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风险及对应措施探析

2020-10-26刘福林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内科

刘福林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介入患者护理风险及对应措施及产生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1月间在心内科实行介入治疗的146例患者的纳入研究,分析护理风险产生的因素,以及采用的应急对策,统计分析风险发生率。结果:在心内科一线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及高水平护理服务的有效干预下,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无意外发生,术后仅有5例患者发生穿刺点血肿,发生率3.4%。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以及在以病人为中心和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下,能够最大限度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介入治疗护理;心内科;措施探析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182-02

引言

心脏介入治疗具有并发症突然发作的特点,因此患者猝死率较高,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特别是安装起搏器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更易出现起搏器电极移位、冠脉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突发恶性心律失常、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情况。心脏介入治疗极为复杂,风险较一般手术高,且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因此,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需要根据手术技术的复杂性和患者病情的危重性制訂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减少护理风险。

1 方法与资料

1.1 基本资料

对2017年12月~2018年11月间在心内科实行介入治疗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70例;年龄最小的49岁,年龄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64±2.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有进行手术的适应证。其中永久起搏器11例、冠状动脉造影59例、支架植入术(CS)71例、经皮冠状动脉(PTCA)5例。

1.2方法

在心内科实行介入治疗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找出潜在的护理风险并汇总有效预防措施。查找潜在护理风险因素,具体分析如下。相比于其他科室的患者来看,心内科接收的患者普遍具有年龄大、发病急促、病症反复特点,再加上医疗卫生水平技术及护理服务理念的不断发展,少数护理人员由于临床经验匮乏、操作流程不熟练、应急能力较差等原因,无法很好的完成各项护理操作,进而增加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其次,由于患者的数量比较庞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负荷的状态下,很难与每一名患者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进而易造成患者意见反馈处理不及时的情况;再者,绝大多数患者缺乏对于自身疾病以及介入治疗的认识,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进而影响治疗依从性。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患者风险发生情况

本组146例,手术成功146例,总成功率为100%,术后有5例在穿刺点出现不同程度出血并形成皮下血肿,发生率为3.4%,其中4例位于股动脉穿刺点处,有l例位于锁骨下动脉穿刺点处;导致出血的原因全部都为患者遵医嘱性差,过早自行活动至压迫松动,导致出血。

2.2护理实施步骤

(1)重视安全质量教育,要求以德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职业观念;提高对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后果的认识,利用查房、会议、讲座和质量分析会等做好安全教育工作;(2)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除了要保证心脏介入患者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外,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将患者的疾病及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以消除其因为未知而引起的各种负面心理,并通过成功治疗案例讲解的方式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介入术中护理:手术中护理要点心内科的介入手术治疗一般不配专业的手术护士,主要工作还是由心内科专科护士承担。护理过程中完成仪器设备的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根据手术进度积极进行相应的护理配合。(5)如果穿刺股动脉介入术后护理:术后应绝对卧床24小时,对于穿刺点所在腿最好伸直制动;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最初4小时应每隔30分钟触诊一次双侧足背动脉,同时嘱患者家属注意观察患者,若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穿刺点疼痛护理,多于术后3小时后出现,表现为穿刺点的刺痛,多能耐受,对于此类患者,主要任务是排外穿刺点皮肤撕裂、出血等情况;同时给予必要的安慰和鼓励。

3 结语

因心内科患者病情和治疗的需要,常常要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虽然介入治疗的实施可以挽救不少心内科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疗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在围术期任何一个环节中患者仍旧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事件,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因此,强化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护理安全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在调查中发现潜在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于患者和护理人员方面,如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存在认知上的不足,遵医行为差,有时无法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还有的患者过于担心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导致其配合度不高,不利于心内科需要加强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视。对于心内科冠心病急诊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而要想保证手术的成功,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做好临床护理也至关重要。

总之,护理专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一线护士与病人及家属接触多且时间长,护理纠纷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只要重视易引起护理纠纷的各个环节。如何与病人及家属建立一种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是心内科护理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特别是近年来,心内科介入治疗快速发展,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艳芹.心内科介入术患者心理护理的影响作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8,3(23):322- 323.

[2] 贾惠娟.心内科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4(16):88 -89.

[3] 陈健聪.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8,16(10).

猜你喜欢

心内科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优质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探讨
专案改善对提高心内科责任护士护理评估能力的影响
某院心内科前列地尔注射液病历点评
护理干预对减少心内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
浅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