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曲《大漠行》艺术特征分析

2020-10-21安雅文

黄河之声 2020年6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艺术特征古筝

摘 要:古筝独奏曲《大漠行》将中东异域风情音乐元素与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完美融合,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阿拉伯民族风情,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盛况,追溯了盛唐文化海纳百川的辉煌。本文将以古筝独奏曲《大漠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法、情感表达、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得到更多的创作启示。

关键词:古筝;《大漠行》;丝绸之路;艺术特征

一、《大漠行》的创作背景与曲式结构

(一)《大漠行》的创作背景

古筝曲《大漠行》由西安音乐学院魏军教授创作,乐曲素材选自阿拉伯民族音乐,描绘了雄鹰在广阔的大漠上展翅翱翔的艺术形象,由中东鼓、沙盘进行配合演奏,具有浓郁的异域民族风情。通过音乐回忆历史,重现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也预示了今天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交流融合、互帮互助的发展方向。

(二)《大漠行》的曲式结构

《大漠行》从定弦、调性到技法的运用,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阿拉伯音乐的音序排列和风格特征。乐曲为三部曲式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子(1—13)+行板(14—48)+连接(49—53)+快板(54—166)+连接(167—174)+尾声(175—182)。引子乐段节奏相对自由,速度较慢。行板部分可分为三个乐段,节拍依次为4/3拍、4/4拍、4/2拍交替变换,运用不规则的乐句划分,不同的演奏速度,表现出强烈的节奏变化,具有较强的舞蹈性。快板部分的篇幅较长,速度很快,节拍依次为4/3拍、4/4拍、4/2拍、4/1拍交替變换,可分为五个段落。第一乐段由同一主题在不同音区进行演奏,为单声部旋律;第二乐段为双手弹奏,情绪向前推进;第三乐段通过敲击琴身来模拟打击乐的音响效果,具有鲜明的律动感和层次感;第四乐段通过移动琴码进行转调,演奏情绪由明亮到灰暗;第五乐段在激烈的碰撞中,音乐戛然而止。尾声部分的音乐短小精悍,热情似火,在长音摇指中强势收场,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

二、《大漠行》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一)滑音、泛音的韵味

滑音是古筝传达神韵的常用技法,正所谓:“左手是古筝演奏的灵魂。”引子乐段中,多次运用了左手滑音的技法来进行情绪的表达。此处的滑音更多是回滑音的演奏,通过“7 6 7 6 7”弹性节奏的控制,来表现因黄沙漫天、烈日炎炎给阿拉伯人民带来的忧伤与凄婉,可以是由慢到快,也可以是快与慢的多重变化,由演奏者根据自身理解进行较为自由的处理。引子乐段中还运用了古筝泛音的演奏技法,用空灵、通透的音色完成对阿拉伯“天籁之音”的模仿,充分表达了阿拉伯人民对清风、绿洲、流水的无限向往。

(二)长曲长调的引入

长曲长调的引入主要出现在引子、行板、尾声中,为同一主题在不同音乐语境中的诉说,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不舍。这种带有淡淡的、忧伤的、长线条旋律是阿拉伯音乐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并且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为了符合我们的审美需求,作者特意将这一特色旋律分三处进行点缀性的演奏,使听众不会感到繁冗拖沓,尤其是行板中长曲长调的演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模拟音响的应用

古筝对音响的模拟演奏主要有打击乐、风声、水声、鸟鸣声、马蹄声等。打击乐模拟主要通过敲击面板的不同部位来模拟不同的音色;风声可以通过刮奏琴码左侧不和谐的音序完成;水声一般运用刮奏完成,通过速度、力度、音区的变化塑造不同的水声,可以是涓涓溪流,也可以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鸟鸣声可以借助金属指环等工具进行滑音等技法的演奏完成;马蹄声的模拟可以通过特定的节奏型完成。《大漠行》这首乐曲主要运用了打击乐、马蹄声、风声的模拟演奏。乐曲开始处就有对马蹄声的模拟,将听众带入遥远的过去,具有很强的时空代入感。也有对风声的模拟,描绘出空旷的沙漠上狂风呼啸的画面。但主要还是对打击乐音响的模拟,出现在快板的第三乐段,在不同的部位击打琴身,完成对打击乐器不同音色的模仿。通过力度、强弱的变化,营造出强烈的节奏律动,以此来表现阿拉伯民族的热情、粗犷。

(四)伴奏乐器的呼应

《大漠行》的伴奏乐器为中东鼓和沙盘。中东鼓是阿拉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打击乐器,技巧复杂节奏多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东鼓等伴奏乐器的加入,填补了古筝演奏的空白,使音乐更为丰富,风格更为鲜明。

三、《大漠行》的文化内涵与创作启示

音乐是一种跨国界、跨语言、跨时空的艺术形式,通过准确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可以消除国界、语言的障碍,正所谓:音乐无国界,音乐是人类的通用语言。古筝曲《大漠行》的创作便运用了恰当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吸取多种音乐元素,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乐曲创作以异域音乐作为素材,以积极向上的精神为基调,充分展开了对时间、对空间的想象。作者将阿拉伯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筝乐相融合,将古筝传统演奏技法与异域民族音乐相融合,搭起了音乐交流的国际桥梁,为我国传统音乐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道路。当然,《大漠行》这首乐曲之所以能受到听众喜爱,不仅是因为中东异域音乐元素的加入,更主要是因为音乐中渗透着的东方美、传统美,能更有效的引起听众的审美共鸣,并从这些旋律、节奏、音符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当代的古筝艺术,正以其特有的姿态盛开在民族艺术的丛林之中。无论是创作、演奏,还是教学与理论研究,都处于鼎盛时期。古筝独奏曲《大漠行》等乐曲的创作与演奏,为古筝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古筝艺术将不断发展创新,并沿着丝绸之路融入到国际乐坛中。

参考文献

[1] 庄晶晶.古丝绸之路中古筝音韵的音乐探究——以魏军古筝三部组曲为例[D].泉州师范学院,2008.

[2] 康铮,杨柳青.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音乐文化交流[J].文化产业,2018,(01):21—22

作者简介:安雅文(1982-),女,研究生学历,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与器乐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艺术特征古筝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