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学习,乐中求知知中有乐

2020-10-21严红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善学会学好学

严红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重学法指导,从而使学生“好学”“善学”“会学”“乐学”,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在“乐”中增长智慧。学会学习,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快乐,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开启了“乐学”的大门。

关键词:兴趣;好学;善学;会学;乐学

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那么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来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好学”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相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和利用。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20世纪初的很多权威学者也说过:兴趣是个水闸门;兴趣是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兴趣是儿童成长的“指示器”。可见,培养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引发兴趣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教师语言进行描绘、叙述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教学硬件让学生欣赏画面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直观想象创设情境等。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圆的认识》时。新课开始,出示“羊吃草”的画面让学生想象羊能吃到草的范围将形成一个什么图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让他们两人合作,用图钉、绳子、笔去实际操作感知“羊吃草”的范围究竟会形成怎样的一个图形,从而验证猜想结果。通过激趣,揭示课题:“圆的认识”。“羊吃草”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达到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实验探索之中。同时,也为后面圆的特征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另外,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圆的存在。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了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的兴趣或认识倾向。因此推动着学生努力地去学习、去探究。这样课堂上才会取得事半公倍的效果。

二、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善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讨论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比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在学生独立思考,并以小组为单位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探索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可及时组织反思:这个公式能作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一般公式吗?为什么?使学生发现探究的过程要兼顾所有的对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延伸思考:如果只有一个三角形,通过剪、拼,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吗?课后可以试一试。以这个问题,启发学生从其他的途径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从而提升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三、把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会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地,教师要有駕驭课堂的实力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探索空间。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它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如在教学“移多补少应用题”的操作实践中,教师不暗示学生操作的方式、途径,仅提出实验目标:“你能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移一移,说说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吗?”从而将实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交流,多角度地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如:在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中,当学生形成合理的猜想后,我让学生自主探究,用准备好的一个或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割补、移拼、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把一个梯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自主探究的过程还沟通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四、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学生“乐学”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或是“知识的种植”,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而非合作化的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共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善学会学好学
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要想从头再来 就从现在开始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担心等
探究
太极拳之“善学”
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