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2020-10-21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529700韩贵霞蒋武冲冯转卿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鼻出血预见性鼻咽癌

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529700)韩贵霞 蒋武冲 冯转卿

鼻咽癌是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恶性肿瘤疾病,统计报告显示鼻咽癌占到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的3%[1]。针对鼻咽癌,因病早期无典型症状,为此一旦确诊,患者常处在癌症晚期,此时患者已无彻底治愈的可能,患者主要采取放疗的方式以尽可能的延长生存时间。化疗可快速将肿瘤细胞杀死,如此达到阻止肿瘤进展的目的,而放射治疗在将癌细胞杀死的同时也常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这使得鼻咽癌患者的放疗过程常会出现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损及鼻出血等不良反应,尤其是鼻出血比较常见[2]。鼻出血的发生会给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让患者常产生焦虑情绪,为此针对行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还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本次研究中,探讨了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60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鼻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时间:2016年2月~2019年2月。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且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治疗[3]。②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晓本研究的目的,患者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②患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以下两组:研究组30例,其中包括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为36岁,最大为70岁,平均(54.2±2.5)岁;出血部位:鼻中隔中后段出血16例,下鼻道后段出血14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4~69岁,平均(53.9±2.6)岁;鼻中隔中后段出血15例,下鼻道后段出血1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鼻出血处理 针对出现鼻出血的鼻咽癌患者,可结合患者病史先进行基础的处理,如针对休克患者实施休克处理;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处理;重度贫血者则予以输血处理。经相关处理且患者病情稳定,可采取鼻内镜下鼻腔探查联合电凝止血操作:辅助患者为仰卧位,采取轻柔的操作方式,抽取鼻腔中的填塞物,采用吸引器将鼻腔、鼻咽部的血凝块吸出,明确具体的出血部位后,采用1%10ml丁卡因+0.1%2ml肾上腺素棉片对鼻腔黏膜表面进行深度麻醉,然后借助鼻内镜仔细的寻找鼻出血的局地位置。针对探查到为下鼻道后穹隆出血这,可将棉片置于下鼻道内,朝外上方填塞麻醉,在下鼻甲外侧电声棉片,使下鼻道拓宽,再次借助鼻道黏膜是否存在突起、活动性出血,再确定出血点可用带吸引器的单极电凝对出血部位进行电凝止血,针对创面可以填塞小块的明胶海绵并复位下鼻甲。在术后予以抗炎与补液,若未见再次出血可出院。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环境护理及饮食护理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护理方案制定。查阅关于鼻咽癌后鼻出血的相关资料,同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对鼻咽癌后鼻出血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同患者进行交流与讨论,掌握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结合患者心理状态及鼻出血要点,制定科学可行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②护理方案实施。护理人员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患者讲解鼻咽癌后鼻出血的病机、治疗方法等,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此外为患者讲解积极配合对疾病干预的重要性[4]。心理学研究经验表明,本身患病且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心理健康会受巨大影响,且心理健康水平还同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大关联,为此在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患者的治疗前,还需进行宣传教育,让患者可全面掌握疾病知识,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平常饮食中进食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在日常饮食中需多进食蔬菜与水果,鼓励患者多饮水及予以患者鼓励及安慰,针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需及时的报告给医师及做对症的干预。

1.4 观察指标 ①在护理干预前后,均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各个自评量表的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②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刻,采取建议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主要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四个方面的评分内容,各个方面总分均为100分,得分同生活质量水平呈正比。

附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变化比较(,分)

附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变化比较(,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0 61.25±5.81 42.26±4.33 59.95±5.76 41.16±4.29对照组 30 61.21±5.82 47.86±4.62 59.81±5.74 48.86±4.86 t-0.027 4.844 0.094 6.506 P-0.979 0.000 0.925 0.000

附表2 出院时刻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附表2 出院时刻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研究组 30 86.21±7.14 85.21±7.03 84.56±7.06 84.86±7.11对照组 30 81.36±6.23 81.36±6.42 80.22±6.64 80.03±6.92 t-2.803 2.215 2.453 2.666 P-0.007 0.031 0.017 0.01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焦虑与抑郁负性情绪评分上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经过相关的护理干预后,在SAS、SDS两项评分上两组均较护理前降低,但是研究组的评分降低要明显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见附表1。

2.2 生活质量 出院时刻的生活质量评分上,研究组患者的各个方面评分上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外生存环境也发生转变,空气污染物增加,这使得口鼻腔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5]。在口鼻腔疾病中,鼻咽癌属于一种病情严重的疾病,该病好发鼻咽腔顶部、侧壁黏膜上皮部位,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有80%的鼻咽癌患病群体分布在我国各地,其中广东市的发病率也是各省市发病最高的区域,这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6]。

针对鼻咽癌,多数患者在确诊疾病后常处在癌症晚期阶段,对晚期鼻咽癌,临床中常采取放疗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放疗将癌细胞杀灭,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放疗治疗鼻咽癌除了可以杀死癌细胞,但同样会杀死正常细胞,这使得患者常会在化疗后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为鼻出血[7]。针对鼻咽癌后鼻出血,需进行及时的治疗及干预,在对鼻出血的治疗上,常采取鼻孔填塞法进行止血,通过及时的止血以预防出血量增大所致休克甚至死亡的不良后果,而在行止血处理的时候,受患者自身负性情绪的影响,常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下降,这样可能影响止血效果及引起再次出血情况,为此临床中强调在对鼻咽癌化疗后鼻出血患者的处理中,还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8]。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以患者自身病症及心理状态为出发点,结合相关的文献及临床干预经验,制定合理的预见性方案,其中重点包括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针对制定的护理方案由护理人员实施,如进行知识宣教及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及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保证止血效果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经过相关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焦虑与抑郁评分上均明显较护理前降低,而研究组评分降低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此外在出院时刻的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上,研究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鼻咽癌化疗后鼻出血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鼻咽癌行化疗治疗后出现鼻出血并发症的患者,在对症治疗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鼻出血预见性鼻咽癌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容易鼻出血
鼻出血不妨试试扎手指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