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夷山茶事摩崖题刻

2020-10-26刘秀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5期
关键词:武夷山

刘秀萍

摘 要:文章选择武夷山九曲溪沿岸数方茶事摩崖石刻和碑刻做综合考释和解读,借由茶事“官榜”或“衙贴”内容,了解元、明、清三代府县官府对武夷山茶叶生产及发展的保护措施,反映当时茶农、茶僧生存的实际状况。文章对于武夷山地区茶叶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武夷山;题刻;茶事

0 前言

武夷山是天下名山,也是武夷岩茶的发源地。武夷山风景区域内有大量摩崖石刻和碑刻。据有关调查资料,武夷山风景区摩崖石刻和碑刻计有400余方,时代自东晋始,历唐、宋、元、明、清、民国止,少部分是现代人所刻古代名人诗句。题词者多为古代名人,题材多样,以吟咏山水、缅怀古迹、抒怀明志者居多。

其中有些摩崖石刻、碑刻与武夷山茶事相关,方寸之间反映了武夷茶生产历史和社会百态,构成武夷山摩崖石刻和碑刻的一大特色,成为万里茶道的特色文化遗存。这些石刻于1985年被福建省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设“茶文化”詞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兹介绍几方石刻以飨读者。

1 元大德十年(1306)镌于四曲溪北题诗岩的“詹文德题刻”

县尹孙奉上司命,建茶焙拜发殿,衙、厅、门、庑、亭、井一新。大德十年,再同新,教官詹从祥监造茶品。同游教官刘棠、道士徐守真、时场官社亨江文。

—詹文德书

文中记叙了元大德六年(1302)武夷山四曲溪南御茶园建成相关情况,包括建造者、监造贡茶官员(“教官”)和建筑群。据武夷山方志记载,元代御茶园建筑群由殿、衙、厅、门、庑、亭、井等构成。具体名称有仁风门、拜发殿、清神堂、思敬亭、宴嘉亭、浮光亭、碧云桥和通仙井、喊山台等设施,可见御茶园规模宏大、建筑华丽。

2 两院司道告示题刻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镌于七曲溪北金鸡社岩壁,南向。幅面200厘米×570厘米,大字27厘米×27厘米,小字8厘米×6厘米,距地高度430厘米。

该文为明代万历四十三年三月十七日建宁府衙门的布告。从行文格式和处理程序看,这是专门针对武夷山道人告状的批复文告,类似现今对“信访件”的批复,是武夷山中现存最早的一道有关保护茶农利益的官府石刻布告,可窥见明代官府此类文告的写作方式。

文告首先说明了颁发的理由,是因为僧人告发“包充总甲刘暨富”的恶行,由此可见道人及茶人开山辟石、种茶以资清供的艰辛和茶人所处的恶劣环境。既有“县派荐新,官价票取,不敢推诿”,又有总甲“指官行诈,违制臧旨,暴增(茶)税”。茶税有“什一之征,见谓不胜苦矣”“岁横起税千斤,勒剥百两,无例突起,苛敛难堪等情”。此前虽有官府保护,却又“但虑奸宄觊后,日久衅生”“故相率而控诉”,不得已“匍匐阶下,恳求一示,刊布九曲”。

文中透露道人已不止一次告发恶棍欺行霸市的行为,可见属于屡禁不止。文告罗列大量茶人不堪重负之事实,最后裁定:“示仰武夷山庵九曲各处道人并附近庵人等知悉,今后茶租,悉照本府通详院道批允事理,各宜遵守豁免。向后势宦豪强不得倚势欺上,擅起山租,及无赖道士混利开垦,妄生无端,变乱成事。如有故违,即指名陈告,以凭拿究,重治不贷。须至示者。”

此外,根据文告内容可知,明代时武夷茶“所产茶素有声于宇内”“荐绅士频至,相馈遗以为奇赠”。由此文并结合清代武夷茶盛行海内外的情况,可知自元代设立御风茶园以来,至明代延后清代,武夷茶一直是声名显赫的。

3 按察使司题刻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镌于四曲溪北金谷岩麓,西南向。幅面176厘米×65厘米,每字7厘米×6厘米,距地高度206厘米。

这是相当于现在省级监察单位派往地市官员发布的法令,由僧人凿刻。法令的保护对象为武夷山僧众,内容大意是分守延、建、邵三府的白佥事鉴于崇安县屡次发生蠹役倚势勒买贱价茶叶之事,特发布法令,严禁“衙门蠹役、势恶土豪,勾通本地奸牙(买卖撮合人)”“藉称官买芽茶,不依民价,亏短勒索”的行为,强调“以索诈例从重治罪”。训斥蠹棍,并以“勿贻脐噬”告诫之(“噬脐”,喻用嘴咬自己肚脐,不可及。语出扬雄《太玄赋》:“将噬脐之不及”)。山中僧道为感激分守长官主持正义,特将告示镌于岩间。

4 孔兴琏《为严禁蠹棍买茶短价以苏积累事》题刻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镌于四曲溪北金谷岩麓,西南向。横长方形,幅面90厘米×150厘米,每字5厘米×5厘米,距地高度230厘米。

这是清康熙二十五年由“崇安县正堂孔”颁布的县级布告,是专门针对恶棍以低价强买茶农茶叶的禁令。颁布者孔兴琏,为孔子后裔,时任崇安县令。

文中首先说明了茶农、茶僧种茶及以茶为生计的艰辛,宣扬了官府公平买茶的风气,鞭挞了恶棍以官府名义低价强买茶叶、苦累地方居民的不法行为。最后发布了“如有不法棍徒,仍借官买名色,不依时值,亏短勒买,至累僧道、居民者,许即指名报县、以凭拿究”的法令。根据石刻内容分析,官府也从茶农手上买茶自用,尽管文说茶价按时价公平交易,但提到曾有过“出票”为凭的情况,估计还是有所打折的。

综上所述,布告大多是因诉讼而造成的结果,也可称为“官榜”或“衙贴”。目的在于整饬纲纪,保护茶僧、茶道和茶农的利益。这些布告文字从侧面反映出明清时期武夷山的茶叶生产状况。明清时期武夷山茶叶生产曾经历三次大起大落的局面,布告内容中又见地方豪强巧取豪夺的真实记载,由此可见武夷山茶叶生产、僧道和农民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工作之艰辛。

上述石刻都集中于在九曲溪一带,反映出武夷九曲溪一带是主要生产名茶和茶市兴旺的地方。

明代《茶考》载:“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觔,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民间谚俗有“药不到樟药不灵,茶不到星村不香”。清梁间钜《归田琐记》载:“武夷九曲之末为星村,鬻茶者联集,交易于此,多有贩他处所产,学其焙法,以赝充者,即武夷山下人亦不能辨也。”方志记载与摩崖文字的相互印证,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武夷茶生产与销售的历史画面。

猜你喜欢

武夷山
愿乘长风看武夷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武夷山归来
武夷山地方文化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春满大地
武夷山大红袍:天心禅寺蕴玄机
美丽的武夷山
赣闽两地签署协议:共同呵护“同一个武夷,同一个遗产”
武夷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