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策略建议

2020-11-02钱锦

时代金融 2020年21期
关键词:策略建议中间业务商业银行

钱锦

摘要:本文以我国五大行和八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统计描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管理、盈利模式以及业务创新。结合前文分析以及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形势的判断,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树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并驾齐驱的发展理念,依托金融科促进中间业务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积极把握财富及私人银行领域发展机遇和寻求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多元化发展等策略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策略建议

一、中间业务定义及其衡量指标

从狭义上看,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者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或者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是指广义上中间业务,除了上述金融服务业务,还包括了一定范围的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担保或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类业务和金融衍生业务三大类。

以上市银行财务报表所披露的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可以衡量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对营业收入占比)。

中间业务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美国按照收入来源将中间业务分为五大类:信托业务收入、投资银行和交易收入、存款账户服务费、手续费收入及其他非手续费收入。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是否构成商业银行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将中间业务分为两大类:或有债权/或有债务类中间业务和金融服务类中间业务①。我国按照业务类型将中间业务分为九大类②:支付结算类、银行卡、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和其他类中间业务。此外,还有按照是否含有期权性质对中间业务进行的分类。为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特征及趋势,本文在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将中间业务划分为传统中间业务和新型中间业务两大类。传统中间业务指支付结算、银行卡、担保承诺(承兑汇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保函、保理等)、基金和保险代销等传统业务。新型中间业务主要指投行、托管和理财业务,以及其他围绕消费金融、互联网、电子银行、贵金属、外汇和租赁等开展的新中间业务。根据上市银行财务报表所披露的数据,本文在统计上,主要以投行(咨询顾问类)、理财业务和托管的三大类业务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之和代表新型中间业务收入,其余代表传统中间业务收入③。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一)经济进入新常态,中间业务发展整体放缓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1995年商业银行法对中间业务的办理范围做出了法律规定,2001-2002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和统计办法,基本构建相关基础监管制度。公开资料显示④,2002年全国中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仅为3.8%,到2004年提升至8%左右。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中间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13家主要上市银行⑤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21.86%,其中国有行为18.84%(最高水平达20%),股份行为29.07%,这一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先进商业银行(40%左右)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严监管以及金融去杠杆,近年来商业中间业务发展明显放缓。2006-2011年13家主要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年均复合增速为45.44%,2012-2014年回落至16.15%,2015-2016进一步回落至10.38%,2017年同比下降0.1%。股份行则整体表现更好,2006-2011年八家股份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年均增长61.13%,2012-2014年回落至42.96%,2015-2017年为17.14%。如何在当今的经济形势和监管环境下寻找中间业务新的增长点,重拾中间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金融严监管,新型中收占比下降

主要受投行和理财业务收入下降影响,2017年十三家主要上市银行的新型中收占比为34.6%,较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未能维持近年来持续上升趋势。具体原因分析如下:投行业务受表外业务监管严格和一级市场不景气影响,2015年以来披露数据的11家样本行整体“三连降”,2015-2017年均降幅为9.3%,分类型来看,股份行投行中收从2016年开始连续下降,2016-2017年均降幅为9.8%,五大行2015-2017年均降幅为12.4%。理财业务受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和资管新规影响,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2017年出现大幅下降,披露数据的6家样本行同比下降12.2%。

五大行由于电子银行收入的弥补,2017年新型中收占比36.1%,較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实现持续提升。股份行则大幅下降,2017年八家股份行新型中收占比32.5%,较上年下降5.9个百分点,回落至低于2014年水平。

(三)收入结构趋于单一,银行卡收入独大

收入结构的背后是业务结构,业务结构的背后是风险结构和战略导向。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半年报),股份行中间业务收入已由银行卡和新型中间业务两个增长极转变为银行卡独大。2017年上半年股份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银行卡和新型中收分别占比35.9%和35.1%,两者合计占比71%,2018年上半年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和新型中收占比分别为48.0%和23.5%,两者合计71.5%,收入来源在两者之间此消彼长。个别银行特别突出,2018年上半年光大、平安和中信的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占比高达67.7%、65.4%和64.8%。这一数字变化的结果反映出的是商业银行在严监管环境和强资本约束下,暂未找到投行、理财、托管等新型业务新的突破口,将战略导向了以信用卡为主的消费金融业务。收入结构过于单一,意味着风险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积聚,中间业务不等于无风险业务,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意识仍有待加强。

