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影响

2020-10-21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任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手术室下肢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任洁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腿部不适感与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干扰日常生活。手术作为临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效手段,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但手术创伤大、愈合时间长,导致病情迁延难愈。相关研究发现,围术期辅以相应护理干预,有助于强化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1]。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以人为本,重视评估与患者疾病相关指标,分级处理护理风险,强调差异化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2]。本研究选取68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研究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现详情如下。

附表 两组HR、SBP、DBP水平比较()

附表 两组HR、SBP、DBP水平比较()

组别(n=34) HR(次/min) SBP(mmHg) DBP(mmHg)入手术室前 术中 入手术室前 术中 入手术室前 术中观察组 76.28±9.19 78.08±7.81 80.12±5.82 81.72±5.36 74.59±8.16 75.84±7.26常规组 75.92±9.32 82.13±8.64 81.87±6.03 85.31±6.19 75.29±6.58 79.71±8.52 t 0.160 2.028 1.218 2.557 0.389 2.016 P 0.873 0.047 0.228 0.013 0.698 0.04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我院68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4)与常规组(n=34)。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12±3.92)岁,文化程度:20例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以上;常规组男25例,男9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0.89±4.02)岁,文化程度:22例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以上。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静脉超声检查等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年龄>60岁;排除标准:小隐静脉功能异常者;合并免疫缺陷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伴有恶性肿瘤者;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异常者;既往有严重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者。

1.3 方法 两组均行高位结扎加抽剥手术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干预。常规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情感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量化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年龄、性别、心理状态等具体情况,以动机理论(保护性)为原则,量化评估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自我保护能力与生存质量。量化评分如下:年龄:1分(≤69岁)、2分(70~79岁)、3分(≥80岁);疼痛分级: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合并症:1分(0种)、2分(1种)、3分(≥2种);负性情绪: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②护士配置。按照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将护士分为1级(护士长或主管护师)、2级(工作经验丰富护师与护士)、3级(低年资护士)。③术前干预。患者通常伴有手术抵触心理,严重者甚至拒绝手术。针对上述现象,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采用正性暗示语言等,缓解其手术顾虑,同时详细介绍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案,以改善其治疗依从性。④术中监测。麻醉状态下,患者温度感知功能下降,需保证手术室温度与湿度,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严格检测患者血液、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功能,若出现呼吸困难等现象,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以防肢体外展过度,诱发不良事件。⑤术后指导。抬高床头,取头偏向一侧;指导患者进食能量高、易消化、清淡类食物,并协助其尽早下床行走,辅助其锻炼患肢与脚趾。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入手术室前、术中心率(HR)、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变化;观察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R、SBP、DBP水平 入手术室前两组HR、SBP、DB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观察组HR、SBP、DB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见附表。

2.2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干预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49±1.23)d,住院费用为(6495.83±849.12)元,常规组住院时间为(12.28±2.36)d,住院费用为(8198.53±1018.79)元。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显著差异(t1=12.686,P1=0.000;t2=7.486,P2=0.000)。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仍以高位结扎加抽剥手术为主,而术中麻醉以腰硬联合麻醉为主,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同时老年合并症较多,易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有学者指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有助于保证治疗顺利完成,改善血流动力学[4]。

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是一种前瞻性较强的护理模式,通过综合评估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分级护理,有助于预防护理盲目性,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其针对性更强[5]。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通过分析干扰患者手术治疗与护理效果相关因素,赋于分值,按照评分结果将手术患者分为3个等级,并根据等级配备相应护理人员,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此外术前以正性暗示语言等心理干预,缓解患者手术抵触情绪,改善其遵医行为,术中通过监测手术室环境、严格监控患者呼吸、血液等功能,以改善患者交感神经张力,缓解机体过度应激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术中观察组HR、SBP、DB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中,可有效改善HR及BP水平,有助于缓解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少于常规组(P<0.05)。表明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有效改善术中HR及BP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手术室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白内障患者住院费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