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T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0-30张媛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0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国药准字

张媛媛

邳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省徐州市 221300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属于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骨痛、感染、贫血、肾功能不全等。目前临床上尚无治愈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法,常采用免疫调节药物、蛋白酶体类抑制剂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VAD化疗方案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经典方法,但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缓慢,经VAD方案治疗后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不高[2]。研究发现,VTD化疗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取得的疗效较好,已经成为一线治疗方案[3]。因此,本文探讨VT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4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n=22)与对照组(n=21)。纳入标准:(1)均经影像学、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符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2)入组3个月前未服药影响结果的药物;(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史者;(2)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3)合并精神障碍者;(4)妊娠期、哺乳期妇女;(5)中途退出研究者。试验组:男15例,女7例,年龄50~67(57.59±3.41)岁。对照组:男14例,女7例,年龄51~69(57.42±3.66)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VAD化疗方案(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具体为:第1~4天予以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811;规格:1mg×5支)0.4mg/(m2·d)+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155;规格:10mg×5瓶)9mg/(m2·d)+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99;规格:1ml∶5mg×10支)40mg/d静脉滴定24h,每28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试验组患者采用VTD化疗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具体为:第1、4、8、11天予以注射用硼替佐米(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55;规格:3.5mg)1.3mg/(m2·d)静脉注射,每晚口服沙利度胺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29;规格:25mg×10s)100~200mg/d,第1~4天与第8、11天予以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99;规格:1ml∶5mg×10支)20~40mg/d静脉注射,每21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血液疾病及疗效标准》将临床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明显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治疗总有效率=(CR+VGPR+PR)/总病例数×100%[5]。(2)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早晨空腹静脉血5ml,取3ml血液采用BC-3000 Plus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取2ml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414,P=0.000<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象指标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IL-6、VEGF、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象指标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002,P=0.014<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尚未有效根治的方法,只能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或明显缓解[1]。在NCCN指南中,将以新药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作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推荐方案[2]。VTD方案是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三种药物,具有起效快、治疗时间较短等特点。硼替佐米是人工合成的糜蛋白酶活性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药物,能够通过影响多条肿瘤信号通路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减少骨髓瘤细胞生长因子以及黏附分子表达,促使骨髓瘤细胞凋亡[3]。沙利度胺是安眠镇静类药物,能够抑制血管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杀死骨髓瘤细胞[4]。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皮质类固醇,是糖皮质类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作用[5]。

本文结果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与VAD化疗方案相比,VT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更佳,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具有协同效应,起效迅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或明显缓解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抑制患者的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表2中,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IL-6、VEGF、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采用VTD化疗方案治疗能够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抑制IL-6分泌,降低内皮细胞选择性促血管生成因子,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从表3数据可知,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采用VTD化疗方案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VT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乳腺癌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的镇痛效果观察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欧乃派克通过药品广告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