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中职物理信息化教学的整合研究

2020-10-20张春英

锦绣·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物理中职信息化

张春英

摘 要:2018年,教育信息化2.0提出之后,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中职物理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对中职物理信息化教学的特征、引入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中职物理概念规律方面的课程以及实验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信息化;中职物理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中职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粘合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然而,由于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不到位,以致于中职物理信息化教学效果并不如意,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一、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中职物理教学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2.0的概念及教育内生变革内容是由教育部于2018年所发布,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各种学习方式,二是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逆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难于适应教育信息化2.0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定位更为明显,三是固定化的学习时间和地点被打破,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变为学习场所,四是教育信息化 2.0 更着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能力。

在此背景下,中职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深刻变化,首先从教师角度来看,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更为灵活性的教学,一是可以通过制作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二是可以利用智能评测系统,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效果,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依据;三是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仿真物理实验素材,并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课堂情景创设。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除了传统的课堂学习场景之外,还可以借助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学习,甚至进行物理仿真实验,扩展学习视野;另外,由于学习模式发生了翻转,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学习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查阅进行学习或者观看VR实验视频,也可以通过QQ群学习小组进行知识讨论。

二、中职物理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物理知识所包括的知识范畴较广,从宏观物质层面到微观物质层面都存在着非常抽象化的物理现象,而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较为准确理解各種物理知识或物理现象。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为仿真物理实验、微课制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就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于复杂的物理现象甚至还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另一方面,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物理实验方法存在演示过程快、学生难于精准观察的弊端,比如对物体的运动过程的实验,即使对同一物理实验进行重复操作,对于稍纵即逝的物体的运动变化现象,学生也同样难于准确把握,而在教育信息化 2.0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仿真物理实验的形式,随时可以截取物体运动过程的某一瞬间场景,以便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在教育信息化 2.0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手段对于中职物理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职物理信息化教学的整合分析

从中职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其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概念规律方面的课程以及实验课程,对于这两方面的课程,如何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当前教育信息化 2.0时代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概念规律课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整合分析

1.课前知识获取

首先是要求老师通过整合教材以及教材以外的知识内容,将相关物理概念规律进行精辟化的总结,并制成矮小精悍的微课程,比如电磁感应这一概念是中职物理中的基础概念,电与磁是的联系与区别、愣次定律都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在微课中可以将相关知识进行直观化设计,然后将制作好的微课程交给学生自由学习,但微课程的学习同样要对学生制定学习进度表并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清单,同时,为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在作业布置方面可适当加入实验操作内容。

2.课中知识内化

为强化学生对微课内容的知识理解,教师可以在课中教学中中进行物理实验。以有感应电流为例,首先利用动画形式对导体和磁场的运动进行模拟,让学生直观感受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期间,教师还可以就相关问题进行设问,比如通过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能不能分析这运动的本质属性,再比如,感应电流是在什么条件下才会产生,这些问题的解答,是下一步进行法拉第实验的前提。当然,这些课堂提问必须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自行寻找答案,以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如果学生对概念理解存在困难,那么教师可以师生互动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探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3.课后学习巩固

课后练习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布置,比如充分利用云平台,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而且教师还可以根据平台的反馈掌握学生对教材内容所存在疑难问题。

(二)实验探究课的信息化教学整合分析

1.课前知识获取

与物理概念教学一样,在课前主要是利用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或预实验,教师在微课中主要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装置,微课制作完成之后传输交给学生,学生根据微课内容的相关实验要求完成整个物理实验过程。

2.课中知识内化

实验课程的教学以具体的实验过程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感应电流为例,感应电流是在什么条件下才会产生,教师可通过不同的实验对比,让学生从中进行观察不同条件下所出现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演示,接着,穿过闭合电路时,磁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的变化也可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那么,闭合电路中的回路面积S等概念也就变成相对容易理解。

3.课后学习巩固

课后练习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布置,作业类型以实验操作为重点,要求学生明确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论的推导。

结语

中职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物理概念规律的讲解以及实验方法的传授是主要教学内容,在教育信息2.0背景下,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和空间,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白士刚,张宇亮,冯放.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大学物理实验BOPPPS教学模式[J].大学教育,2020(06):88-90.

[2]曹丰锦.信息化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评《应用信息物理系统》[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05):615.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中职物理教学实践研究”(立项编号:FJJK19-9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物理中职信息化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留言板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