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小儿心肌炎护理的临床价值

2020-10-23王菊英邱果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24期
关键词:心肌炎家属小儿

王菊英 邱果果

(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 龙岩364000)

小儿心肌炎属于临床常见心脏疾病,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较为常见[1],若治疗不及时,严重者可诱发心力衰竭等病症,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故需及时给予患儿有效救治,但大部分患儿年龄较小,自制力欠佳,加上家属多因过度担心患儿而出现质疑临床操作等问题,导致在治疗期间常出现配合性差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引发医疗纠纷,故除对患儿实施有效救治外,还需开展护理干预,尤其是加强健康教育[2-3]。我院对小儿心肌炎患儿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佳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我院84例小儿心肌炎患儿分为对照组(42例)、实验组(42例)。

实验组42例患儿年龄为5个月至11岁(5.75±1.20)岁,男女分别为23(54.76%)、19(45.24%)例;病程为2-11d,平均为(7.24±0.12)d。

对照组42例患儿年龄为5个月至12岁(5.62±1.19)岁,男女分别为24(57.14%)、18(42.86%)例;病程为2-10d,平均为(7.19±0.15)d。

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遵医嘱开展对症治疗,告知家属相关治疗药物的服药方法,结合患儿康复情况给予其饮食建议等。

1.2.2 实验组应用健康教育,具体为:(1)疾病宣教:结合家属理解水平向其详细讲述小儿心肌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危害及防治方法,并向家属发放疾病知识手册,以便家属查阅,同时,可专门组建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告知家属可自行在群内或公众号上查阅小儿心肌炎知识,并积极回答家属疑问。此外,详细向其讲述治疗期间的配合要点,并强调积极配合治疗的意义。

(2)心理疏导教育:大部分家长由于担心患儿病情常存在心理问题,故护理人员可结合临床治愈病例对家属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同时,对于沟通能力较好的患儿,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拉进护患距离,以增加患儿亲近感及信任感,进而达到增加治疗依从性的目的。

(3)饮食教育:告知家属均衡营养对疾病好转的作用,嘱咐多给予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避免进食辛辣、生冷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4)运动教育:对于急性期患儿,告知家属应保证患儿充分卧床休息;对于合并心衰症状者,告知家属应保证患儿充分休息半年;对于症状较轻者,可结合医师建议指导患儿开展适当锻炼。

(5)出院教育:详细告知家属院后护理注意事项,告知其各种药物服药方法,并嘱咐其加强用药观察,若患儿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来院。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依从率、疾病认知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

治疗依从率[4]:选择Morisky量表(计分制为0-8分)进行评估,统计高+中等占比和,≤5分、6-7分、8分分别提示依从性差、中等、高。

疾病认知度评分:选择自制问卷对小儿心肌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危害及护理方法进行考评,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则疾病知识掌握度越佳。

护理质量评分:选择自制问卷(满分100分)对护理内容、护理结果、工作态度等指标进行评定,评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依从率

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7.62%)高于对照组(83.33%)(P<0.05),如表1。

2.2 对比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干预后疾病认知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如表2。

表1 对比两组治疗依从率

表2 对比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s)

表2 对比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2 42护理质量评分(分)88.56±2.48 81.45±2.36 13.460 0.000干预前54.36±2.61 54.45±2.35 0.166 0.869干预后69.98±4.78 60.36±2.15 11.895 0.000疾病认知度评分(分)

3 讨论

小儿心肌炎患病人群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较常见,以多汗、面色苍白、气短等症状较多见,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5],目前临床治疗上述疾病以药物疗法为主,但调查发现,较多患儿遵医行为较差,加上家属对疾病知识认知不足,导致在救治期间较易出现不理解、争吵等现象,严重者可引发护患纠纷,故在治疗期间应注重加强健康教育工作[6]。

本研究对小儿心肌炎患儿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佳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经健康教育后,家属可正确认知到小儿心肌炎对患儿的危害及遵医嘱治疗对疾病好转的意义,同时,在健康教育模式中,家属可意识到不良饮食习惯对疾病的消极影响,从而有助于纠正以往不良饮食行为[7],另外,有助于疏解家属和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心理问题,对增加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此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7.62%)高于对照组(83.33%),提示对小儿心肌炎患儿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加患儿对治疗工作的配合度,这主要是由于经过健康教育后,家属可意识到积极配合治疗的作用,从而协助护理人员完成临床治疗工作。同时,数据显示,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干预后疾病认知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具有良好可行性,不仅有助于增加家属对小儿心肌炎的正确认知,还可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效果较佳。

郭杏[8]的研究认为,应用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患儿遵医行为,并有助于提高家属满意度。将本研究成果和郭杏的成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均认为开展健康教育具有良好可行性。

综上所得,对小儿心肌炎患儿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加家长对心肌炎的认知度,并有助于增加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更高。

猜你喜欢

心肌炎家属小儿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