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松解术对类风湿肘关节僵硬患者骨破坏的影响*

2020-10-26万碧江李萌萌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松解术针刀肘关节

肖 倩,万碧江,2△,黄 伟,3,许 莹,刘 青,李萌萌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2.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3.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症及骨破坏,疾病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甚至骨化,最终导致关节功能完全丧失[1]。RA在我国的患病率高达0.4%,且致残率高,而骨破坏正是导致RA中晚期患者劳动能力丧失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2]。因此,如何预防和阻断RA患者骨破坏发生已成为临床治疗RA的根本目标之一[3]。本研究为明确针刀松解术对类风湿肘关节僵硬患者骨破坏的影响,选取我院60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严格纳入标准选择类风湿肘关节僵硬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采用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联合颁发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4]。①患者主诉肘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②最大屈曲位<130°或最大伸直位>30°;③肘关节X线或CT或MR显示关节间隙变窄、桡骨头骨赘形成、关节周围骨质侵蚀性破坏以及严重的骨质疏松。同时符合以上内容中3项者,方可诊断为类风湿肘关节僵硬。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类风湿肘关节僵硬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15~65岁,性别不限;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针刀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晚期严重骨质疏松或关节严重畸形,或合并其他免疫相关疾病者;③合并有心、脑、肾等脏器衰竭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凝血机制异常患者;⑤服用免疫抑制药相关药物3周及以上;⑥晕针刀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A组加电针治疗,B组加针刀松解术治疗。

2.1 基础治疗

甲氨蝶呤片(Methotrexate,MTX)(2.5 mg,国药准字H31020644,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叶酸片(5 mg,国药准字H2020597,天津亚宝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来氟米特片(Leflunomide,LEF)(商品名爱若华,10 mg,国药准字H20000550,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痹痛定胶囊[由黄芪、青风藤、全蝎组成,鄂药准字号:(2001)第BZ05-039号,武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MTX:1次/周,7.5~20 mg/次,隔日配合服用叶酸片10 mg/次,1次/周;LEF:20 mg/次,2次/d;痹痛定胶囊:3粒/次,3次/d。

2.2 电针治疗

2.2.1 取穴 取患侧曲池、手三里、少海、外关、后溪、曲泽、尺泽、少海、合谷及阿是穴。

2.2.2 操作 患者取坐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采用0.30 mm×40 mm环球牌无菌针灸针(苏械注准20162270588,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垂直刺入皮下,针刺深度控制在40~50 mm,针感以得气为度。接上海产G6805-2型电针治疗仪,曲池、外关接一对,曲泽、小海接一对,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快速出针。每日针刺1次,每周5次,1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

2.3 针刀松解术治疗

参考吴绪平[5]主编的《针刀医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中肘关节病变的针刀治疗方法,分3次松解。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在施术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铺无菌洞巾,用1%利多卡因(5 mL/100 mg,国药准字H37022147,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局部麻醉,采用汉章Ⅰ型4号直型针刀(京械批准号20152270422,北京华夏针刀医疗器械厂),严格按针刀进针四步规程:①第1次松解肘关节周围的粘连:以肘关节外侧、内侧、前外侧、前内侧、后外侧、后内侧、后上方压痛点及尺骨鹰嘴尖部的压痛点为治疗点,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达硬结处,纵疏横剥2~3刀,范围0.5 cm出针。②第2次松解肘关节侧副韧带起止点的粘连:以桡侧副韧带起、止点及尺侧副韧带起、止点为治疗点;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达骨面后,在骨面上铲剥2~3刀,范围0.5 cm出针。③第3次肘关节关节囊的粘连:以肘关节前方、后方关节囊为治疗点,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达肌间隙有落空感时,提插切割2~3刀,深度0.5 cm出针。④每次治疗结束后,局部消毒,加压包扎,配合手法松解;手法:患者坐位,一助手握上臂,术者握前臂上段,做肘关节伸屈活动数次,在屈肘关节到达最大位置时,再做一次针刀手法学的弹拨手法,术后用石膏将肘关节固定在手法扳动后的伸直最大位置48 h,然后松开石膏,做主动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针刀松解每周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完成治疗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疼痛评分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客观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具体做法是让患者根据自己疼痛感觉在一条标有刻度的10 cm长尺上标记出刻度,以此来表示自己疼痛程度,其中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无法忍受。0~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

