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湖的建筑

2020-10-29村松梢风

中国国家旅游 2020年8期
关键词:古塔西湖艺术

村松梢风

在中国,西湖的风景具有典型的人工色彩。这个方圆五里多的小湖周围及湖中的几个岛上,是数千年来中国历史、文明、艺术情趣的结晶。它充分体现了人文景观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于自然之上,它可以给予人们以自然的造化所难以企及的艺术上的感动。西湖的美大部分体现在它的建筑上,湖光山色只不过是使所有的建筑显得更美的背景而已。游了西湖之后我才真正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建筑之国。

我在西湖之外的其他地方所见到的中国建筑——就连艺术性的建筑大抵也是这样——用材都极为粗劣,装饰也真是十分粗糙。因此进入房屋内部仔细观赏的话,差不多都会失去其价值。中国的建筑是应从外面来欣赏的建筑,而且须置以相当的距离。就适宜于从远处观赏的建筑这一点而言,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无过于中国。日本的建筑在内部用材上十分讲究,在局部性的艺术构筑和装饰上都极为精巧,以此而言,有些可居世界之冠。但在外观的整体美上,却怎么也不能与中国相媲美。日本的建筑注重内容,而中国的建筑则全力倾注于形式。日本那些有名的建筑,比如日光的阳明门、芝山的灵庙,或是安艺的宫岛等处,其外观上的美感和艺术感的丰富程度竟会不如西子湖畔的一家茶馆。

去西湖游览的人,一定见过隔湖而立、分别位居于南北两山、遥相对峙的两座古塔吧。南面的塔为雷峰塔,北面的塔为保俶塔。两座都是年代悠久以砖瓦建造的古塔。但是走近一看,塔体已是颓败剥落,外壁和塔顶上不时长着一丛丛的杂草和不知名的灌木。雷峰塔塔身大而低矮,犹如一口伏在地面上的挂钟,保俶塔则细而高,像一柄长枪直插云天。两塔南北对峙,形成了绝妙的对照。正因为有了这两座塔,西湖的景色顿时就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它使人想起了一二千年古老的历史和传统,在游子的心中深深地留下了虔敬、神秘的印象。

离了湖畔折入山路时,可见山上长着稀疏的杂树,树下长着一大片茂密的蕨菜,已有三尺来高。翻过这座不太高的山下至那一头的山麓时,有一座名曰清涟禅寺的寺园。一块写着“玉泉古迹五色巨鱼”的石碑置立在门前清冽的溪流边。寺内有一个长方形的大泉池,如玻璃般透明的水中游动着无数长达三四尺的大鲤鱼。在泉池的三面围绕着水榭式的建筑,正面的栏间有一木雕的大匾额,上写着“鱼乐园”。不高的水榭从三面将各自古雅的倩影投映在青碧的泉水中。这是多么和谐、多么清寂的景色呵!伫立在此,觉得自己已彻底远离了喧杂的尘世。

云林寺是一座巨刹。在宽广的寺园内好几座殿堂楼阁和古塔相毗邻,庄严壮丽,互相争雄。从其后山上的韬光寺的寺园中可一览湖山胜景,令人叹为观止。韬光寺周围峰峦叠嶂,山谷交合,唯有朝南一面对着浩渺的西湖。上韬光寺的山路两边是一条绵延的竹林。极目所视,山岭均被苍郁的老树所覆盖。在苍山和绿树之间不时露出了亭台楼阁的飞檐翘角,宛如画舫翘起的船头。周围氤氲着淡淡的云烟。南画的所谓山景楼阁图便是依此创作出来的吧。

不过,最集中地体现了西湖建筑精粹的,还得数湖边的各种建筑物。湖水与建筑物的融和,建筑物与庭园的融和。沿湖而建的各种茶馆、酒楼、别庄。这些都是极尽建筑艺术的技巧,美奂美轮。我曾见过堪称其代表性建筑的刘庄,这是一座位于湖西畔的古老的宅邸。临湖建有一楼门,楼门的样式错杂反复,极为精彩。寂静地依水而立的情景真是令人心醉。我叫船夫靠了岸,入邸内去看了一下。门口有个看门人,在卖着粗点心、甘蔗和黑慈姑等。里面无人居住,所以谁都可以入内去看,房间很大,弯弯曲曲的走廊无尽似的彼此相连。庭园虽有些荒芜,水石的构思却极富雅趣。走到一半时有座小门挡住了进路,便叫随行的船夫的孩子唤了看门人来,给了他二十文钱,他便打开小门,带我们进去了。里边有座很气派的殿堂,供奉着神明。从湖上一开始看到的楼门便矗立在堂前。楼门历经风雨的侵蚀,已相當破败,却一直无人修缮。园里面也有几栋房屋,无数的房间由走廊相连。不久前似乎还有人住过,一间小房间里放着一张挂着帐幔的床,里面还有些装饰物留存在那里,像是一间女子的闺房。我未加以探查,故亦不知此处宅邸以前曾有何人居住。不过从其精雅豪奢的程度来看,一定是称雄一时的豪门大家。我不由在心中怀想起往昔中国人极尽风雅的生活图景。

猜你喜欢

古塔西湖艺术
杨晓利:三十年拍摄古塔三千座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当西湖遇上雪
爆笑街头艺术
景州古塔
郑州:东方古塔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