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评级,尺度把握好了吗

2020-11-02王妍妍

教育家 2020年39期
关键词:园所园长评级

王妍妍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幼儿园的评价工作,大部分公办园和民办园都参加过教育局组织的等级园评价。通过评级的检查和督导,幼儿园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教学,提升保教质量。可是在评级的过程中,各地幼儿园的参评标准和评级体系有所差异,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当前的评级是否陷入了一些误区?教师是否有迎评的负担?评级的尺度好把握吗?我们采访了数位幼儿园园长和一线教师,听听他们关于迎评、复评的心声与思考。

园长声音

我就职的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已经工作4年了,在我的印象中,幼儿园的评级只有一次。这里的等级评定是先由园所自己申请想评定的等级,申请后由所在镇街教育部门聘请专家组进行初评,区教育局根据初评结果进行复评,复评后给予等级认定,同时市教育局会根据安排进行抽查。

评级期间的工作和日常工作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是感觉工作的节奏比较紧张,在材料准备方面压力较大。

我认为,评级是利大于弊的。民办幼儿园通过等级评定能够大大提升园所自身的内涵,也是一次对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整体提升。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也有了参考,更方便家长选择和自己教育理念相匹配的园所。

评级容易陷入的最大误区可能就是有些民办幼儿园只是单纯看到了评级后对园所的照顾政策,而忽视了评级这件事的真正内涵,也没有利用评级使园所在办学质量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对评级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天津市福美霖生态幼儿园园长  何琪

评级期间的工作状态会相对紧张,工作量会随之增加。准备过程中,每一项都要按照评定标准去逐条核实。此外,评级期间幼儿园更注重对工作质量的量化。比如外显环境、优质课的展示等。管理层对人员调配和工作进度的安排需要考虑得更加周全,要在不影响幼儿常规的前提下完成各项工作。

为了顺利通过检查,各方面工作都会加大力度,政府和园所的投入也会增加。比如会增加各层级的学习、研讨、外出培训参观的机会。这些措施也会给班级人员调配带来压力,不过更大的作用是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河北省涿州市第二幼儿园教学副园长  龙美丽

评级挺“折腾”人的。“折腾”来源于花样繁多的评级种类,从硬件设施、安全卫生、人员财务管理,到保教工作、环境创设、教师培养等,评级会考察幼儿园的方方面面,还要填写各种资料。我们的参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一年,跟打怪升级似的,一轮又一轮。评上了级也不是从此高枕无忧,每年的复评还在后面。管理层和教师为了填写档案资料熬夜加班,成了参评期间的家常便饭。一年到头就忙着迎接验收检查,哪里还有时间抓教育活动质量?而且由于每次的评级项目要求不同,资料也要重做。就这样,每次评级都弄得身心俱疲。

广东省深圳市某幼儿园园长  李函

我在这所公办幼儿园工作33年了,经历过一次迎检和两次复检。

评级期间与非评级期间的工作是有区别的。

首先,重心转移。非评级期间,我们会依据园所本身的發展轨迹前行。评级期间,很多工作都会以迎检为核心去开展。

其次,目标更明确,任务性更强。当接到评级任务后,要提前一年或半年把评定工作列入园所的工作计划当中,正所谓“计划在前,行动不忙乱”。评级会涉及硬件建设、玩教具配备等多个模块,这些都要各部门按照评级的标准进行梳理,在园所做出整体计划之时,安排具体的工作内容。

初评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困难和挑战都很大,对于评委的衡量标准有诸多不确定和担心。复检的时候,更多的是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主要考虑如何让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所以会给自身加压。不管是初评的挑战还是复检的加压,我们都积极面对,用行动表示决心。当我们把评级工作当成推动园所发展的动力时,随之而来的就是诚心。不欺骗自己,不欺骗评委。认真查找自己的差距,寻找解决提升的方法,让教师、幼儿、园所都有所发展。

在我看来,当前的评级容易陷入的误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评定工作的组织者,对评定的项目和重心定位出现偏差。二是迎评单位的认识。要把重心放在提升自己的内涵上,而不是放在接待和外显的形式上。当目光放得长远,把迎评当成一个发展的契机,当成一个检验自己的机会,那么就会借助这个机会听到更多建议,对园所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突破、创新和促进作用。

河北省涿州市第二幼儿园园长  郑洪玲

悄然之间,我在幼儿园工作已30多年,经历了幼儿园多次、多层级的评估认定、复评,以及省实验园、示范园的创建,对于评级有些许体会。

为评级而奋斗的日子如同被风吹开的书页,一张张掀开……奔走于园内的每一个角落,记下每个精彩的瞬间,捕捉每个评级的信息,成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所有的员工积极投入,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评估任务。评级,已经渗透到幼儿园的每个面、每条线、每个点,无论在哪里,都能看见为评级而忙碌的身影,一个角落、一个细节,都令人感动。

