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探讨

2020-10-20黄浩挺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

黄浩挺

摘 要:财政投资评审是政府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投资评审对财政支出监督力度越来越大,财政投资评审切实起到了强化政府投资监管,为政府公共投资“当好顾问”、“把好关”的作用,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了财政资金配置。本文首先对财政投资评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新形势下财政投资评审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措施,以规范财政投资行为,有效使用财政资金。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  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

财政投资评审作为财政职能的重要一环,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财政评审工作性质、特点及作用方面来看,财政投资评审已参与到财政支出预算管理,逐渐成为完善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财政深化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一、财政投资评审基本概述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部门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从财政管理和工程经济的角度出发,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对财政投资基建项目进行概、预、结、决算评审的财政监督行为,其主要为政府性投资项目提供质量监督服务,以提高政府资金的总和利用率。目前,区县财政投资评审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工程项目评审、财政资金使用监管等相关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对工程项目投入规模不断加大,财政对工程项目的评审也不断加强,经过财政评审,大量核减出不合理资金,为地区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和财政资金合理使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也保证了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的实施,对财政工作的顺利推进,政府资金的有效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财政投资评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财政投资评审贯穿于政府投资监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作为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预算评审管理体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新形势下财政评审改革势在必行,对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显得犹为重要:一是我国深入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在公共领域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投资评审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监督,构筑起财政支出的“防火墙”,为政府投资提供合理化建议;二是财政投资评审更好地服务财政资金的管理,将财政评审范围扩展到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确保项目资金的合规、合理使用,避免造成财政资金的损失;三是财政投资评审对提高公共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是完善财政投资监管机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强化财政职能,提高财政投资效益的有力手段。

三、目前财政投资评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随着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不断深入,区级财政投资评审任务日益繁重,财政投资评审作为跨学科、跨行业的工作,需要根据专业特点选派相应的专业评审人员,这不仅要求评审人员要具备各方面的工程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较为丰富的评审技能与实际的施工经验。但目前评审机构评审人员较为缺乏,而且技能不足的现场普遍存在,评审机构专业技术力量相对较为薄弱。

(二)建设单位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建设单位缺乏对评审的足够重视,送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常会出现送审的资料不全,程序不合规、中途变更工程等现象,甚至有些出现概算超立项,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情况,造成有些工程项目报审材料需反复多次补充送审。而且有些建设单位缺少专职工程技术人员,送审工程项目材料质量较低,送审材料参差不齐,影响了评审机构的评审效率。

(三)评审质量与评审效率矛盾明显

近年评审机构评审任务、工作量不断加大。一方面,由于评审中心自身专业人员不足,只能委托一些中介机构进行评审,但中介机构的评审质量参差不齐,评审机构复核和监管难度较大,加强对中介机构管理,确保评审工作质量已成为评审中心急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委托评审的有些建设项目往往要求时间紧,相关部门片面强调效率,对评审工作不理解,导致评审工作质量难以保障。

四、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措施

(一)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优化投资评审工作程序

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实行依法评审,使财政投资评审形成统一、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

建立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加快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通过建立和健全财政投资评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行使评审职能,加强评审工作各环节的管理,提高评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创新工作方法,实施分级管理财政投资评审审批。根据送审项目的投资估算金额,设立不同级别的对应审批流程,在确保法定程序、步骤和法定审批时限的基础上进行流程优化,切实提高财政评审工作效率。

完善委托中介机构评审制度。加强委托中介机构的管理,实行复核工作制度,对委托中介机构评审的财政投资项目,从评审依据、评审程序、评审质量、评审管理等方面进行一般性复核和全面性复核,检查中介机构开展评审工作依据是否合法、完整和有效,以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工作质量。实行事后稽核工作制度,建立第三方稽核单位库和稽核专家库,以定期抽查或随机抽查方式,及时发现、纠正中介机构在评审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和错误,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考核,提高评审質量。

(二)充分发挥财政评审职能,实施全程评审监督管理

在财政建设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应对项目预算和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评审,加强对各环节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严格控制投资成本,通过评审“把关”,做好评审工作。

在项目设计阶段,提出可行性研究建议。对财政投资项目前期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论证要积极参与,加强对投资项目进行预算评审,防止财政资金的不合理配置。

在项目实施阶段,稽核工程量和资金使用情况。实地考察工程施工现场,核对工程项目送审材料,充分掌握工程项目实施、计量测算等实际情况,监督资金的使用。

在竣工结算阶段,做好工程项目结(决)算评审。通过对财政投资项目竣工财务结(决)算评审,合理确定工程项目各项费用支出和造价成本,实行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三)建立和健全服务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财政评审机制

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建立“先评审,后编制”机制。财政投资项目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加强对项目的预算评审,从源头上做好预算安排,把好预算评审关,防范出现弄虚作假,高估冒算,造成财政资金浪费等问题,切实提高预算评审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在预算绩效评价环节,建立“先评审,后批复”机制。做好财政投资绩效评价,加强对财政投资的全过程追踪问效,将政府重大项目与民生项目纳入绩效考核关注重点,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实现对预算执行的有效监督,全面分析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性,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资金使用的实效性,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在国库集中支付环节,建立“先评审,后拨付”机制。财政投资评审与国库集中支付互相配合,在工程投资项目款项拨付前,先经过财政评审,由财政评审对工程项目加具评审意见,严格对项目资金把关,国库支付以评审中心审核的意见为依据,这样使国库集中支付有理、有据,从而减少国库集中支付的风险,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在政府采购环节,建立“先评审,后采购”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积极探索与政府采购制度相衔接的机制,实行事前控制,在部门进行政府采购前,先由评审中心对政府工程采购预算执行项目进行评审,政府采购部门以评审中心出具的审核意见,作为招标与核定政府采购资金的依据,从而有效降低政府采購金额,提高政府采购质量。

(四)提高人员素质,培养评审人才

一是不断加强培训学习。评审机构要建立长效机制,鼓励评审人员通过不断进修学习,提高学历,获取各种资质、资格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从而提高评审质量。二是依法评审。评审人员要树立依法评审思想,使评审的内容、方式、依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建立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人才专家库,整合社会评审人才资源,对政府重大财政投资项目实行专家会审,以提高财政评审的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政投资评审强化了政府投资资金的监管,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坚实保障,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地方财经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管理,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毕国强.加强县级财政预算评审工作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8(07):52-54.

[2]杨志华.财政投资工程项目评审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7(17):166-167.

[3]林建慧.财政投资评审对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1):154-155.

[4]张谦.对加强财政投资评审中介管理工作的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2):174—175.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重庆新增财政资金撬动研发投入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基层政府财政资金支出管理与绩效评价初探
浅谈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控制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探讨
浅议城镇财政资金的内部控制
改变“花钱慢”现状 将财政资金赶向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