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模式用于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0-19杨海云崔华蔚张宝芹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情绪状态心理护理肝硬化

杨海云 崔华蔚 张宝芹

【摘 要】目的:探究对肝硬化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心理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7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SDS、SA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心理组SDS、SAS评分均较常规组低(P<0.05);心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37%,较常规组84.21%高(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肝硬化;心理护理;情绪状态

【中图分类号】R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疾病,为多种因素或单一因素长时间或反复作用产生的弥漫性肝脏损伤,早期代偿期症状不显著,随肝脏损伤程度增加可逐渐出现失代偿表现,包括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癌变等[1]。因肝硬化治愈难度高、治疗周期长、预后差,且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患者在治疗期间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影响其护理依从性,不利于其生命体征的稳定[2];因此在常规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尤为关键。为此,本次研究中选我院7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随机对照研究,探究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对其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7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38例)、心理组(38例);常规组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25~68岁,平均(44.12±3.45)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3.43±1.13)年;心理组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26~71岁,平均(45.58±4.28)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52±2.08)年;排除精神异常等理解能力障碍者;组间资料相近(P>0.05);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常规组: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

心理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1)针对性心理护理:评估患者情绪状态,主动与其沟通,了解其负性情绪来源,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担心治疗费用者强调保持心态平和可稳定生理机能、延缓病情发展,进而可降低治疗费用;担心治疗效果者对其讲解治疗依从性对治疗结果的影响,同时强调医院专业性,以提升其信任感,缓解不良情绪;负性情绪来源为病症不适感者,护理时重点介绍缓解不适感方式,保持微笑服务,保证护理动作专业性,提升其安全感,以缓解其紧张情绪、提升其耐受能力;

(2)心理暗示:護理时经常说“您起色看起来好多了”、“检查指标明显好转”等语句,以增强患者积极心理暗示,提升护理治疗依从性;

(3)舒缓负性情绪方式:指导患者以深呼吸、增加室外散步等方式舒缓治疗期间紧张、焦虑情绪,稳定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评分标准:SDS(SAS)<53(50)分表示无抑郁(焦虑)情绪,超过此水平分数高表示抑郁(焦虑)情绪严重;

(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向其发放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专业性、护理流程、护理效果3项评价内容,满分10分,分为3个分值区间,即0~5分、6~8分、9~10分,分别表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统计分析均以SPSS24.0进行,()表示情绪状态评分等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满意度等计数资料,检验;P<0.05提示住家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情绪状态

护理前心理组SDS、SAS评分分别为(61.35±4.67)分、(59.68±4.23)分,与常规组(61.02±4.58)分、(59.42±4.37)分相近(t=0.311、0.264,P=0.757、0.793>0.05);护理后心理组SDS、SAS评分分别为(47.53±3.41)分、(45.27±3.10)分,均较常规组(53.63±4.26)分、(50.36±4.21)分低(t=6.891、6.001,P=0.000<0.05)。

2.2 护理满意度

心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37%(37/38),较常规组84.21%(32/38)高(=3.934,P=0.047<0.05)。

3 讨论

肝硬化具有彻底治愈难、治疗周期长、易发生相关并发症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长时间治疗中,受经济压力、预后未知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极易产生焦虑、易怒、恐惧等负性情绪,可以此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其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尤为关键[3]。

在本次研究中对心理组患者重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心理暗示、指导舒缓负性情绪方式等方式,以改善其情绪状态、提升护理治疗依从性。在研究结果中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AS评分相近,但经护理干预后心理组SDS、SAS评分显著下降,考虑原因为,在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中,可逐一缓解或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来源,通过心理暗示可提升患者病症不适感耐受能力,并在指导负性情绪舒缓方式后,患者可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因此具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中,心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考虑原因为,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对护理治疗抗拒情绪缓解或消失,且在护理中不断与护理人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可提升其治疗期间安全感、信任感,因此具提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综上,对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张红霞, 王莉, 闫双缓,等. 人性化护理行为干预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8):2044-2045.

许俊. 优质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出院后的影响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4):576-578.

解琳.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237-238.

猜你喜欢

情绪状态心理护理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信息、情感支持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生存质量及照顾负担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中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与情绪状态的关系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篮球裁判员紧张情绪状态对判罚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