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梵高《向日葵》为例浅谈对绘画作品的鉴赏

2020-11-02吴林峰

参花(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鉴赏梵高向日葵

摘要:梵高的绘画作品感情色彩丰富,风格瑰丽奇妙,具有极高的赏析价值。本文以绘画作品的概念为切入点,从内容、形式两个方面,阐述绘画作品的欣赏方式,以梵高的《向日葵》为例,分析绘画作品的欣赏过程,并从美育视角入手,探讨基于绘画作品赏析的审美素养提升路径。

关键词:梵高 《向日葵》 鉴赏

一、引言

《向日葵》对画家梵高而言意义非凡,其产生于梵高艺术成熟时期,在这一时期,梵高十分青睐黄色色系,其用绚丽夺目的黄色色系作为主色调,以少许绿色、青色作为点缀,绘制出了绚烂夺目、摇曳多姿的向日葵,不仅赋予了画作中向日葵激情、奔放的生命力,而且淋漓尽致地塑造了鲜活的向日葵造型。基于此,对梵高作品《向日葵》进行赏析,对审美素养提升具有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绘画作品概述

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分析,绘画作品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并在其适当位置添加颜色的成果;而从艺术用语层面上进行分析,绘画作品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即通过构图等艺术行为与美学方法融合获得绘画者所要表达的概念、含义。

三、绘画作品的鉴赏方式

1.内容

内容是绘画作品欣赏的主要对象之一,主要手段为描述、分析。其中描述主要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对绘画作品中人物动态、事物动态进行形象化描写叙述。分析主要是从作品造型方面入手,将复杂的绘画作品画面内容进行联系、拆分,以达到更精准的话题理解。

2.形式

形式鉴赏主要是指通过绘画作品形式与观念间联系出发,以构图安排原因为核心,对绘画作品中技法或画面中事物、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获得结论。以《韩熙载夜宴图》的形式分析为例,就可以首先提出设问“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样的形式想要表达什么观念?”随后从构图、空间、光线、色彩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意象表达手法与构筑的形式进行分析。

四、基于梵高《向日葵》的绘画作品鉴赏过程

1.艺术内涵

梵高的《向日葵》自身所具备的艺术特征是其被称之为惊世之作的根本原因。在《向日葵》中,梵高将绚丽烂漫的黄色色系喻为生命,将向日葵作为自身情感乃至思想的载体,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其借物喻情的作用,艺术内涵较为丰富。《向日葵》中如天上日光的绽放之花,不仅给予观看者温馨之感,而且象征着美好的爱情,表达了梵高对人世间真情的渴望。而画作中黄色与绿色、青色形成鲜明对比,也从侧面映衬了梵高内心的孤独感。色彩对比不仅将生活现实与内心向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梵高绘画作品创作初衷及后期创作主要思想,即绘画作品应当是纯粹的个人表现,绘画作品创作的真正乐趣也应当是个人真实情感的体现。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是艳丽、华美的熊熊火焰,更是细腻、优雅、和谐而富有动感的生命体,类似于不停旋转的太阳,充斥着整个画面,也吸引着观者为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所感应、所震撼,跃跃欲试地想要融入梵高的主观情感中。总的来说,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单单是植物,而且是带有原始冲动的生命体,表达了其在最困难、最痛苦的现实煎熬中充满光明的精神追求。《向日葵》画面上浓重、悦动的金黄色带着燃烧的热情,粗犷、大胆而带有雕塑感的厚重笔触表露了梵高对美好生活及情感的渴求。

2.作品表达

对于极富个性的画家梵高而言,其悲苦的一生就是向命运抗争、为艺术献身、捍卫生命个体尊严的一生。《向日葵》画面上一朵朵葵花夸张变形的姿态、昂扬向上的色彩,始终面朝太阳而生。梵高用大胆泼辣的笔触、奔放不羁的色彩语言,赋予了每一朵向日葵强烈的生命力,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所散射的夺目光芒,火红火红的花蕊也像一团炽热的火球。在《向日葵》中,单纯的“栩栩如生”已无法深层次地描述火焰般的向日葵姿态及生命蓬勃燃烧的冲动、花蕊与叶片间的张力。

作为现代表现主义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梵高较为注重自身对事物的感受而非人眼所看到的视觉形象,其勇敢地追求线条、色彩自身的表现力,恣意妄为,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这一理念在梵高的《向日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向日葵》中不仅线条、色彩,透视、比例也彻底变形,随着梵高随心所欲地表现自我而面目全非。梵高在《向日葵》中无拘无束的创造理念也促使其将不同类型的花卉、静物甚至人物作为“习作”目标并将其一丝不苟地直接描绘。在描绘中梵高忽略了外在手法,而是以画面中内涵、神韵为重点,将自身的主体创作意识、东方绘画因素、内心情感意识进行了巧妙地融会贯通,在对艺术的狂热执着探索中树立了跨时代的丰碑。堪称梵高化身的《向日葵》仅利用绚丽夺目的黄色色系与绿色、青色点缀,在明亮而烂漫的底色上构成了迥然各异的气势、色调,配合不羁的线条,将富有张力的花瓣及花蕊表现得动人心弦。

