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徐汇区老年人衰弱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06王悦王君俏谢博钦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4期
关键词:状况量表程度

王悦,王君俏,谢博钦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032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和养老负担的不断加重,老年衰弱因其对跌倒和住院等不良结局具有预测作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1]。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群衰弱的发生率较高,且随着增龄有增高趋势[2]。现阶段我国衰弱研究的对象多为年轻老人[3-4],聚焦于75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衰弱调查很少。此外,既往研究多采用Fried 等[5]的衰弱表型来调查衰弱的发生率,不足之处是忽略了人的整体性,仅关注生理层面[6]。2010年Gobbens 等[7]提出综合衰弱的概念,即衰弱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单一或多个层面出现功能减退的一种动态过程,可增加个体不良结局的风险,该定义能更好地反映衰弱的全貌。因此,本研究采用综合衰弱这一概念,使用埃德蒙顿衰弱量表(Edmonton frail scale, EFS)对社区7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开发适宜衰弱老年人的社区综合干预项目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8年7月—8月,选取上海市徐汇区3 个街道1 735 例7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纳入标准:(1)户籍地址和现住址均为上海市徐汇区;(2)年龄≥75 岁;(3)基本在家居住。排除标准:(1)无法正常交流;(2)重症疾病终末期。研究经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批(IRB#2018-12-03),所有被调查者均已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和月收入)及健康状况资料(睡眠、听力、视力、口腔状况, 慢病数量及久坐时间)。

1.2.2 EFS EFS 是Rolfson 等[8]于2006年研制的简易衰弱筛查量表,条目简单易理解且用时短。已翻译成多国版本,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EFS 经国内学者杨柳[4]汉化并检验后证明适合中国社区老年人衰弱的评估。量表包括9 个维度11 个条目,总分0~17 分,分数越高则衰弱程度越高。0~4 分为无衰弱,5~6 分轻微衰弱,7~8 分轻度衰弱,9~10 分中度衰弱,11~17分严重衰弱。

1.2.3 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9]MMSE 用于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满分30 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认知功能是否缺损与文化程度有关,文盲组≤17 分、小学组≤20 分、中学或以上组≤24 分判为认知功能缺损。

1.2.4 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15,GDS-15)[10]GDS-15 可评估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共15 个条目,总分越高抑郁情绪越严重,≥5 分可能存在抑郁情绪。

1.2.5 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 MNA-SF)[11]MNA-SF 适用于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评估。评分标准为12~14 分正常,8~11 分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0~7 分营养不良。

1.2.6 社会融合度量表(social cohesion scale,SCS)SCS是Fone 等[12]研制用于评估老年人社会融合度情况的量表,Cronbach 系数为0.81。量表8个条目,总分8~40 分,≤16 分融合水平差;17~24 融合水平欠佳;25~32 融合水平较好;≥32 融合水平高。课题组前期汉化后在75 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中进行了信效度检验,Cronbach 系数为0.73,重测信度为0.824。

1.2.7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short, IPAQ-S)[13]IPAQ-S 用于评估老年人身体活动,由老年人自报的每周活动时间计算其总代谢当量,根据其总代谢水平的最低四分位数值将老年人分为活动量低组和活动量中高组。

1.3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员接受统一培训,握力和步行测试由调查员测试并记录。本调查发放2 000 份问卷,回收1 915 份,回收率为98.8%。剔除数据不完整的180 份问卷,有效问卷1 735 份,有效率为90.6%,剔除的180 例与1 735 例在人口社会学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率描述,采用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 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描述,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或Kruskal-Wallis H 检验;单因素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衰弱的因素进行推断性分析,<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 735 例社区老年人年龄75~99 岁,平均(81.8±5.0)岁,男性739 例(42.6%)、女性996例(57.4%)。EFS 得分3.00(2.00,5.00)分,无衰弱1 210 例(69.7%)、轻微衰弱296 例(17.1%)、轻度衰弱146 例(8.4%)、中度衰弱61 例(3.5%)、重度衰弱22 例(1.3%)。

2.2 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睡眠状况、视力、听力、口腔状况、慢病数量、身体活动、久坐时间、社会融合状况、认知功能、抑郁情绪及营养状况的老年人衰弱水平存在差异。见表1。

2.2.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EFS 总分为因变量,选择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16 个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抑郁情绪、身体活动、慢病数量、年龄、营养状况、久坐时间、听力状况、睡眠状况、文化程度、认知功能、社会融合状况及口腔状况进入回归方程,调整=0.48(=108.65,<0.01)。见表2。

3 讨论

老年人各方面功能储备下降,抗应激能力降低,易表现为衰弱,并随年龄增长有加重趋势[3]。本研究显示75 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衰弱得分为3.00(2.00,5.00)分,衰弱发生率为30.3%(525/1 735),高于北京城区75 岁及以上老年人22.34%的衰弱发生率[14]。可能与本研究采用的衰弱量表敏感性较高有关,EFS 对衰弱的等级划分更细,其更高的敏感度有助于筛查出社区早期衰弱的老年人。84.2%(442/525)的衰弱老年人为轻微、轻度衰弱,可见社区衰弱老人的衰弱程度并不高,考虑中重度衰弱老人已入住养老机构。

