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田园之趣,创特色之风

2020-11-02戚春萍

教育家 2020年39期
关键词:园所田园教研

戚春萍

在美丽的海滨小城,有一抹隐于繁华都市的绚丽色彩。这里干净整齐,空气散发着淡淡的花香和草香。它就是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环发幼儿园。幼儿园秉承“让每个孩子在绿色的田园中快乐成长”的办园理念,关注园内每个孩子的需求,为其提供充分的成长空间,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打造了一个野趣、自然、健康、快乐的幼儿小天地。

乐享舒适园所

园所内外环境清新雅趣。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经过重新装修的环发幼儿园整体风格简约,米黄色为园所主体色,搭配浅绿色、橙色、黄色,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和温馨感。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丰富幼儿学习生活、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园所在创设环境时注重功能性,营造一个“会说话的环境”,让孩子与环境随时互动,为孩子搭建一架通往未来、实现梦想的梯子。

办园理念明确。办园理念是按照教育规律确立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引幼儿园整体的教育行为,也体现幼儿园发展的大方向。要打造怎样的幼儿园?幼儿园领导班子成员多次研讨反思,召集不同年龄段教师座谈、交流,从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出发,凝练出“田园、绿色、快乐”三个关键词,提出了“乐玩田园,亲享自然”的课程理念。我们力求将幼儿园办成一所孩子喜欢、家长满意并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幼儿园。

园所文化温馨美好。幼儿园追求自然流淌的文化旋律、润物无声的教育诗意、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在办园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充分利用园所每一处空间,打造了田园美工室、阳光书房、花蕾舞房、田园工坊、茉莉餐厅等功能室,每个班级都以孩子喜欢、熟悉的自然事物命名。

教师探寻更好的自己

实行人本管理制度。教师对孩子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将27颗教职工的心拧成一股绳是团队培训的重点。幼儿园采取人本管理模式激发教师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开展师德礼仪培训、“我们的咖啡时光”、“夸夸我的好搭档”等活动滋养教师的心灵,构建和谐的师资队伍。

打造智慧教师团队。幼儿园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专业的引领和带动,使教师高效、充满激情地投入一日生活,促进保教质量的提升。幼儿园对全园教师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岗位技能培训,鼓励教师立足岗位,不断成长。

首先,园本教研解决相关问题。以“发现问题—深度会谈—达成共识—实践验证—形成经验”为基本教研模式,每两周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园本教研活动,以教研解决幼儿园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

其次,项目组教研激发教师活力。幼儿园设有小、中、大教研组和两坊两室项目组,分别为田园工坊、田园运动坊、田园书画工作室和田园读书工作室,针对教师在实践教学和特色课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困惑,随机开展行动研究。

最后,个人行动研究增强教师能力。每个学期,教师要针对所教年龄段孩子的每个领域发展目标撰写教育案例,为班里的每个孩子撰写学习故事,从而促进教师理解、把握孩子的想法,以勤劳、朴实、智慧的态度赢得家长的认同。

幼儿园特色课程助成长

虞永平教授在《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一书中曾说,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应该沿着让幼儿幸福的思路展开。幼儿园通过关注孩子的生活,追随孩子的发展需要,结合班内有阳台、班外有自然田地的环境优势,确定了特色课程主题。为了让孩子充分与自然接触,让孩子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享受自然的美好,依托园所资源、社区资源设置了合适的课程内容。幼儿园通过多姿多彩的课程环境和各类田园特色活动等,解决“以何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问题。

思想上:研训合力,理念跟进。教师能力参差不齐,特色课程理论学习至关重要。幼儿园通过组织教师详细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具体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研方式,让教师明白建设田园特色课程的意义,从思想上明确如何基于孩子开展特色课程。

行动上:孩子为主,遵循需要。在班级阳台开展的“转角遇见微森林之自然角打造”活动,成为教师和孩子探索的起点。自然角的主人是孩子,所以从设计到具体物品的摆放,教师将自主权交给孩子。孩子大胆想象,积极交流,提出问题。教师遵循孩子的兴趣点与发展需要,从材料提供、积极追问、适时参与等行动上支持孩子。

过程上:孩子在前,教师在后。让孩子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孩子的“哇时刻”?怎样灵活变换教师的不同角色?教师在后方通过眼尖记录(及时拍摄或简短记录下幼儿的活动瞬间)、笔尖呈现(案例记录幼儿的活动故事)、指尖交流(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教研)、心尖分享(教师的心得体会与方法策略),做幼儿的有力后盾。

除此之外,幼儿园把“转角遇见微森林”活动,自然地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如生活环节中,组织孩子开展“田园微发现”晨间谈话,引导孩子记录、交流自己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中的发现;散步时,组织孩子开展观察、浇水、拔草等体验活动;午睡前,带领孩子开展“田园小广播”活动,让孩子分享科学小故事和田园新鲜事;集体教学环节,把課堂搬到田园中,鼓励孩子在田园中学习、探索。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一日生活,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语言、科学、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转角遇见微森林”活动仍在进行,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打开了孩子的探索之门,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积累了种植课程案例的成果。教师增强了生成课程的问题意识,提升了观察、解读和研究孩子的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环发幼儿园)

责任编辑:陈璠

猜你喜欢

园所田园教研
园所引领,让农村家庭亲子阅读更有效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