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究

2020-10-20夏泳

商情 2020年4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摘要】“三全育人”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随着中国对外商务交流活动的常态化,《外贸英语函电》作为国际商务活动基本沟通桥梁的作用倍加凸显,它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本文将对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与建设方案等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三全育人  外贸英语函电  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开发并利用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最大效能发挥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职《外贸函电》课程融合了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它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为其教学内容是以涉外商务日常活动为核心,它具有很强的学科复合型和实践性,并且融合了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该课程主要体现涉外商务磋商过程中的各个业务环节和流程,培养学生对外商务交流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当前, “课程思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高校逐渐掀起了一股关于“课程思政”的热潮。但从既有的探索来看, 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路径和方案尚未成熟。

我们在核心课《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中对“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与方案等进行实践,对提高和促进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外贸英语函电》课程融入“课程思政”, 对于高职学生的成长具有关键作用。它可以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英语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英语专业课合理融入思政内容,会使思政教育变得更鲜活;同时,又让学生发掘到英语专业学习的现实意义,满足学生内在需求。这样可以促进专业建设,提升课堂教学和质量。

第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教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直接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搬到英语专业课教学中,而是在课程教学中“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思政内容和元素。课程与思政,不是“物理相加”,而是“化学反应”。英语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内容深度融合,思政元素内化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促使知识传授与情感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

通过具体实践,我们将把思政内容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更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而学习。英语专业课里的思政内容,将引领和涤荡学子心灵,激励同学们立鸿鹄志、做追梦人。

我们将把思政育人作为课程教学的要求与点睛之笔,深入挖掘《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融入价值引领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外贸英语函电》课“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要求我们将德育置于课程目标之首,根据《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特点,我们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职业文化、工匠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等融入教学目标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让他们树立职业岗位实操的规范意识、增进他们与的团队合作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念、夯实灵活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学会建立与他人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外贸英语函电》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实践,我们将探究《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我们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也即“查-做-演-论-评-讲”,具体就是:课前学生查阅资料;然后做课件,或者录制微视频;学生上台演示或者演讲;小组讨论或者评论同学的展示;教师课堂总结评价学生表现,并做最后的讲授和归纳。

三、《外贸英语函电》课“课程思政”的内容选择和融入路径

我们将从《外贸英语函电》课的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拓展,以针对性问题为线索,将原有知识模块嵌入德育内涵,由一个“知识-思政点”,发展到多个“知识-思政点”,进而形成一条“思政线”,又由多条“思政线”升华为“思政面”,使思政内容与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融为一体。

四、《外贸英语函电》课“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

就“课程思政”评价的本身而言,需要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为此,我们拟逐步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综合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制定出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评价指标,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反映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在《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中,每位教师都要注重课程的育人功能,要避免将德育内容生硬楔入课程的倾向,两者不应该是机械组合,而应该是有機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对于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学生能自然接受,感受到它就是课程的一部分,能引起学生共鸣,能有效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基金项目:此文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英语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究》之成果(课题编号 WYWM-YB2023)。

作者简介:夏泳(1970-),女,浙江人,硕士,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