五、基于绘画作品鉴赏的审美素养提升路径

1.转变赏析标准

美育即审美教育,旨在应用美学理论渗入教育,陶冶人们的情操,与情感教育互通互融。美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環节,与国民素养的提升直接相关。因此,在绘画作品欣赏过程中,为了提高美育质量,督促人们主动思考、主动创造,可以根据我国大众身心发展规律,综合考虑身体发展水平、情感态度、生活经验等因素,主动尊重我国民众思维表现。比如,人们往往在绘画欣赏时不受对象约束,具有较为强烈的主观性、随意性,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也受印象成分影响,大多将“像不像”作为评判绘画作品质量优劣标准。因此,在美育过程中,应摒弃以往“像不像”的单一评价准则,而是从绘画作品能否真实反映绘画者内心感受、是否具有新颖性、是否具有独创性等几个方面出发,尊重大众认知规律,将审美意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社会大众。同时鼓励大众根据自身需求主动创作,在画作中表达自身思想、感受,切实提高其赏析能力及审美意识。

2.激发审美情趣

若想提高人们审美情趣,就必须教会人们“美是什么”。自然是一个大课堂,自然生态环境中蕴含着无穷的美,花卉、人类、植物、动物及各种各样的自然形象均存在极富美育价值的形象、色彩,其不仅可以陶冶我国国民美的情操,而且可以开阔人们心灵,舒缓人们身心压力。梵高的《向日葵》也离不开梵高对大自然的探索。因此,人们可以利用节假日主动进入大自然,勤于观察,善于了解,感知、领会自然生态环境中一切事物,从心灵深处感受美、发现美。在这个基础上,将绘画作品中的美学形象与自身感受有效结合,赋予绘画作品中的事物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及生动的情感,促使绘画作品赏析成为有源之水,敢于标新立异,获得新的认识、新的思维、新的态度、新的技能,为我国整体国民素养提升提供依据。

3.培养审美能力

绘画作品赏析对激发人们艺术创作的兴趣、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应以“让人们学会欣赏绘画作品”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大众媒体渠道展示绘画作品,营造一个浓郁的审美能力培养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引导人们主动捕捉绘画作品强烈的第一印象,初步激发其内心深层次美学感受,并促使其初步掌握绘画作品艺术意境。考虑到古今中外遗留美术作品较多,为了促使人们在艺术的天空中受到美学的熏陶,可以首先从实用性艺术、观赏性艺术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其次,从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几个方面,对观赏性艺术进行进一步划分。在这一基础上,从东方绘画、西方绘画等方面,引导人们掌握不同类别绘画作品艺术特征、相关绘画作品的社会作用、相关绘画作品与人类文明的联系等。

最后,启发人们对绘画作品进行比较、评价,将民众对绘画作品的鉴赏引向更深的层次。在民众具备一定的绘画作品欣赏能力后,可以因势利导,搜集、选择更多的绘画作品,扩大人们的欣赏量、欣赏面。或者免费为人们提供参观画展的机会,为人们打开欣赏绘画艺术宝藏的钥匙,促使其可以感受到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特别是近代绘画艺术的高度成就。

六、结语

综上所述,梵高《向日葵》中所包含的深刻悲剧意识、强烈个性及独特艺术追求远远领先于同时代作品,为表现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因此,在从内容、形式两个方面赏析绘画作品的基础上,应从美育视角入手,深层次挖掘梵高《向日葵》的美学价值并适当表述,以便提升人们对类似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力,为国民素养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阚明敏.油画名作的赏析[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000(011):25.

[2]赵严.梵·高绘画的创作特征与艺术传播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9(01):62-64.

[3]史珂,杨雅健,杨佳.梵·高早期自画像的色彩表现语言[J].山海经:上半月,2019,000(003):P.9-9.

[4]黃丽.生命的礼赞——梵·高与他的向日葵[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7,000(003):36.

[5]余昭.雄壮与惨烈——石鲁与梵·高绘画表现性之比较探究[J].美与时代(下),2017(08):77-79.

[6]李喆.现代美术绘画作品赏析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塑造[J].商情,2019,000(004):277.

(作者简介:吴林峰,男,硕士研究生,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高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油画)

(责任编辑 于美琪)

猜你喜欢

鉴赏梵高向日葵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被盗窃的梵高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