三、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策略分析

在中收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个别业务呈现出逆势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些特殊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侧重点和盈利模式。大行电子银行业务盈利贡献持续提升。披露电子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农行和建行,该项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5-2017平均增速分别达25.5%和13.4%,两家行电子业务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由2014年的8.4%(农行)、5.7%(建行)提升至2017年的17.1%(农行)和7.1%(建行)。招商银行结算手续费收入增长一枝独秀。受国家减费让利政策和第三方支付结构加入竞争的影响,商业银行结算类手续费持续下降,但招商银行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招商银行结算类手续费收入2015-2017年均增长35.6%,而剔除招行后十二家主要上市银行2015-2017结算类手续费收入年均下降6.4%。

下文以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两家较早提出中间业务转型,且中间业务发展较好的上市商业银行为例,对其中间业务的发展战略/策略、管理架构、盈利模式和业务创新进行分析。

(一)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

1.持续实施轻银行战略。虽然招商银行“一体两翼”,“轻型银行”战略于2014年明确提出,但招商银行轻型银行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实施可以追溯到此前的两次战略转型过程中。2004年开始,招商银行“一次转型”确定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小企业业务为三大战略重点。2009年招商银行提出“二次转型”,具体目标为降低资产消耗、提高贷款定价、控制财务成本、增加价值客户和确保风险可控。两次转型中,重点发展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以降低资产消耗为目标均为招商银行实施轻银行战略的重要举措。

2.中间业务持续稳定发展。2005-2018年间招商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取得了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上半年为29.7%,为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唯一一家在2018年仍保持增长的银行。这得益于招商银行较为均衡的中间业务结构,深耕信用卡和托管业务,传统中间业务创新做,形成托管、银行卡两大块稳定的收入来源,并逆势实现结算类收入成为新三大来源之一。综上,招商银行成功对冲了外部形势变化对以理财和投行为代表的新型中收业务以及以结算为代表的传统业务的冲击。

3.深耕托管业务。资产托管业务是招商银行“轻银行”战略下的一大重要抓手,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招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规模已经仅次于工商银行位列同业第二,截至2018年末招商银行资产托管规模达12.35万亿,为2013年末的6.6倍,五年复合增长率达46%,实现了快速发展。招商银行托管业务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一是科技,二是协同。

招商银行托管系统从无到有,一年一个里程碑式的不断升级优化,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平台建设,创新不断,已构筑托管业务“护城河”,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2007年,招商银行初级版托管系统建成,2008年托管业务核心系统上线,2009年推出集合托管业务处理和客户服务的综合平台“6S资产托管综合业务平台”,2014年上线国内首个托管网上银行,实现托管业务全流程自动化、电子化处理。2015年升级核心系统,实现了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外汇交易中心、中国债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的直联。2016年推出全功能网上托管银行2.0,通过与管理人系统直联实现估值核算和指令处理效率的成倍提升,在科技引领战略下2018年招商银行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布托管大数据平台,为巩固招商银行托管增值服务再添助益。

招商银行遵循资产托管业务特征和基本规律,依托内部协同打造以资产托管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重视外部协同,构建以资产托管业务为纽带的资管行业生态圈。针对托管业务跨条线、跨市场、跨客群的特征,招商银行建立了托管业务总行部门间定期交流机制,总分行协同,联手深耕目标客群。招商银行连续八年举办“金眼睛”投资绩效评比活动,通过这一增值服务体系有效地将管理人和投资人联系起来,搭建一个为投资人推荐管理人的权威撮合平台,成为招商托管业务向“融智”进阶的重要助推器。

(二)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

1.中间业务起步早,但重视程度有所弱化。工行早在1999年就提出以中间业务作为战略重点业务进行经营模式和收入来源的转型,在管理架构上于2002成立了中间业务委员会,由三位行领导组成领导小组,投行部牵头组织管理全行中间业务发展,并在财务会计部下设中间业务处,负责中间业务指标制定与考核。2009年工行撤销了中间业务委员会,中间业务处仍保留至今。2011年以前,工行的中间业务保持快速发展,中间业务占比从2005年的6.5%提升至2011年的峰值21.4%,并再无新的突破。

