家下至民间都能看到海棠的身影。明清时期,海棠在园林布局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成为园林造景中常见的景观。乾隆帝也一度将视野放在海棠上,御制降雪軒海棠诗,常与群臣在御花园的降雪轩里将古海棠作为吟咏的对象。除此之外,海棠也是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中喜植的品种,海棠本身所具有的观赏价值在人们的生活中流行开来。顾太清常去的法源寺当时就以海棠闻名,使原本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不仅有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具有了游赏价值,为人们的娱乐交往提供了活动场所。太清词中曾记录了自己栽种海棠的经历。如《临江仙》:“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2]这首词可以看出太清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在清明节的前一天特意从古寺中将花苞初放、非同凡尘的海棠移到园中,并对其寄予了希望,希望在自己辛勤栽种与呵护下能够花繁叶茂。又如《诉衷情令》:“欲开犹敛意融融,丰韵特娇庸。担荷春光多少,生怕动微风。扶绛萼,倚芳丛,粉墙东。”[3]这首词描写了墙东海棠的风姿神韵,写出了花的意态和娇姿,暮春时节只有海棠还在绽放,为诗人留住了春天,可惜再美的花也难耐风吹雨打,爱惜花的主人此时化身护花使者,倚在墙边为花挡风的场景,意在挽留,然而好花易落,终究逃脱不了零落成泥转作尘的悲剧命运。太清通过花开花落品味到人生的波澜曲折,采用零落、凋残等凄凉的词语来描写海棠花,暗示了自己失落、伤感的生活状态,写出了对生命不可逆转的悲凉心境,生动地展示了清代贵族妇女身处闺阁,以花自况的真实生活。

二、君子比德思想的浸润

“君子比德”思想是指将某些自然事物与人的精神内涵相联系、相比拟,将自然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点看成是人所蕴含的优秀的品质和涵养。先秦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中早已种下“比”的观念。孔子以松柏之质比喻君子之志,认为在严寒中坚韧挺拔的松柏具有面对挫折,不改初心的坚韧力量。老子将水比喻成至善至柔的品德,赞扬其滋养万物,包容一切的气度。荀子以后,人们更是经常运用自然物来比喻人及人的品性。在文人的潜意识里,万物在本性上是和人同格的,它们的本性与人类的精神、气质达到了完美的契合和统一。

在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中国的花文化中,也暗涵了“比德”的意味,中国人欣赏花,除了赞美花姿、花色、花态,更看中的是花背后所隐含的人格精神。刘熙载说:“昔人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其中有我在也。”[4]文人咏物实际是咏自己,蕴含了浓厚的抒情色彩,如陶渊明之“采菊东篱”以菊花自比坚贞高洁的精神,林逋之“梅妻鹤子”以梅、鹤来表达自己的孤高淡泊,周敦颐之“出污泥而不染”以莲自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节等。海棠因其明媚艳丽的花姿备受世人称誉,被视为“花中神仙”,白海棠因其品种的稀有,风姿绰约的姿态让无数文人雅客泼墨挥毫,极尽赞美之词。顾太清倾心于海棠的冰清玉洁、纤尘不染,将其视为心中挚爱。如《玉烛新·咏白海棠》:“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5]词人欣赏白海棠的冰肌玉骨,“红妆莫斗”用一种劝告的语气,劝谏其他色彩艳丽的花卉不要试图与白海棠一较高下,没有花卉能够像白海棠一样拥有天然的清瘦玉骨和娟秀的神韵,因为在太清心中已经认定白海棠才是花中极品、花仙之首。此时的太清不是将素洁高雅的海棠当作植物来看待,而是将其引为知己,为它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心事通过弦上之音向眼前这位伙伴缓缓倾诉。又如《金缕曲》一词中:“冰绡雾縠谁烘染?爱依依、柔条照水,靓妆清艳。墙角绿阴栏外影,印上芸窗冰簟。”[6]这首词赞美了白海棠不流于俗,安静地独立于庭院的一隅,与世无争的品格。整首词意境淡雅幽静,白海棠柔弱的花枝倒映在水面上,能够清晰地看到白海棠那清秀的姿态。词人运用“冰”“水”“清”等词为全首词营造了一个清冷的意境,有隐隐“凉气”溢出,透过略显清凉的环境思及白海棠的荣枯,让人不禁产生怜爱之意,更能体会到白海棠那娉婷清冷、不惹俗尘的风度,以及太清这位心志高洁的女子身上所隐藏的冰清玉洁的气格。海棠词中摆脱俗尘的心和净骨天然的质相交融,使得太清的海棠词情景真切,生动感人。

