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M2.5对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2020-11-06孙乐山叶晓芳叶荣菊任蕾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4期
关键词:计数血小板心血管

孙乐山,叶晓芳,叶荣菊,任蕾

1.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上海200040;2.上海市气象局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健康气象科,上海200030;3.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呼吸康复科,上海200040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在增高,现已成为全球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肥胖、抽烟、喝酒、糖尿病、高血压以及代谢综合征等是心血管机疾病常见的致病因素。除此之外,环境污染对心血管疾病也有着重要的影响[1]。动物学实验研究[2]表明,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不但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导致肺部发生炎症反应,而且还会引发急性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缺血以及猝死等,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于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浓度的PM2.5在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中的影响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心血管科接受治疗的8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入院时医院周边1 km 范围内的PM2.5 的浓度值,并将其分为优良组(PM2.5 浓度值<75g/m3)有20 例,其中男性12 例,女性8 例,年龄为61~73 岁,平均年龄为(68.1±1.3)岁;轻度组(PM2.5 浓度值位于75~115g/m3有20 例,其中男性14 例,女性6 例,年龄为62~75 岁,平均年龄为(68.3±1.5)岁;中重度组(PM2.5 浓度值>115g/m3)有46 例,其中男性32 例,女性14 例,年龄为61~76 岁,平均年龄为(68.5±1.3)岁。3 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确诊有心血管疾病;(3)意识清醒[3];(4)肾、肝、心脏等重要器官没有存在严重功能障碍;(5)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上述全部选项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没有心血管相关疾病;(2)患有精神障碍;(3)肝、肾及心脏等重要脏器有严重功能障碍[4]。符合上述任意1 项的病例不纳入本研究。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及步骤如下:(1)收集并记录患者入院时医院周边1 km 范围内的PM2.5 浓度值数据。使用乐控(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PMS10 系列泵吸式颗粒物(粉尘)监测仪,为手持式机型,测试时间为上午9:00,并根据这些数据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优良组、轻度组和中重度组[5];(2)详细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及时进行记录;(3)记录患者入院时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6];(4)测试患者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如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试剂盒为宝灵曼公司产品):将含有已知抗体的抗血清吸附在微量滴定板上的小孔里,洗涤1 次,再加上待测抗原,然后观察二者是否发生结合。若是发生结合,则洗除多余的抗体,然后加入和待测抗原呈特异性反应的酶联抗体,从而形成“夹心”,最后加入该酶的底物,若有有色酶解物产生,则说明存在相应的抗原。(5)然后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方法对PM2.5 与血小板、细胞间黏附分子1 的关系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3 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采用Spearman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7]。心脏血管以及脑部血管的疾病统称为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指由相关致病因素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及高血压等使得患者的心脏、大脑以及全身各部分组织出现出血性及缺血性的疾病,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患者通常有头痛、胸痛、心悸以及一侧肢体偏瘫等[8]。PM2.5 即细微颗粒是指存在于环境和空气中的一些颗粒物,其动力学当量直径一般在2.5m 以下,含量越高,就意味着空气污染越严重。我国从2015年开始将大气污染列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9],近些年来,大量动物学实验研究[10]表明,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不但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11]、肺部及呼吸系统发生炎症反应,而且还会引发急性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缺血以及猝死等,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明确PM2.5 对心血管疾病炎症因子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表1 3 组患者心血管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1 3 组患者心血管相关指标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L) 血小板计数(L) IL-8(ng/L) ICAM-1(ng/L)优良组轻度组中重度组20 20 46images/BZ_90_257_3096_279_3120.png5.52±0.03 8.47±0.05 8.61±0.06 1.311>0.05 360.17±20.76 412.19±28.61 467.63±20.69 4.452<0.05 75.21±16.28 134.51±0.30 142.58±0.92 3.083<0.05 1702.09±35.86 684.79±83.63 264.56±41.32 5.066<0.05

本研究发现,3 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组患者血清中IL-8 和ICAM-1 等计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本研究可知,PM2.5 对心血管疾病的炎症因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随着PM2.5 浓度的增加,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水平明显上升,血清中IL-8 和ICAM-1 的水平也越高。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观察的时间不长,检测的项目相对较少,以后可以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的时间,进一步观察除心血管住院患者外的其他社区老年居民的炎症因子,以进一步明确PM2.5 对老年人的影响。

猜你喜欢

计数血小板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古代的计数方法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