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研究

2020-10-26叶良鸿

成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爱国主义大学生

叶良鸿

摘 要:国家认同作为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爱国主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国家这个共同体中,社会成员将个人的生存、命运、情感与国家的存亡和发展紧密相连,当个体自觉地产生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时爱国主义继而产生。社会成员对国家的认同意识和认同行为不是自觉产生的,更多地依赖学校的教育影响。学校尤其是各个高校在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上都存在许多不足,加之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期,多种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沖击了社会成员尤其是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许多大学生对国家的制度、政策持怀疑态度,对我国持续稳定发展失去信心。在快速发展的现代 社会中,大学生肩负着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作为国家发展支柱的当 代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因此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爱国主义 国家认同 大学生

爱国主义与国家认同两者在本质上是相互促进的。爱国主义为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提供方向保证和不竭动力,国家认同培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同时,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在爱国主义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不仅促进了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整合凝聚各种力量,推动国家建设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强国家软实力,保持国家繁荣稳定,更是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需要。

1 爱国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概述

国家认同内涵

个体的行为和价值判断需要以认同作为一定的参照,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过 程中认同是必不可缺的。国家认同是认同的一个方面,是社会成员针对国家维度而言的认同感与认同行为,科学界定两者的涵义有助于深入、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国家认同内容从个人层面来说,国家认同强调个体对国家不同方面的认可与归属,表现为某种主观意识和态度,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的。具体来说可从祖国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和国民身份认同四个层面来探讨。

1.1 祖国认同

祖国是社会成员在现实生活中对所属国家的一种依恋情绪的表达,对祖认同代表社会成员将自己所属国家看作“己者”而非“他者”。对祖国的热发自内心情感的强烈表达,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生对祖国的认同主要包括对祖国疆域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1.2 制度认同

制度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规则和准则,从本质上来说,这种规则和准则是一种契约即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共同遵守。制度对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说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对制度的认同是对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强林的精神动力。社会成员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是实现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国民身份认同身份认同象征着对身份和角色的合法性及其社会关系的确证。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是实现对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明确自己在国家中所扮演公民身份的认可,承担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正确行使自身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 国家认同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性

国家认同作为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国家各个方面的认知教育,激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强化大学生的爱国实践,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2.1 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的核心

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都是一种个体归属于某个群体的归属需要,这种归属是建立在某个国家一定的文化历史基础之上的。正是这种历史文化构成了国民群体认同的心理基础,促进了国民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为国家的发展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在国家危难之际牺牲自我。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密不可分,当个体对国家认同程度低时就会对国家的发展、兴亡漠不关心,此时的爱国主义的凝聚作用就会大大削弱。反之,当个体对国家认同程度高时,就会对国家产生高度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因此,在爱国主义的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引领个体产生对国家的认同,通过提升国家认同发扬爱国主 义精神。

2.2 国家认同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爱国主义产生的前提是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存、命运、情感与国家紧密相联系的共同体认知,在没有国家认同的情况下是没有爱国主义产生的,因此要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主人翁意识就离不开国家认同的培育。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的具体方向和思想认知的根本,是作为国民与国家的桥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时期,国家认同教育的推行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历史传承、现实情况、未来的发展规划,将自己的发展和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促进大学生对国家的安全感的提升。通过国家认同的培育,使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各方面的充分认识基础积极投身与社会和国家事务上,发挥主人翁意识。当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水 平提高后,会自觉将自己与国家相联系,进而产生一种自愿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度忠诚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与义务,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 爱国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部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在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后必须分析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有效对策,通过发挥社会、高校、家庭的教育合力,提升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

3.1 树立爱国主义视域下以国家认同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理念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导致国家认同教育的不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是教育的先导,深化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需要发挥教育理念的作用。爱国主义的核心是国家认同,因此在爱国主义视域下高校教育理念应以国家认同为核心,坚持情感爱国理性爱国和实践爱国,开展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3.2 坚持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对国家的认同与对祖国的热爱这种强烈的情感不谋而合的同时又兼具理性从本质来说既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理性。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加深大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制度、道路的认同,以此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的热爱,首先需要根据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特点树立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4 结语

国家认同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个体社会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爱国主义产生的基础与前提,国家认同培育对爱国主义的发展不言而喻。进入21世纪,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在世界之林立足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国家认同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高校的教育的重点。大学生作为中国发展的栋梁,其国家认同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深化与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和实现。为了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真正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我们就必须提高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相信在高校的主导下,我国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将取得重大进步,我们的国家也将更有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胡春湘.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No.1245(05):77-80.

[2] 周婧.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472.

[3] 周起帆,陆晓凤,秦端茜.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5):264+281

[4] 赛爽.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8,420(09):42-45.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爱国主义大学生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