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年级段教学策略思考

2020-10-23江苏省泰兴市南街小学何昌岳

天津教育 2020年29期
关键词:图形思维数学

■江苏省泰兴市南街小学 何昌岳

新时代的数学课堂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迁移能力、计算思维”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小组合作”更是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数学思维意识,为了体现人人参与的数学课堂,教师要从时代教学题材出发,培养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和作用。

一、小学数学合作交流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注重合作教学的理念,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由2个以上的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特定的学习任务,有计划、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活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数学已经成为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学科,直接关系着小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为了让小学生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培养,教师可以注重合作教学的理念,通过合作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每个孩子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作为合作教学的指导者和策划者,需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完善,为小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小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往往随意搭配,没有对小组进行优化分组,这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思考,还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性格、性别、特点等出发,充分考虑小组分组的合理性,让数学合作课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清晰。

(二)引入合作教学的实例,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

在教学《对称图形》一章节时,由于涉及图形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入实质的例题,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数学合作学习活动。比如下面的A、B、C、D四个图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图形规律,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和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如果学生难以解答,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教学提示,即“下面的四个图形中,分别有两个‘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需要通过日常的数学知识积累,才能进行正确分类”。学生积极思考,就能发现A选项中不存在对称轴,为中心对称图形;而B选项中的图形和A中的不同,内部有四朵一模一样的小花,是轴对称图形。如果学生描述正确,我们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回答错误,我们也不能过于苛责学生,而是要耐心地指导和教育,保证学生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同理,D选项为轴对称图形,C选项为中心对称图形。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讨和思考能力,达到思想和方法的结合。无论是课堂教学中,还是课后的习题训练中,教师都要让学生掌握实际的解题技巧,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中的关键点,不断提高和发展。例如“点A的坐标表示为(4,5),点B的横坐标是A的2倍,纵坐标比A(4,5)的4倍还多1,求B点的坐标和A、B坐标和。”这是《坐标轴和坐标点》一节课中的基础问题。小学生刚接触到这类题目,教师可以组织其进行合作探讨,共同完成练习。

二、小学数学体验创新课堂的教学运用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数学课堂的教学优势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意识,仅是依靠传统的理论知识讲解是不够的,学生在讨论前没有进行独立思考,也是学生缺乏数学思维的一种体现。很多孩子没有自己的见解,在数学课堂上很被动,这也不符合小组学习交流的本质和目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习惯,让孩子们学会对别人意见的倾听和分享,保证数学课堂活动的均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从小接触到的学习环境不同,所体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也不一样。优等生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想法,而那些性格懦弱、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往往很难表现自己,这不利于小组合作管理,会阻碍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教师要做好课堂引导,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并维护课堂秩序,组建有序的合作小组。不同组之间要有层次区别,才便于展开竞争,考虑学生的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教师是学生的好朋友,如果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我们要及时帮助其走出困惑区,为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避免“无人动、无人说、无人思”的现象发生。小组学习既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要督促他们相互帮助,从合作学习中发现自己的特长,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集体的智慧大。通过小组交流,不但可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能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值得每个教师重视。

(二)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更何况是数学这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更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感知能力,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抓好基础教育,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在课前的五分钟,我们可以给出几道简单的计算例题,让学生抢答,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比如“60÷3、50÷2、60÷2、80÷4”等,这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不仅能激活学生的头脑细胞,还能让学生获得轻松的计算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知识规律。“抢答、举手回答、比赛回答”等都是有价值的教学活动,只要是孩子们喜爱的方式,教师都要积极地推荐和引导教学,让学生学会构建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平均数》这一章节的知识是小学数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先给出几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其认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一个公司的最高员工工资为5000元,但平均工资为1000元;每个国家都有GDP,而每个县的平均人口比例是一定的;一座山的最高海拔是4030千米,但平均海拔为3345千米;一片森林中的树木平均高度为10米;一个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4厘米”等,这些都是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学科,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迁移能力、计算思维”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合作教学的理念,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数学课堂的教学优势。教师比学生有更多的数学学习经验,要为其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其完成每日的学习任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要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才能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体验。

猜你喜欢

图形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分图形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