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2020-10-20包慧雯

商情 2020年41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信息技术

包慧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科的发展和学科内容的更新日益加快。但是,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宏观和微观世界的奇迹,扩大学生的知识,激发创新思维,也为师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传递提供了平台。鉴于此,广大一线初中生物教师应探索运用信息技术的途径,以便达到有效提高生物教学效率、推进初中生物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生物  教学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结合是生物教学的必由之路。然而,信息技术并不能取代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是理解的直接来源。要为学生提供发现与创新的舞台,进一步发展认知,就必须亲自观察生物现象的表现,亲自参与探索活动。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存在诸多难点知识,教师在传统教学条件的约束下难以全部讲清楚,学生理解难度大,很容易对生物產生畏难甚至厌弃的心理,提不起兴趣,因而教学效率自然上不去。为此,“教师要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融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减轻生物学习负担,理解难点知识,加深记忆。”

二、运用信息技术演示生物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初中生学习生物与实验密不可分,一部分实验不但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更要反复观察,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有效获取知识。有时候,老师做了一遍实验,很多学生还是弄不懂操作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再操练一遍;但反复做生物实验是不现实的,不仅耽误时间,还浪费资源,此时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为学生直观演示,这和传统实验相比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并能有效指导学生操作生物实验,着实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例如针对初中生物实验“观察草履虫”,教师就可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构建虚拟的草履虫,促使他们更直观地观察;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演示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动态图片与多媒体课件,促使学生么清楚观看整个光合作用的过程;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讲解中,教师可通过信息化课件向学生们直观演示显微镜的结构和洋葱细胞,针对使用显微镜的一些关键点、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操作显微镜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际操作环节更加得心应手。尤其是一些生物实验操作要点,学生不会发生基础性的错误,大大提高课堂实验教学效率。教师再结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际实验,让学生们通过显微镜观察,熟练掌握显微镜操作技巧,并多次观看生物实验教学视频,让学生的实验操作更加规范,提升实验水平。

三、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课题,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生物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通过日常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他们在合作展示中达成共识,树立自信,提升合作意识与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合作探究有诸多好处,但在课堂上也比较费时。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事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以便在上课时节省板书时间,让学生直奔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相比,我看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有以下优势。首先,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产生共同的疑问属于正常现象,教师应把握契机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生物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知识时,教师就可根据学生们的疑问“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通过信息技术展示更多有关地球、太阳系和银河系、单细胞演变、生物的动画或视频,让学生们依托直观性、过程连贯性的展示加强合作,建立有共识的、直观的生物知识体系。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其次,教师应基于生物教材展示的共识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发布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合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等,为其他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良性竞争,保持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内容时,不同小组的学生可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对不同生物进化的描述或图片等,鸟类进化或者人类进化都可以,借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再次,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增进彼此的交流。例如在学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知识时,因实验受到课堂环境的限制,并且周期较长,教师可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家里种植豆芽,组内成员分配任务,分别探究一种环境影响因素,观察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整合结果。这样,自然产生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的良好效果。

四、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依靠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

利用网络的海量信息资源、同步和异步通信方式,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渠道,充分体现了个体的自主性。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生作为积极的学习者,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以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方式获取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息,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蒸腾作用”的教学部分,笔者制作了一个资源丰富的课件,学生用“蒸腾是什么?”“蒸腾在哪里?”“为什么气孔能完成蒸腾?”“植物蒸腾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被投入研究,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利用“气孔的开闭”等树叶蒸腾与动画的控制实验,依其能力参与讨论,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表达意见。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他们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地方,他们可以反复检查所需的内容,并努力帮助他们实现教学目标。具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学习。透过生物教学与资讯科技的整合,达到分层教学,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让他们不会越变越糟,失去信心,也能发挥他们原有的力量;有学习能力的学生的能力得到满足和培养,使他们不停留在一般水平,造成人才浪费,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行为。

总之,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生物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应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攻破知识难点,促使他们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观察生物实验过程,同时加强合作展示,使初中生物教学更生动、更趣味、更高效,为学生们减轻生物学习负担,锻炼实验能力,提高生物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虎成.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尝试[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

[2]赵新民.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机整合[J].考试周刊,2012,(13).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