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核查与分析

2020-10-23罗昌银邹燕

环境与发展 2020年9期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

罗昌银 邹燕

摘要:本文在明确核查工作重点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某园区重点危废产生单位组织开展专项核查,发现各企业在危废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梳理企业危废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园区管理工作实际,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以进一步消除危废环境安全风险隐患。

关键词: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环境安全

中图分类号:X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9-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9.125

Ver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wastes

--Taking an industrial park as an example

Luo Changyin1,Zou Yan2

(1.Nanjing Xingang Development Corporation,Nanjing Jiangsu 210038,China;2.Nanjing Baijingyu Pharmaceutical Co.,Ltd.,Nanjing Jiangsu 210038,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key contents,through carrying out a special inspection with an industrial park,to find the deficiency and summarize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the hazardous wastes,then put forward to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o eliminate environmental risks.

Key words:Hazardous wastes;Producer;Standardized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safety

1 核查工作概況

1.1 核查主要任务

核实、摸清企业危废产生、处置、贮存底数,全面了解园区内企业危废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一步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为园区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2 核查主要内容

1.2.1 资料核查

(1)核查环保手续是否完善;(2)核查危废管理计划申报、报备及与实际相符性;(3)核查危废申报情况,包括申报真实性、网上转移联单填写是否规范、转移量与实际相符性、申报贮存量与实际相符性等。

1.2.2 现场核查

核查企业危废贮存现场是否规范,一方面,核实贮存量是否与网上申报、台账记录相符,有无漏报、瞒报、处置去向不明等问题;另一方面,核查危废贮存场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是场地防渗、围堰导排措施、标识、分类管理等是否符合要求。

2 核查结论

2.1 危废产生情况

2.1.1 实际危废产生类别和数量与环评存在一定差异

(1)核查发现,存在部分企业实际产生危废种类与环评不符情况,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的环评开展比较早,对项目危废产生类别估算不准确,一些非生产性危废如废铅酸蓄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试剂和试剂瓶、废包装桶等环评中通常未纳入;(2)少数企业环评中危废类别未进行申报,存在漏报现象;(3)少部分企业实际产生危废环评漏评,并且也未申报。

2.1.2 危废网上申报与实际台账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漏报和错报现象

(1)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产废情况不了解,危废管理计划申报数量及类别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超预计的20%或少于预计的50%;(2)部分企业申报与实际产生台账记录不符,类别和数量都存在漏报、错报情形,如部分企业含油污泥、不可回收的小桶等存在部分月份网上申报量与台账不一致、台账缺失等情形。

2.2 危废转移情况

2.2.1 部分危废无合理去向,未签订处置协议

核查发现,部分企业危废无合理处置去向,长期贮存厂内,如:部分企业实验室废液、废试剂瓶、废试剂、废含汞灯管等未签订相应处置协议,处置去向不明确。

2.2.2 部分企业的危废转移手续不规范

核查发现,绝大部分的企业转移手续规范,转移联单保存完整,但有极个别企业网上转移与实际不同步,未按规范进行转移。

2.3 危废贮存情况

2.3.1 企业实际危废贮存与申报情况不符,台账管理不规范

经核查,部分企业尚存在现场实际贮存危废类别、数量与网上申报不符现象,主要表现在实际贮存危废未进行申报;台账记录统计的实际贮存危废量与申报量不符;将危废贮存于危废仓库以外的其他区域;危废贮存计量工具不精确,致网上申报与实际存在差异。

2.3.2 企业危废贮存管理不规范,不符合贮存标准要求

(1)分类分区不规范,存在部分企业将危废与一般固废混合堆放、将危废贮存于原料仓库,甚至还有部分企业存在露天堆放现象;(2)场地未做防渗,存在环境风险,存在部分企业磷化渣、污泥等危废贮存场所地面仅是水泥地面,场地未做防渗处理,有渗漏风险;(3)未设置围堰、导排等收集设施,存在部分企业废油、污泥等危废贮存场所未设置围堰、导排相关措施情形。

2.3.3 部分企业危废未进行及时处置,堆存量大,产生较大环境风险

园区部分企业存在危废库存量较大、管理不规范情况,尤其像污泥、废小包装桶、废荧光灯管、废电池等积压严重,部分企业危废贮存量已超过危废贮存能力,危废混合贮存导致环境隐患较大。危废未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置将会严重影响园区环境安全,带来较大环境风险。

3 优化建议

3.1 健全危废管理机制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细化、研究制定本单位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将危废管理责任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各责任人身上,保证危废在不同环节均能得到有效管控。

3.2 规范企业危废管理

园区应进一步加强危废规范化管理培训力度,要求企业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必要时聘请第三方技术力量和行业专家开展专项核查,指导企业严格做好危废规范化管理各项管控要求。

3.3 提高危废处理水平

对于科研、检测等危废产生量少的机构,或对于含汞灯管等产生量小的危废,设立园区危废集中收集暂存场所,解决企业长期贮存、难以处置的问题;对于产废量大的企业,对同一种危废,建议同时签订两家以上的企业,备豫不虞,保障废物处理的可持续,提升处理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危废,会对周边区域环境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对此,园区管理部门要注重通过强化培训、自查自纠、核查督查等方式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好企业危废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同时,考虑配套建设园区集中收集暂存点等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危废规范化收集及贮存能力,帮助企业落实好规范化处置,不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史伟明,史志伟.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探讨[J].四川环境,2015,34(5):145-149.

[2]吴龙,王博,郝以党,等.危险废物处理现状和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17,25(3):25-27.

[3]李成福.我国危险废物处理现状及方法[J].环境与发展,2019,31(03):245+247.

[4]左洵.危废焚烧系统烟气急冷塔选型与同时脱酸的可行性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5):73-74+76.

收稿日期:2020-07-21

作者簡介:罗昌银(1986-),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规范化管理
关于印章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的思考
以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孵化器品牌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
新经济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有效途径探析
解读互联网金融中的“庞氏骗局”或“跑路公司”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医院收费员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基层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