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全身性皮肤瘙痒症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1-06于越吴赟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4期
关键词:润燥例数炎性

于越,吴赟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皮肤科,上海201318

瘙痒是一种皮肤状况的特点,没有皮肤原发损害[1]。皮肤瘙痒症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皮肤瘙痒症,病情顽固,易反复发作,部分可发生皮肤病继发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西医多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皮肤瘙痒症,咪唑斯汀为临床常用药,可缓解临床症状,但单纯组胺类药物易复发,且不能根治,故疗效欠佳[3]。中医药治疗瘙痒症,疗效显著。中医认为瘙痒症属于“血风疮”和“风瘙痒”等[4],其发生原因主要由于风、血热、内乱的侵入,或血虚等,治疗法则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主[5]。而润燥止痒胶囊为中成药,具有养血滋阴和祛风止痒等功效[6]。同时相关研究[7]显示,组胺药物联合润燥止痒胶囊可降低全身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复发率,提高厚重的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明确润燥止痒胶囊的临床疗效,本试验观察润燥止痒胶囊应用于老年性全身性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为临床上采取并推广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性全身性皮肤瘙痒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周浦医院收治的老年全身性皮肤瘙痒症患者80 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和对照组(=40)。观察组中男性17 例,女性23 例;年龄为60~79 岁,平均年龄为(67.2±5.8)岁;病程为4 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2.68±0.40)年;瘙痒面积占体表面积69%~83%。对照组中男性19 例,女性21 例;年龄为61~80 岁,平均年龄为(68.4±5.9)岁,病程为5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2.72±0.43)年;瘙痒面积占体表面积65%~82%。2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有本院伦理学备案。

1.2 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临床皮肤病学》[8]中的相关标准;中医:参照《中医诊断疗效标准》[9]中的相关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3)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具备上述所有选项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因甲状腺病、糖尿病等引起的瘙痒;(2)近1 个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1 周内未服用过抗组胺者;(3)对本研究的药物过敏。具备上述任意1 选项的病例不纳入本研究。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晨起顿服咪唑斯汀(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产品)10 mg,1 次/d,及外用尿素乳膏(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2~3 g/次,3 次/d;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产品),4粒/次,3 次/d。2 周为1 个疗程。2 组均持续治疗2 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1)疗效评估[10]:采用4 级评分法对瘙痒持续时间、程度及面积进行评分。4 级评分法:每级5 分;无=0 分、轻=5 分、中=10 分、重=15分。疗效指数=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2]。治愈:疗效指数≥95%;显效:疗效指数≥70%;好转:疗效指数≥30%;无效:疗效指数<30%。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炎性因子水平测定:取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沉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系北京福瑞生物工程公司产品)检测血清IL-6、CRP 和TNF- 水平。(3)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11]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DLQI 总分0-30 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4)其他指标:观察并记录2 组瘙痒持续时间、程度及面积积分及安全性。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见表1。

2.2 2 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瘙痒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瘙痒程度及面积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2.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 组血清IL-6、CRP 和TNF-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2 组血清IL-6、CRP 和TNF- 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而观察组血清IL-6、CRP 和TNF-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4 2 组治疗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发生嗜睡和头晕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出现嗜睡1例,口干1 例和头痛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均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2 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2.5 2 组治疗前后DLQI 评分比较 治疗前2 组DL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2 组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而观察组DLQ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3 讨论

西医认为,全身性皮肤瘙痒症与气候寒冷、干燥使机体代谢失调及汗液排泄不畅有关[12]。中医学认为,瘙痒症属“血风疮”和“风瘙痒”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曰:“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人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13]。瘙痒症病机是肝肾两虚、气血两虚和血虚所致。瘙痒症病因为风热、风冷和风湿热邪于皮肤,不泻而致;或因风邪长时间停留在体内,变火干燥,因血液干燥,不能滋润皮肤和头发;或气血缺乏症,血虚会导致皮肤营养缺失,导致气燥和风燥,最终形成血虚风燥和皮肤营养缺乏症。同时老年人皮脂腺和汗腺萎缩,皮肤缺乏水分和营养,易受周围环境刺激,诱发瘙痒。因此,治疗瘙痒症应以养血润燥和祛风止痒为主[14-15]。

咪唑斯汀是组胺H1 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合成发挥抗炎活性,具有双重抗过敏效果,但无其他抗炎性介质效果,因此单纯用药效果欠佳[16]。润燥止痒胶囊具有养血滋阴,祛风止痒功效,其中生地黄清热、滋阴生津;何首乌和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和化浊降湿等功效;桑叶清肺润燥;苦参安神定志;红活麻祛风除湿、利水消肿[17]。药理学表明,生地黄有抗真菌和抗炎免疫等作用;何首乌具有增强免疫、促进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并能促进细胞发育,抗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抗动脉粥样硬化,并增加离体兔心的冠脉血流量;桑叶具有补益和降血脂等作用;苦参具有清抗菌消炎和镇痛等作用;红活麻具有抗炎、镇痛及体外免疫抑制等作用[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瘙痒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瘙痒程度及面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与瞿子伟等[19]报道一致,说明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全身性皮肤瘙痒症效果比对照组更佳,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润燥止痒胶囊具有养血滋阴和祛风止痒,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提高瘙痒阈值,缓解瘙痒症状。

表2 2 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s)

表2 2 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0.05

组别 瘙痒持续时间(min) 瘙痒程度(分) 瘙痒面积(分)观察组( =40)对照组 =40)4.55±1.36▲6.43±2.01 4.52±1.33▲5.23±1.75 4.30±1.17▲5.64±1.99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0.05;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0.05

TNF-(ng/m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对照组( =40)组别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CRP(ng/mL)治疗前 治疗后52.17±7.33 51.87±7.30 30.11±4.28△▲40.25±6.17△1.25±0.44 1.28±0.52 0.31±0.14△▲0.85±0.26△3.34±1.50 3.65±1.56 1.88±0.21△▲2.47±0.26△

表4 2 组治疗前后DLQI 评分比较(±s,分)

表4 2 组治疗前后DLQI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0.05;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0.05

治疗后1 周 2 周 4 周观察组( =40)对照组( =40)组别 治疗前17.36±5.80 17.32±5.78 15.01±4.33△▲16.48±5.98△13.02±3.11△▲15.58±4.03△10.23±2.40△▲13.60±3.55△

研究证实,炎症因子(IL-6、CRP 和TNF- 等)参与全身性皮肤瘙痒症发生发展[20]。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CRP 和TN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润燥止痒胶囊可促进炎症吸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这可能与润燥止痒胶囊中生地黄、苦参及红活麻的抗炎、镇痛及体外免疫抑制作用有关。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润燥止痒胶囊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预后。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还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DLQI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润燥止痒胶囊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原因可能与润燥止痒胶囊改善临床症状及减轻炎性因子有关。本研究纳入例数较少,且随访时间较短,将在后续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为临床上推广应用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性全身性皮肤瘙痒症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润燥止痒胶囊可改善老年性全身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润燥例数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润燥止痒胶囊在湿疹中辅助治疗效果分析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