3.2 关节液中RANKL、OPG水平

采用肘关节腔穿刺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肘关节液0.5 mL,在抽取后2 h内,4 500 rpm离心20 min,留取上清液0.3 mL分装于EP管中,快速冷冻,-70℃冰箱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关节液中RANKL、OPG水平。

3.3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6],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随访,对患者肘关节疼痛(45分)、活动范围(20分)、稳定性(10分)、日常生活功能(25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根据所测量的肘关节Mayo评分评定疗效。

3.4 统计方法

3.5 结果

3.5.1 两组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关节疼痛均有所缓解,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评分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

3.5.2 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治疗后Mayo肘关节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评分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3.5.3 两组骨破坏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经治疗后骨破坏程度均有所改善,治疗后骨破坏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RANKL含量、RANKL/OPG比值更低,OPG含量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骨破坏指标比较

4 讨论

RA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女性多发,男女比例约为1∶3,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7]。RA全球患病率约0.5%~1%,合并肘关节病变的机率高达20%~40%,严重影响患者上肢功能[8]。本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暂无特效疗法。RA活动期关节疼痛的患者主要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传统西药口服,但此类药物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且停药易使病情反复。生物制剂的出现虽然解决了传统药物见效慢、药物不耐受等缺点,但价格昂贵,目前尚未广泛推广应用[9]。中医药治疗主要以中草药口服、药物熏蒸、针刺和艾灸等方法,虽能改善病情、毒副作用小,但对患者关节强直及畸形疗效差。外科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但创伤大,术后易出血、粘连,并产生创伤性关节骨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范围较局限[10]。针刀松解术在传统针刺疗法疏经通络、理气调血止痛作用基础上,结合了现代闭合性手术的直接切割、松解粘连作用,在麻醉下对病变软组织进行针刀整体松解,解除异常应力,减轻肘关节软骨面的压力负荷,恢复动态平衡,从而使患者关节活动能力得到极大改善[11]。针刀松解术治疗类风湿肘关节僵硬,既能迅速缓解关节疼痛,又能改善关节功能,是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关节破坏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骨破坏是RA的一个特征性表现,并贯穿于RA病程始末,其特点是骨吸收作用的增强和骨生成作用的抑制,引起骨代谢失衡,进而导致软骨下骨的骨侵蚀和关节附近骨量减少[12]。破骨细胞是一种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RANKL的刺激下由破骨前体细胞分化而来的多核巨细胞[13],在骨的吸收和改建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RA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时,OC大量激活,导致关节骨质破坏。成骨细胞的功能则与之相反,两者对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the nuclear factor kappa Bligand,RANKL)/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the nuclear factor kappa B,RANK)/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系统是免疫细胞与OC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14-15],在RA骨破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6]。其中RANKL是破骨细胞调节器之一,有RANK和OPG两种受体,当与RANK受体结合时,刺激OC的成熟、分化和活化,增加骨质吸收,抑制OC凋亡;OPG与RANKL亲和力更强,可阻止其与RANK受体结合,进而抑制OC的分化,减少骨吸收并诱导其凋亡[17]。RANKL/OPG比例作为骨骼质量和骨骼完整性的重要决定因素,可以调节骨吸收的水平,从而维持骨代谢平衡[18]。本研究发现,类风湿肘关节僵硬患者经过针刀松解术治疗后,肘关节液中RANKL含量下降,OPG含量升高,且RANKL/OPG比值下降,提示针刀松解术可能通过干预RANKL/RANK/OPG系统,调节RANKL/OPG比值,从而维持骨代谢平衡,可能是治疗RA的新靶点。

针刀医学认为,在RA发病过程中关节软骨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引起关节内炎症,产生大量的渗出液,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因此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又由于关节液不能及时排出,使关节腔内产生巨大的张力,导致力平衡失调。通过针刀整体松解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瘢痕可调节关节内力平衡,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局部微循环,调节骨代谢,减轻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从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本观察结果显示,经过针刀松解术治疗后,B组的VAS评分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较A组改善明显,且肘关节液中RANKL含量、OPG/RANKL比值明显下降,OPG含量明显升高,说明针刀松解术可有效缓解类风湿肘关节僵硬患者关节疼痛,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同时有一定的预防骨破坏作用,这可能是其调节骨代谢平衡的作用机制之一。

猜你喜欢

松解术针刀肘关节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挛缩性瘢痕松解术联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