项目 例数 EFS 评分images/BZ_28_1675_411_1701_435.png/images/BZ_28_1706_411_1736_435.pngimages/BZ_28_2056_411_2078_435.png性别男性女性年龄75~79 岁80~84 岁85~89 岁≥90 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高中(含中专)大专及以上婚姻状况在婚丧偶或其他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否月收入(元)<3 000 3 000~4 999 5 000~8 000>8 000睡眠状况基本无失眠偶尔失眠经常失眠每日失眠视力状况正常下降,不影响生活下降,影响生活听力状况正常下降,不影响生活下降,影响生活口腔状况无缺牙缺牙,不影响咀嚼缺牙,影响咀嚼慢病数量0~1 种2~3 种≥4 种身体活动量中高低久坐时间少多社会融合状况差欠佳较好好认知功能正常缺损抑郁情绪无有营养状况正常营养不良的风险营养不良739 996 679 531 397 128 432 805 498 1 143 592 461 1 274 145 1 003 495 92 930 476 236 93 383 1 006 346 768 708 259 226 832 677 474 833 428 1 369 366 1 121 614 62 592 958 123 1 368 367 1 339 396 1 157 525 53 3.00(2.00,5.00)4.00(2.00,5.00)3.00(2.00,4.00)4.00(2.00,5.00)4.00(3.00,6.00)6.00(4.00,8.00)4.00(3.00,6.00)4.00(2.00,5.00)3.00(2.00,5.00)3.00(2.00,5.00)4.00(3.00,6.00)3.00(2.00,5.00)3.00(2.00,5.00)4.00(2.00,6.00)3.00(2.00,5.00)3.00(2.00,5.00)4.00(2.00,7.00)3.00(2.00,4.00)4.00(2.00,5.00)4.00(3.00,6.00)5.00(3.00,7.00)3.00(2.00,4.00)3.00(2.00,5.00)4.00(3.00,7.00)3.00(2.00,4.00)4.00(2.00,5.00)5.00(3.00,7.00)3.00(2.00,4.00)3.00(2.00,5.00)4.00(2.00,6.00)3.00(2.00,4.00)3.00(2.00,5.00)5.00(3.00,7.00)3.00(2.00,4.00)5.00(3.00,8.00)3.00(2.00,4.00)4.00(3.00,6.00)5.00(3.00,8.00)4.00(2.00,6.00)3.00(2.00,5.00)3.00(2.00,4.00)3.00(2.00,4.00)5.00(3.00,7.00)3.00(2.00,4.00)5.00(4.00,7.00)3.00(2.00,4.00)4.00(3.00,6.00)7.00(5.00,10.00)-3.845 229.968 100.266-6.795-0.308 20.434 88.655 76.351 109.128 47.345 83.217-14.719-8.959 54.428-11.082-15.246 211.192 0.000 0.000 0.000 0.000 0.758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社区老年人衰弱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

本研究发现,75 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发生与其年龄、文化程度、生理功能、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影响因素可解释衰弱总变异的48%。而身体活动量低、久坐时间多的老年人衰弱程度较高,与Song 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久坐行为可导致下肢肌肉的废用性萎缩,肌力下降,加重老年人的衰弱程度。日常行走与锻炼可有效增强肌力[16],预防或延缓衰弱的进程。此外,抑郁是影响社区老年人衰弱的最重要因素,抑郁情绪越严重,衰弱程度越高。抑郁老年人与外界沟通少,社会融合情况不佳,进一步加重了老年人的综合衰弱水平。调查中22.8%的老人存在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因此,重视与预防老年抑郁对于延缓衰弱具有重要意义[17]。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影响因素是社会融合度,社会融合不佳的老年人衰弱得分高于融合情况较好的老年人。和睦的邻里关系有助于老年人获得社会支持,使其拥有更佳的心理韧性[18],心理衰弱程度较轻。再者,融合良好的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度高,身体活动量增高,从而减少了生理衰弱和社会衰弱的发生,有利于预防整体衰弱。此次调查未将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情况纳入研究,而这一家庭因素可能对老人的综合衰弱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今后的调研考虑纳入家庭支持和家人交往,以更好地揭示社区老人的人际交往对其衰弱发展的影响。本研究还发现感官功能因素(如听力和视力)和营养因素(如营养和缺牙)也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听力减退可影响老年人日常活动,对其衰弱发生起到重要作用。而营养不良风险和缺牙导致摄食量减少与老年人发生生理衰弱也密切相关[19]。但目前社区老年人的听力评估、听力干预以及口腔健康维护都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社区应当更积极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改善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其对衰弱产生的不良影响。

综上,上海市社区75 岁及以上老年人综合衰弱的发生率高,但程度较轻,同时受到抑郁情绪、身体活动、慢病数量、年龄、营养状况、久坐时间、听力状况、睡眠状况、文化程度、认知功能、社会融合状况及口腔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然而,此次研究对部分影响因素的测评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月收入未充分考虑上海市老年人的平均收入水平,经济状况未兼顾子女收入的影响,感官功能仅采用了自我评价,后续研究可优化这些影响因素的测评。此外,本调研仅调查了上海市徐汇区的老年人群,且研究中卧床不起、疾病终末期老年人的应答率较低,结果的推广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应开展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多区域调研,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社区老年人的衰弱情况。

猜你喜欢

状况量表程度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近10年我国啦啦操研究状况及趋势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