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中设问的有效运用

2020-10-20林家裕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5期
关键词:设问有效运用

林家裕

【摘要】  教学设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增长师生情感交流,共同建构知识和思维能力。但是在中学音乐欣赏课的实际教学中,总有学生并不重视,认为欣赏课枯燥无味。学生为何有这样情绪呢?大部分老师认为是在欣赏的过程中没有直观的文字和图片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实是忽略了课堂中的有效设问。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设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对比等能力,所以,本文主要浅析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设问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中学音乐欣赏 设问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088-01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它是以音乐作品为媒介,以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进而为终身学习、享受音乐奠定基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得让他们一直保持课堂期待,离不开由教师不断提问引起学生对问题的疑问和对答案的好奇产生教学过程。

一、有效提问的意义

新课标强调“以生为本”,将学生的参与放在主要位置,由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性教学,有效的教学设问就像“牵引线”一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能紧凑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只有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合作交流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欣赏作品,才能关注音乐作品本体,感受音乐作品的美。然而,大部分教师忽略了提问的重要性,没有突出问题的重点,总是提出“是不是”、“对不对”等等单一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后的评价也是“你真棒”来概括完毕。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已经能独立思考并且可以很完善的回答问题,这样只追求提问数量、不追求提问质量的提问,表面上似乎令课堂节奏很紧凑,但是实际上过多的单一的提问,这样不仅让中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同时也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刻感受和理解音乐的美,创造性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展开,学生自然觉得欣赏课无趣,也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因此,中学音乐欣赏课应注重设问的有效性。

二、中学音乐欣赏课有效设问的策略

1.突出问题的“音乐”性

这里提出的问题的“音乐”性,是指在教学设问应时刻围绕作品本身。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设问应能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理解作品,并产生对问题的疑问经过思考或交流,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湘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为例子,在学生熟悉主题音响后关注主题重复时音响上的变化,播放变奏时可这么提出:

问题1:大家是否发现音乐中有重复演奏的乐段?这个乐段在重复时给我们的感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感觉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2:音响中的主题旋律和之前一样吗?哪些音改变了?

问题3:下面这段音乐也是重复的,请听音乐在重复时又有哪些新变化?

这样的提问始终让学生关注到音乐本体,让学生发现这一段与主题相似却又是不一样的旋律,如果是这么提问:“大家聆听变奏一、二、三、四跟主题旋律有什么不一样?”当学生找到了不一样的地方,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回答而无心聆听下去。问题不在数量,在于质量,突出“音乐”性的设问可以让学生一边回忆主题旋律音响一边注意新旋律的变化,始终关注音乐是本体,让学生一层層的解读音乐作品的美,学生才能享受音乐欣赏课堂。

2.把握问题的指向性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若教师阐述太多,容易将自己的理解不知不觉中强加给学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就容易缺失了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师进行设问时应明确问题指向性,指引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2018年惠城区音乐优质课比赛时在执教的湘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土楼回想——客家之歌》一课,我是这么提问的,在导入部分让学生学会用客家方言演唱主题一之后:

问题1:完整欣赏乐曲,说说音乐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生:有,刚刚唱过的客家方言主题。

问题2:仔细聆听主题一,说说主题一完整重复了几次?每次出现的力度有没有变化?生:出现了三次(四次)、力度越来越强(初步感受主题一的力度变化,并由学生自主发现主题一最后一次出现时是一段小变奏。)

问题3:聆听主题一,通过声势动作初步体验其力度和情绪有什么联系?

问题4:再听主题二,关注主题二中乐器的呈现带来了怎样的音乐表现?

生:音量很强、很有力、声音明亮(初步感受铜管乐器的演奏风格)

课后询问学生听课效果,反映是:老师的语言一点也不啰嗦,整节课都很开心,听得很认真,问题也会回答,一下子就下课了。这样的设问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容易理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轻松感受综合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最后,教师在提问时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来做出调整,当学生在对探究问题时偏离了主题或思路中断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和帮助,以免学生产生畏学情绪。曹理先生曾提出:“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生疑一质疑一释疑一再生疑这样一条求索链。”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够全面深入时,教师可以采用鼓励续接、多人回答或进一步补充信息引导探究等策略,补充完善问题答案等等。当多数学生对教师的设问不感兴趣和漫不经心时,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尝试改变并穿插趣味性强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关注了提问的有效性,做到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就一定能调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增强学生注意力,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猜你喜欢

设问有效运用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设问教学的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谈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