对于评级,令我感受深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评级促进幼儿园建设与发展。通过评级,幼儿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优美的教育环境、优秀的师资和优良的设备,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评级使档案更加规范和完善。档案材料是评级的一大重点,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我们既梳理了工作,总结了经验,又认识到工作及管理中的不足。

评级促进工作不断进步提升。评级是一个艰辛劳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进步的过程,更是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忙碌的同时,我们也在思索:评级细则中的有些数值,能不能更加弹性。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有些是无力改变的,还有一些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并无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  胡文峰

教师声音

我在幼儿园工作15年了,没有经历过幼儿园的评级,但是经历过一次复检。

在复检的过程中,我感觉工作日常是有区别的。评级会影响教师的日常工作,比如会议增多、班级人员会有调配,有的时候还会打乱日常的教学秩序。评级期间的教研主题更聚焦,会根据评定中教育教学要求选定薄弱的环节或对要展示的内容进行深度教研。也会更加注重细节,比如对班级环境布置、安全卫生、教师状态等方面会有更高的要求。

对一线教师来说,无论是评级,还是复检,压力在于工作量的增加、各项要求的提高,可能还会出现加班的情况。同时,教育活动的反复打磨以及专业的研讨,也起到了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作用。

河北省涿州市第二幼儿园教师  张艳君

从我个人的经历看,评级期间的工作和平时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有了很多细微的环节,比如说一些档案要填得比较细致,孩子们的一日活动流程会更加紧凑。评级期间的负担还是有一些的,毕竟评级会有很多检查是直接与教师工作接轨的,也怕自己的哪些小环节做得不好,影响了评级的结果。

天津市福美霖生态幼儿园教师  李园园

我是一位新教师,为了评级的事儿,我都加了3个月的班了。因为是新教师,我缺乏参评经验,一想到要加班做环创、做资料,心理压力就很大,很难把心思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既害怕做出来的环创、资料不符合要求,又担心自己的紧张心情会影响到孩子们,进而降低带班的质量。我当幼师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评级的价值在哪里。我的内心十分煎熬,本来平时的工作压力就不小,评级期间更是成倍地累积在一起……

广东省深圳市某幼儿园教师  江欣儿

评级期间,我明显感觉自己的心理状态从平日里的相对轻松,转变为紧张、焦虑,会在评级标准的压力下,在时间上催促、在空间上限制孩子的活动。感觉自己有时甚至仿若一个提线木偶,只能按照上面一板一眼的要求執教。比如在评级期间,一日活动的转换环节不能再留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拖拖拉拉”;喝水得端到桌子旁坐好了喝,不能在饮水机就近饮水之类的。孩子们也会对这些日常生活的变化感到茫然无措。

浙江省宁波市某幼儿园教师  陈娟

评估,作为对幼儿园进行监督管理的手段,无可非议。但是若从出发点、目的和过程来看,还有四个问题需要商榷。

第一,评估机制的问题。管、办、评应该分离,但目前的做法是管、评是一家,属于强权集中。因为管理和评估集权后,必然会导致寻租弄权,这属于没有三足鼎立的失衡状态。期望国家尽快启动第三方监督机制,政府主管、社会评估,管、办、评各自独立。

第二,评估话语权问题。幼儿园属于社会公益服务性质,所以在评估的过程中,不能只有政府工作人员的参与,还应该有社会人员的介入,包括社区社工、教育专家,特别是家长的参与。

第三,评估的出发点问题。评估的基本目的是依法办学和规范管理,但实际上,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行为意识下,许多地方评估的出发点不是这样,而是要分出个三六九等,然后挂牌“示众”。这种意识下,导致了评估的功利性,也让评级的幼儿园很受折磨,如过关一般艰难。不过,过关了、挂牌了,家长也未必买账。

第四,评估的目的问题。如果把评估的目的定位在等级评估,似乎意义在于树立标杆典型,与此同时,是否属于制造教育不均衡,也值得思考。

当然,酒店有星级分类,医院也有二甲、三甲级别,学校和幼儿园似乎也该分个高低,可恰恰因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特点,这种等级森严的操作,需要小心。因为,只有教育才谈普惠,才说有教无类。

小米尔顿教育集团总督学  王国平

猜你喜欢

园所园长评级
园长变马车
园所引领,让农村家庭亲子阅读更有效
园长考试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
《钱经》月度公募基金评级
《钱经》月度私募基金评级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