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民族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20-11-02刘惠卿陈迎乐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7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素质教育

刘惠卿 陈迎乐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人口、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历尽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其中项目繁多的民族体育成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中非常闪亮的一部分。在如今社会、经济、文化告诉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體育全球化的多元文化格局下,特别是新时代我们国家谋求民族崛起的过程中,民族体育占据着素质教育中不可多得的重要席位。民族体育承载着某一民族的文化价值认同及其文化心理积累,是引导学生认识并弘扬民族文化、中华文明的有利条件。民族体育也是从幼儿开始就在体育课程中习得传统体育技能,全民体育建设的重要途径。民族体育还能体现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审美心理、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民族体育显示出了突出作用。

关键词:民族体育;民族文化;素质教育

一、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实践证明,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机体速生长发育,提高幼儿基本动作形成时期的发展。体育活动有助于幼儿骨骼增长,肌肉纤维变强,提高心肺功能,从而提高身体摄入氧气能力,促使神经系统更灵敏,脑营养供给充足,为其智力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民族体育作为体育项目中的一项,它兼具了幼儿体育教学中的动作、技能的作用,又兼具了趣味性和竞争性。比如骑马比赛作为蒙古族的传统民族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幼儿们天生喜欢亲近自然,亲近动物。幼儿园教师可以自制教具----木马:用硬纸盒做马头并涂上鲜艳的颜色,用木棍做马的身体。然后教师设计赛马的教学情景,组织幼儿们用木马来竞赛,不但能够吸引幼儿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跑、跳的活动中,充分锻炼幼儿下肢大肌肉群的活动能力。手脚并用的形式还能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达到民族体育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还有其他民族体育项目也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并且可以直接使用项目中的器材到课堂上。例如壮族人民的民族体育项目打陀螺,街头巷尾都能看见到活动者身影。教师可以直接把打陀螺活动的器材运动到体育课堂上,锻炼幼儿眼、手、脚的协调能力,促进幼儿全身的肌肉活动及生长,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研究表明,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体育游戏活动适应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幼儿生理机能生长发育,促进大脑的发育,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生长发展。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能通过低年龄段学童最常用的观察学习,通过对教师的示范来观察、比对,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模仿迁移能力,从而增加幼儿学习体验,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发展。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技术练习和教师对其纠错,促进幼儿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在民族体育的游戏和竞赛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发展幼儿思维活跃性。民族体育最鲜明的特点是其趣味性,对器材及环境的要求较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民族体育的这特点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比如中班最喜欢的民族体育游戏之一“梅花桩”。在开展中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首先设计让幼儿做走过矮矮的梅花桩习。随着幼儿动作的熟练,可以让幼儿围着梅花桩进行迂回绕跑、迂回跨跳、迂回蹲走、开合跳、小兔跳等,充分发挥“桩子”对幼儿身体技能的有效性。在开展后续的跑、跳、跨越等动作时,教师应照顾到动作缓慢或不协调的幼儿,他们的动作由慢到快,由不协调到协调,这正是一个民族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运动神经发展、动作技能内化、智力成熟的过程。

三、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有助于幼儿的情感价值观形成

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都离不开游戏和比赛。民族体育尤其如此,民族体育的由来本身就是人民群众在劳动、闲暇时发明创造的体育活动,它兼具趣味性以及娱乐性,正是因为民族体育的比赛的竞争才能吸引人们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上的民族体育活动一定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激情,幼儿之间的比赛,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培养幼儿竞争精神,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例如满族体育活动“滚铁环”,分小组于同一起点开始,滚铁环过一定距离后返回,交由下一位幼儿接力。首先此项活动不受器材、场地、人数的限制,非常容易开展。其次,“滚铁环”操作容易,娱乐性强,幼儿喜欢。重要的是“滚铁环”能够发展幼儿多项身体技能,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度、协调性等,具有很强的游戏性、竞争性。由此可见民族体育活动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性格和道德品质,有助于情感价值观形成。

四、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有助于幼儿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从娃娃抓起并不过分,而体育活动就是一条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民族体育教学更是这条途径中的捷径。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不懂得爱人民、爱民族、爱祖国这样的大道理,但是他们会记得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场景。当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国家体育强盛的例子涌现的时候,幼儿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自豪感,并且迸发出质朴的爱国情怀。民族体育是把民间的、民族特色的活动、游戏运用到课堂之上,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比如毽球、跳绳、跳竹竿、跳皮筋、秧歌舞、木球、拔河、武术等,它能够把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只有幼儿兴趣浓厚地参与其中,这些民族体育项目伴随其成长,幼儿心里定会对这些体育项目怀有浓浓的热爱之情,为其种下爱人民、爱民族、爱祖国的种子。

总之,民族体育活动作为华夏文明的璀璨明珠,它对素质教育尤其是幼儿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民族体育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深受民众及幼儿的喜爱。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赛强.从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看课外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5):176.

[2]孙欣.谈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8):123.

[3]李雨彤.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2):169-170.

作著简介:

刘惠卿(1985~),女,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陈迎乐(1982~),女,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 注: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幼儿园户外教学活动民族体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80126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