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阅读到表演,激发创作欲望

2020-11-02崔秋容

教育家 2020年39期
关键词:吃水果故事书奶牛

崔秋容

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较弱,缺乏社交、表演等方面的知識经验和能力储备,进入表演区也以无意识的摆弄乐器为主,很少进行迁移性的表演活动。为了解决小班幼儿缺乏能力和经验的问题,我尝试在表演活动中以图画故事书为载体,来提升小班幼儿的创造力。

以《爱吃水果的牛》为例,该图画书文字密度较小、对话语言很生活化,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故事中的情节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易于理解和产生共鸣;主人公是小动物,且画面色彩鲜明、内容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图画故事书所具备的这些特征,为幼儿的创造性表演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表演素材。

运用多种提问策略

针对性提问,引导幼儿进行画面观察。如奶牛吃了西瓜后,肚子里有了西瓜,肚子也变大了。在进行猜图之前,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提问:“今天早上,老师吃了面包、喝了牛奶,肚子里就有了面包和牛奶的营养,今天你们吃了什么呀?”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幼儿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吃什么东西就会有什么营养。然后继续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奶牛没吃东西时就没有奶,吃了很多水果,肚子就变得很大。

一来一回,抛接球式提问。这是进行有效互动和激发幼儿表达意愿、兴趣的一种方式。在书中,有一页的画面是这头奶牛给它的主人递了一杯草莓牛奶。文字内容是:“请喝杯草莓牛奶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抛接式提问:“原来奶牛喜欢吃水果,吃了水果,是不容易生病的。所以看看这头牛给它的主人递了一杯什么?”

开放式提问,发散思维。在书中有一页的文字内容是:“所有的邻居也都感冒了。”下一页内容是:“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这时教师不要急着翻下一页,可以抛给幼儿一个开放性问题:“所有的邻居都感冒了,你觉得牛有没有生病?为什么呢?”让幼儿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阐述。

适时对幼儿的表演进行引导

小班幼儿的表演经验比较缺乏,教师的示范和演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表演经验积累。在师生共读图画故事时,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绪情感去表达图画中的故事和内容。教师可以先提问幼儿,共同思考和商量后,用丰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故事内容。

做好前期准备。书中有不同的角色和各种水果,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制作这些水果、人物道具、头饰,或者一起寻找合适的手偶,增强幼儿参与表演活动的主动性和投入度。

记录精彩瞬间,集体讨论分享。幼儿在实际表演中可能会创造性地迁移近期的生活经验,来丰富活动的环节,或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衔接各个环节。在“爱吃水果的牛”活动中,幼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去表现感冒症状,除了打喷嚏,还添加了鼻塞、头晕、咳嗽的表现。教师可以及时记录并在集体中分享,让幼儿进行模仿学习。

鼓励想象创造,自主创编扩编。书中,大家吃了水果后,病好了,变成爱吃水果的人。在这里可以引导幼儿创编故事。有的幼儿说:“主人变成爱吃水果的人了,他以后出去逛街,可能会去买一杯水果汁。他来到一个卖水果的地方,店主人给他榨了一杯果汁。 ”

将图画故事书融入小班幼儿的表演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运用相应的策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勤诚达分园)

责任编辑:黄硕

猜你喜欢

吃水果故事书奶牛
“四忌三宜”吃水果
小奶牛便签夹
小松鼠的故事书
天边的故事书
选对吃水果时间
奶牛吃草
水果的正确吃法
Little Bean
《奶牛的家》
小松鼠的故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