2.大零售、大资产、大投行战略下,理财、投行业务受政策冲击先扬后抑,零售发展势头良好,结算业务仍占有一席之地。工商银行2014年提出以大零售、大资产、大投行为新的盈利增长引擎,朝轻资产和轻资本深化转型。从工商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结构来看,理财、银行卡、结算和投行四大类占80%-90%,2014年以来,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基本上呈现出以结算为代表的传统中收占比持续下降,以信用卡业务卡为代表的银行卡中收占比持续上升,投行中收占比持续下降,理财中收占比快速增长后受政策冲击开始回落。2014-2017年间虽然工商银行中收第一大来源在投行和理财业务之间发生了切换,结算收入始终位列第三大收入来源。

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策略建议

(一)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去杠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行和资管业务中存在的资金空转,使得整个行业回归本源,建议商业银行结合国家改革发展方向发展中间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近年来,国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住房租赁、消费升级等领域推出系列改革,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分批次建设自贸港/区,高规格建设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发展规划,建议商业银行抓住其中蕴含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等带来的投行、资管和交易银行业务机会。围绕住房租赁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重点研发中介类、交易类、结算类中间业务产品。服务好国企改革中的股权投资、财务投资,积极参与民营企业发债和绿色债、“三农”债的发行。

(二)树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并驾齐驱的发展理念,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来,受金融去杠杆的影响,商业银行息差收入增速开始回升,信贷资产占比回升,中间业务发展进入低速通道。在信贷资产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银行业对存款的重视程度空前,对中间业务关注有所减弱,新的盈利模式尚未形成。银行表外业务回表的过程中资本不足的问题集中暴露,而中间业务能有效缓解高资本消耗问题。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在战略上重视中间业务,坚定不移走轻资本之路,从内部管理、科技、人员队伍、产品等方面不断夯实中间业务发展的基础,传统业务创新做,创新业务合规做。在考核上平衡中间业务和存款之间的关系,对标国际先进同业优化非息收入和息差收入结构,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国际化水平。

(三)依托金融科,促进中间业务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扩展业务外延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应用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国内商业银行以此为契机,加速科技创新在中间业务领域的落地,促进中间业务发展整体迈上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台阶。加快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支付结算、贸易融资领域应用,在高效率和安全性上取得新突破。培育智能化的资产托管、现金管理、信息整合能力,为企业经营、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提供银行服务和综合化解决方案,将中间业务的外延扩展到输出科技金融能力。

(四)积极把握财富及私人银行领域发展机遇

预计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进程的加速,未来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为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和满足高净值客户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培育在岸和离岸投资能力,守住钱包份额。抓住理财子公司投资范围扩大机遇,培育投資能力,保障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产品供给,同时加强银行与信托、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在财富传承、家族办公室方面做出特色。积极探索智能投顾,通过数据发掘和人工智能分析弥补人工投顾短板,促进中国居民投资习惯和投资能力的改善,赢得长期稳定的资管规模增长。

(五)寻求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多元化发展,防范风险过于集中

信用卡中间业务收入主要由商户收单佣金和信用卡分期手续费两大块构成,其中后者更接近贷款,本质上还是利息收入,风险相对较高。2016-2018年我国银行业纷纷发力信用卡业务,以九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整体信用卡流通卡量和透支余额双双实现超过30%的年均增速。与此同时,我国的居民杠杆率也由2015年末的39.9%快速上升至2018年末的53.2%⑥,增长幅度超过2010-2015五年。因此,建议商业银行稳健发展信用卡业务,在策略上率先向年费、商户佣金等非息收入转型,避免对分期收入的高度依赖,通过融入消费场景寻求更加多元化的信用卡非息收入来源,对冲因共债过高而导致的信用风险。

注释:

①宋清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

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1〕第5号。

③《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6)》: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年。

④唐双宁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论坛”的演讲,2005年9月。

⑤指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和招商、兴业、浦发、中信、民生、光大、平安和华夏八家股份行。

⑥数据来源于WIND咨询。

参考文献:

[1]蔡琴.招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突破十亿元[J].时代金融.2017.

[2]吕黎,魏海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高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8.

[3]宋清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二版)[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

作者单位:广发银行总行战略规划部

猜你喜欢

策略建议中间业务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市场探究及零售商进入策略
浅析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河北省各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