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临床诊治进展

2020-10-21黄星源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临床诊治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

黄星源

【摘 要】溃疡性结肠炎(英文简写为“UC”)是因个人体质、环境因素、遗传背景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诱发的肠道非特异性疾病,其以慢性炎性反应状态为主要表现,目前发病机制尚未研究透彻,而病变部位主要是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人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腹泻、腹痛,病情严重时可伴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肠穿孔、败血症等危重症。;UC具有治愈率低、反复发作的特点,且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病人如果未能得到有效诊断及治疗,随着病情恶化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很大威胁。此文主要对UC病人的临床诊治进展做以下综述。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消化内科;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291-02

1 UC临床诊断

1.1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病人就诊后,对其以往病史进行仔细询问,并作详细记录,包括从首发症状开始出现的各种细节表现,特别要明确便血、腹泻等主要症状的病程时间,另外,掌握近期用药史(如抗菌药、NSAID等)、日常饮食、抽烟喝酒、阑尾手术史、家族病史及口、眼、关节、皮肤等肠外体征和肛周等情况;体格检查时,特别注重检查病人机体的一般情况及营养状况,并检查腹部、肛周、会阴等部位,行直肠指检。

1.2检验常规实验室指标

对于UC疑似病例,其粪便常规检查和培养试验的次数至少为3次,参照流行病学特征,依次开展血吸虫病、阿米巴肠病等疾病的排查,常规检验项目涉及血常规、CRP、血清白蛋白、ESR、电解质等;若条件允许,可增加粪便钙卫蛋白、血清乳铁蛋白等指标水平的检验。

1.3结肠镜检查并活检

结肠镜检查(进入到末端回肠)并活检(即黏膜活组织检查)结果是确诊UC的主要根据;在结肠镜下可见,UC病变一般从直肠开始,并表现为弥漫性、连续性分布,遵循炎症程度标准予以划分:轻度炎症在内镜下特征以黏膜充血、红斑、血管纹理消失等为主;中度炎症在内镜下特征是血管形态、纹理消失,伴出血并黏附在黏膜表面,呈糜烂样,多具有颗粒状、粗糙的外观及接触性出血等特点;重度炎症在内镜下特征是黏膜有溃疡、自发性出血等征象,缓解期可表现为正常的黏膜表现,部分病例存在假性息肉及瘢痕样改变。病程较长者,其黏膜萎缩可引起结肠袋消失、肠腔变窄、炎(假)性息肉形成等;伴CMV(巨细胞病毒)感染者,经内镜探查可显示深凿样、不规则状或纵行溃疡,部分伴大片状黏膜的缺失。针对肠腔严重狭窄、结肠镜端难以顺利通过的病人,要考虑开展钡剂灌肠、肠道超声、CT结肠成像等辅助检查,以探查结肠镜不能抵达部位的实际状况。

1.4如下状况应考虑实施小肠检查

(1)未接受药物治疗的状况下,病变尚未累及直肠;(2)由盲肠开始,直至回肠末端呈现连续性炎症表现;(3)其他难以与CD进行区别诊断的情况。不过,盲肠红斑、左半结肠炎伴阑尾开口炎症是UC病人的常见症状,部分病人不用再实施小肠检查。

1.5对重度活动期 UC病人进行诊断的特殊注意事项

对于重度活动期 UC病人,为确保安全,应当暂缓全结肠镜检查,优先进行腹部 X线平片拍摄检查,初步诊断结肠情况;然后,可进行不用常规肠道准备的乙状结肠、直肠有限检查以及活检,整个操作要保持轻柔,注意减少注气[1]。

2 UC治疗策略

2.1常用治疗药物

(1)氨基酸水楊酸类药物。临床常以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治疗UC,此药主要起到消炎、抗菌、免疫抑制等作用,对UC急性发作有显著抑制效果;病人服用后,能分解成5-氨基水杨酸与磺胺吡啶,当中,5-氨基水杨酸对于结缔组织存在较高的亲和力,能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之间的合成作用,以实现消除炎症的目的;磺胺吡啶则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此外,5-氨基水杨酸能帮助机体清除自由基,使结肠水钠运转活动得以改善,以缓解腹泻。当前,新型5-氨基水杨酸被推广用于临床中,其用药效果显著高于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但价格较昂贵,依然无法全面普及使用。(2)免疫抑制类药。比如硫唑嘌呤、6-疏基嘌呤等,当中,硫唑嘌呤通过肝脏分解之后生成6-疏基嘌呤,虽能缓解肠黏膜的炎症反应,但不能改善易反复发作的免疫学改变。另外,环孢素A为环状肽,有很好的免疫抑制作用,但无骨髓抑制的属性,一般将其用于重度活动性UC病人的临床治疗中[2]。

2.2抗菌药和微生物制剂

保持肠道菌群状况稳定是人体肠道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而UC病人的肠道微环境失调、紊乱,其肠道菌群状态并不稳定,特别是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变形杆菌等存在显著改变。一般抗菌药物多使用于重度UC病人或伴严重中毒性巨结肠的病例中;予以微生物制剂能调整病人肠道菌群,辅助减轻其症状。相关报道提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用于UC病人中的疗效理想。

2.3新型的生物制剂

TNF-α单抗属临床多用的生物制剂,能促使炎细胞增殖、分化,而多种自身免性疾病的病人都呈现增高现象,TNF-α单抗即以此作为治疗靶点,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第一种用于UC病人治疗的TNF-α单抗制剂为英夫利昔,其主要适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UC病人,且多用以治疗重度UC病人。有关研究提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对UC病人的疗效显著,能促进肠道黏膜状态改善,减少炎症反应因子,改善病人预后[3]。

3 结语

UC为病因未完全明确的消化道疾病之一,现阶段,临床认为该疾病的病因和免疫、感染、饮食、精神状态、过度疲累、遗传、细胞因子等一系列因素有较大关联。伴随相关医学研究的持续深入,UC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将更加完善,临床上应结合病例的实际病情和个体差异施予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与此同时,治疗期间注重科学搭配饮食、调整作息,辅助改善病人各项症状、控制病情发作,提高临床诊治效果。

参考文献

魏晓龙.探讨急性重症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诊治研究进展[J].现代养生,2018,18:48-49.

王海龙.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诊治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2018,31(16):203-204.

刘爱玲,吕红,钱家鸣.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J].胃肠病学,2019,24(06):321-325.

猜你喜欢

临床诊治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绝经期女性宫腔积脓60例临床诊治分析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