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之浅析

2020-10-21董林蔚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引言会计核算

董林蔚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  高校  会计核算

一、引言

2017 年 10 月 24 日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规定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为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新制度,财政部于2018 年 2 月发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由此开启了高校会计核算的新模式。在新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会计核算人员面临一系列转型与工作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与总结,努力突破与创新。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一)预算与核算脱节,核算不能准确反应预算

高校的会计核算以预算为出发点,预算项目相关基础信息主要由预算管理科依据学校预算编制方案确定,而会计核算科没有参与其中,這一职责分工造成两个科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核算人员往往按以往习惯进行判断,难以精准定位每一笔支出所对应的预算项目。

传统预算管理体系下,一些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使得核算工作开展中遇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此外核算人员还承担了预算执行率等与预算监管挂钩的统计任务,预算与核算业务结构不够清晰,业务繁杂影响工作效率。

综其原因,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对预算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是新制度下会计核算的新模式与落后的制度建设之间的矛盾。

(二)权责发生制执行难到位

一是多年“收付实现制”思维转变难。由于思维定势或理解偏差,一些暂无发票的预付款项(发票后期补回)等业务,还是习惯性先入费用,并非录入预付账款等科目。二是完全实现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难度大。本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权责发生制的确认通常将合同条款作为依据。但高校的合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规范,财务人员很难客观地去界定权责确认的依据与时间。此外,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实际出现变形走样的权责发生制。

在很大程度上,权责发生制的难到位跟未能及时处理好内部控制建设与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协同关系、基层员工未及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有很大关系。

(三)“业财融合”理念下信息共享需要技术支持

财务管理系统未能与各部门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信息共享,加大人工工作量。出于信息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等原因,各软件之间不愿互相开放对接端口,导致高校内部信息系统之间从技术上无缝对接实现难。比如科研业务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彼此独立、各自运行,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可见,这是“各自为阵”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对数据时效质量的需求,核算人员无法充分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仍处于难以抽身常规工作的尴尬循环之中。

(四)核算工作量大,细节难题多

一是“双基础”、“双报告”的工作模式意味着双倍的工作量;财务软件自动生成的预算会计记账凭证有存在错误的情形,看似可以减轻工作负担的软件设计实际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二是会计核算人员在实务中会碰到各种细节难题,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会花费精力去思考研究合理的解决办法。比如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基础不同产生的处理差异、对于不同出资项目下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与资产处置问题等。

总体来说,核算工作量加大是新形势下现有财务队伍建设跟不上信息化发展对核算人员综合素质提升要求的步伐、是信息化建设偏离从学校层面进行统筹规划理念的一种表现。各因素又相互影响,环环相扣,需要多维度创新方式、突破瓶颈。

三、针对核算困境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补能力短板

1、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

从学校管理层面出发,着力提升各部门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认识与重视,而不单单停留在“出纳化”、“后勤化”的表象,从人力资源、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为财务会计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相关衔接、制度的完善、内控建设等综合性工作,只有通过顶层设计、强化多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与工作协作,才能取得集成带来的高效。

2、要重视对财务人员“考培结合”

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财务人必须向复合型、管理型、甚至是跨界型的专业能力方向转型。尤其是核算人员,在最后一道环节,关注财务风险点以外的业务风险点,切实维护学校利益。一方面,需要通过相应的个人考核机制,保证每个财务人主动学习最新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及时更新拓展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实用型前沿专业与管理知识培训,适时实行轮岗制度。这些都有利于财务人员突破瓶颈、形成努力转型的理念。

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财务人必须向复合型、管理型、甚至是跨界型的专业能力方向转型。尤其是核算人员,在最后一道环节,关注财务风险点以外的业务风险点,切实维护学校利益

(二)重塑预算管理思维,强化预算与核算的联动效应

1、转变传统预算编制思维观,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

实现与核算系统、收费系统、工资系统等无缝对接,保持基础数共享同步随时可以提取,解决数据孤立、实时性差、报表取数复杂等问题,不再疲于应付数据查询与纠错。

2、精细化预算项目设置,保证核算工作准确不模糊

一是预算项目设置要“精”,对于以前年度低效或经济业务发生相关度不高的预算项目重新进行分析,优化支出结构。二是预算项目设置要“细”,细化各项预算的使用范围与标准,丰富预算编制内容,使得核算工作有理有据。三是捋顺岗位业务结构,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实时有效监控。厘清“执行率”与“执行效率”的关系与科室业务职责。

(三)建立线上线下平台,促进学习与交流

1、组织学习交流会,提供交流沟通渠道

相关部门可以牵头组织座谈会,为基层的会计核算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核算基层人员外出学习的机会有限,具体业务难题只能在自己的有限能力范围内探索寻求答案。以相似核算主体间学习交流会的形式,擦出声音“火花”,共同出谋划策,进行前瞻性的预估以未雨绸缪。

2、借助信息化载体,建立新制度实施答疑论坛

以主管部门或者财务综合实力强的高校为组织者,建立网上新制度答疑平台。每个高校都加入进来,辅之于奖励机制,有利于兼顾答疑者积极性与回答的质量与实用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匿名或者私信形式保护各方隐私。

(四)积极创新,不断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体系

在硬实力建设上,引入线上报销系统,同时对接账务系统,实现凭证生成自动化。牢固树立“业财融合”理念,推进各职能部门业务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合理有效对接,实现财务与业务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财务信息平台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尽可能消除“信息孤岛”现象,确保高校财务信息系统满足单位内部管理、满足政府会计改革方向的要求。

在软实力建设上,一是要以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强化各部门对业务财务数据之间共享与集成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是要引进复合型人才,强化财务信息化的相关开发建设与后期监管维护水平,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与稳定;三是重视全员参与,防止一两个人闭门造车,鼓励多方思维创新,使用者与建设者不断磨合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康敏.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9,(19)

[2]齐天.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9,(12):22-23.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制度引言会计核算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
提高小学低段课堂写字有效性的研究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