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点病种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率在急诊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020-10-26王丽娟郭玲荣郭春瑞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质量控制

王丽娟 郭玲荣 郭春瑞

【摘要】目的:研究重点病种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率在急诊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内,急诊中心接诊的60例重点病种患者,先随机抽取出30例设为A组,以常规工作流程与护理质量指标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将其余30例设为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重点病种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率指标,总结分析两组的质量控制结果。结果:B组初次病情评估花费的时间、构建静脉通路的时间、辅助检查时间以及关键措施全面落实的时间与A组相比明显更短,P<0.05。结论:将重点病种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率作为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充分体现了急诊的快速、急救、高效以及优质原则,可有效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崇。

【关键词】重点病种;重点病种;落实到位率;急诊护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217-01

对急诊护理质量进行测定与评价是护理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也是护理工作重要性体现的关键环节,所以通过护理质量指标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和保障,是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点[1]。基于此,本文依据急诊管理中的有关要求,纳入“重点病种急救措施落實到位率”为急诊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实现护理质量控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内,急诊中心接诊的60例重点病种患者,先随机抽取出30例设为A组,再将其余30例设为B组,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8岁;年龄均值:(55.38±3.51)岁;B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6-79岁,平均均值: (56.78±4.32)岁。此研究经我院伦理会审批后开展,且经统计学对比分析,A、B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并异,P>0.05,对比可行。

1.2方法

A组以常规的工作流程与护理质量指标开展质量控制。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入“重点病种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率”作为重点控制指标,详细方法为:1.明确患者的急诊重点病种,构建出针对性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由护士长与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质控小组,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当中的相关要求对农药中毒、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等重点病种进行确定。2.制定出重点病种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对患者各个护理环节的质量开展调查与分析,以急救的流程与服务时限标准,制定出重点病种质量评价考核量表,并将重点病种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率作为其中一项评价指标。3.由护士长制定关于重点病种急救相关知识的培训方案,并给质控小组成员划分任务,让每位成员准备好1-2个关于重点病种病情观察与急救措施的培训PPT。4.由质控组成员负责组织培训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即重点病种具体的急救流程、服务的时间限制以及质量评价标准等。5.以能级搭配为原则,将护理人员分为多个小组,每3-4人为一组,每周开展1-2项的关于重点病种的急救流程演示练习。6.实施推进。以递进方式每周推行1项急救服务流程,确保两个月后,全面落实八大重点病种急救流程。7.评价考核。护士长与质控组,依据计划采用制定的“重点病种质量评价考核表”对已经推行的急救措施落实程度进行考核评价。

1.3指标观察

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初次病情评估时间、静脉通路构建时间、辅助检查时间以及关键措施全面落实时间。

1.4数据统计处理

借助SPSS21.0这一软件来对此次研究获得的数据实施统计分析及处理,其中计量数据选择()表示,组间差异选择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组间差异选择χ2检验,P<0.05时有意义。

2 结果

B组患者的初次病情评估所有时间、静脉通路构建时间、辅助检查时间以及各项关键措施全面落实时间与A组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对于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都有着明显的影响,科学、灵敏以及实用性较高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可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但就目来说,在我国的大多数医院中,都还未构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所以有学者认为,医院的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必须要丢弃经验型、跟随型的质量管理模式,依据等级医院的评审标准中给出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合本院、本科室的实际情况,构建出全新的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以此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指标的达标率。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重点病种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率纳入到了急诊质量控制指标中,并通过急诊质控小组对整个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开展了重点病种急求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并将护理人员分成了若干个小组,要求各小组每周进行重点病种相关急救流程演练,以此对各个班次、各个能级的护理人员职责与工作进行规范,同时还制定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流程,并强化急诊科室与其他辅助科室、神经内、外科以及心内科等重点病种有科室之间的交流、学习以及协作,进一步提升各个科室之间的配合默契和协调度[2]。

在本次研究中,B组患者的病情初次评估的时间、构建静脉通路时间、各项辅助检查完成的时间以及各项关键措施全方位落实的时间与A组相比均明显短,P<0.05,这一结果充分说明推行重点病种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率这一指标之后,切实有效的提升了重点病种急诊护理的质量,分析原因可能是:通过更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要求与评价指标,可以让护理人员更容找出重点病种开展急救护理的关键性问题,让所有护理人员都能全面撑握各项护理工作的目的与正确措施,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急救操作,为患者的临床急救节省了更多的时间。

综上所述,重点病种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率的应用更有利于急诊专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被纳入到急诊护理质量重点评价指标中。

参考文献

[1] 宋清泉,程缙,张建容,等.急诊重点病种质控提高危重患者绿色通道时效性观察[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4):396-397.

[2] 周守志,严兆娴,张萍,等.急诊重点病种跟踪记录单设计与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13(10):1002-1005.

[3] 刘万萍,唐晓军,何晓玲.急诊抢救室重点病种登记分析及应对措施[J].医药前沿,2017,7(11):349-350.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质量控制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