三、宋代的咏海棠词的影响

词学家况周颐认为太清词汲取了宋词的养分,“故能不烦洗伐,絕无一毫纤艳涉其笔端”[7]。太清词没有沾染丝毫绮靡艳丽的色彩,她尊崇姜夔、张炎的清雅词风,与其具有文雅的性情和素朴、雅致的审美情趣是分不开的,从咏海棠词中可以看出她对艳冶俚俗词风的摒弃和对清新淡雅词风的崇尚。

宋代出现很多咏海棠的优秀诗词,其中苏轼“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一句最得人心,令人印象最深。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打破直接描摹海棠颜色的传统方式,创新性地用美人酒后微醺,脸上浮现的红晕来展现,留下空间引发读者去想象海棠的花色,余味无穷,构思巧妙,令人惊叹,体现了他的高明之处。而顾太清的《醉红妆》“木欣欣兮春向荣。试新妆,出华清。宿酲未解尚懵腾”[8]一词继承了苏轼以人写花的手法,借美人的娇柔神态刻画海棠花外貌之美艳,将海棠比喻成宿醉尚未清醒、睡眼惺忪的慵懒美人,充满着朦胧含蓄美。此外,太清的《瑶华》中“苔痕草色,自有个,人在花深深处。故烧高烛,照春睡,乌阑亲谱”[9]一句将苏轼的《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灵活化用,并赋予了新的意境,不同于苏轼用“红妆”比喻海棠,表达出对海棠的喜爱和呵护,太清则是着重刻画一位女子在花丛深处倚声填词,假寐赏曲的安详雅致的姿态,将海棠庵主人在花丛中赏曲燃烛作词的形象完整地表达了出来。又如《海棠春》“华清浴罢疑无力,更生受、东君护惜。亭北牡丹花,试问谁倾国”[10]一句将海棠与牡丹作对比,直接公开提问牡丹到底谁才是倾国之色。提起牡丹花,常常令人联想到国色天香,百花之王,这里运用了反问语气,使得原本倾国的牡丹在海棠面前瞬间失去了颜色。此词借鉴的是陆游运用对比赞美海棠的手法,陆游的《海棠歌》:“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连用三个意象美人、桃李、芍药,与海棠进行对比,衬托海棠的绝无仅有的容颜。李清照《如梦令》中“绿肥红瘦”一语,独具匠心,堪称精绝之笔,用“绿”和“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将其拟人化,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叶茂花疏的特征。太清在其词中也吸取了这一点,常常使用“红稀绿密”“柳宠花娇”“柳悴花憔”等词语。可见顾太清在诗词创作中积极吸收前人咏海棠诗的创作手法,将自己平和冲淡的心态融入作品中,抒发自己对于美的理想的追求,并结合自己创作实践灵活化用,从而凸显出自己独特的诗词风格。

四、结语

生活环境的局限导致太清作品的内容多是对花痕月片的描写,而清代海棠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普遍流行于各大庭院中,其淡然出尘、素洁高雅的品性也成为太清自我观照的对象,并且将对海棠的喜爱和赞美诉诸笔端。顾太清咏海棠不假华丽的辞藻,率真自然,通过对海棠的描摹,以花喻人,给予了海棠以丰富的情感内涵,寄托了她如海棠花般初绽、灿烂、凋零的人生,同时为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艺术审美空间。

参考文献

[1]况周颐著,孙克强辑考.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441.

[2][3][5][6][8][9][10]金启孮,金适.顾太清集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12:437,683,647,501,556,638,435.

[4]刘熙载著,袁津琥注校.艺概注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9:554.

[7]顾太清,奕绘著,张璋编校.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09.

猜你喜欢

探析
自杀参与行为可罚性之探析
VR阅读探析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HTTPS探析
VPLS组网技术探析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探析
血分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