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下的图像崇拜,看时尚街拍的戏剧呈现

2020-10-19裴虹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戏剧化后现代

裴虹

摘要:时尚街拍作为近年来兴起的都市文化现象,获得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戏剧化表演在时尚街拍中的应用是后现代社会中演变出来的新形势,本文以批判的视角,分析图像崇拜下时尚街拍的戏剧呈现场景,并探析背后深层的内涵,最后对其进行文化迷失的反思。

关键词:后现代;图像崇拜;时尚街拍;戏剧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时尚已经由T台转变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街拍也成为大众彰显个性、寻求认同和解读时尚的新宠。如今时尚街拍是拍客在城市街头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记录时尚人群的衣着搭配与身体意向。在图像崇拜的时代,时尚街拍以鲜明的视觉文化特性,在中国各大城市迅速扎根,并衍生成一种新的都市文化现象,但确在商品经济的驱使下发生了变异,由最初客观的记录时尚元素、传递都市文化,演变成了充满消遣意味的戏谑表演。

一、拟剧论下的时尚街拍越界

戈夫曼的拟据论认为人在社会中的互动行为在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表演,每个人都是一名演员,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

如今时尚街拍脱离了客观记录、传递时尚品味的原始诉求,演变成了刻意的摆拍表演、争夺注意力的戏谑场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渠道越来越丰富,抖音、微视等短视频平台成为了大众接收信息窗口,图像的层次丰富、色彩鲜明,视觉冲击强烈,更符合大众的快餐化阅读和审美品味的需要,众多商业品牌从中找到商机,把具有视觉冲击的街拍营造成了具有剧情设置的土味表演。

街拍已经脱离了随意性和抓拍的特质,戏剧中的剧本变成了街拍中提前商议好的表情和仪态,室内的舞台变成了充斥着众多奢侈品品牌的商业街区,专业的表演者变成了博取知名度的网红,观众也由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精英人士演变成了街头大众。

围绕着流量,最前端是网红,中间是摄影师团队,背后是孵化公司,更深层的有产品供应商。一条漫不经心的街拍视频,都是由20多人的团队围着网红拍了三个小时筛选出来的,背后是难以估算的资本洪流。

二、后现代语境下戏剧性街拍的意义探讨

1.青年亚文化的彰显

青年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抵抗,是对权力阶层的挑战,后现代语境为青年亚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土壤,街拍作为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文化形式,尚未被主流文化所接受,就自然成了青年人热衷消遣的对象,戏剧的街拍表演是青年人对个性、对自由的一种表达,无论是街头舞蹈还是走秀,这些表演方式都彰显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与自我价值,在后现代的亚文化中,街头表演无疑是年轻人展示自我与张扬个性的有益途径。

2.模仿心理的盛行

如今在街头进行戏剧表演的大多为网红,或者即将被经纪公司安排参加选秀节目出道的练习生,对于这类群体来说,博取关注度、赢得更大的粉丝群体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但他们大多尚未进圈或刚进圈不久,外界对其的关注度不够,这时,对明星的时尚行为以及风格的模仿成为了他们上升的借力点,仿佛通过戏剧性的表演模仿就可以达到和明星同等的社会地位,缩小阶层差异。所以如今戏剧街拍的盛行很大程度上受网红追求同等身份认同心理的影响。

3.品牌联动的驱动

街拍成为都市文化的新宠反映的是消费时代对图像等视觉文化的崇拜,众多商家把街拍塑造成了新的宣传载体,成了一种换了形式的广告。在品牌没有上市之前,品牌方就委托出品方进行街拍,为产品的宣发进行预热,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街拍本质已经变了味道,演变成了“模特+品牌”模式,众多的网红靠着漂亮的面孔、苗条的身材,自愿出卖身体展示价值,变成承担品牌展示、大众审美衣架。

故事化和戏剧化的元素也使得街拍视频既有跳跃的视觉引导,也增加了趣味性,例如现在时尚街拍视频中的美女街头空翻表演、中性女神霸气犀利睛、霸道总裁公主抱等,这些街拍伴随着线下群众的围观以及线上网民的关注,本质上是资本的驱使和制约。

三、机械复制背景下对于戏剧性街拍的反思

在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艺术作品的靈韵在逐渐的消失,文化精英人士的话语权在逐渐的解构,大多的文化作品变成了机械复制的产物。

戏剧化的时尚街拍也掉进了机械复制的陷阱,遵循着“模特+品牌”的商业模式,表演的剧情设置上也大多雷同,离不开性感女神、霸道总裁、清纯佳人等这些传统套路,其中甚至不乏低俗内容。一览众多街拍网站以及短视频平台上的戏剧性街拍,不仅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也会让受众感受到审美乏味。

在这个摄影工具普及的时代,时尚街拍的神话性减退,成为对商品消费的引流,众多华丽商品符号的狂轰滥炸,使得受众丧失了对信息的批判性接受和对过度娱乐的抵抗,造成对视觉文化的过度依赖、感官享受的过度迷恋,长此以往,会造成精神世界的衰退。

四、结论

这是一个图像崇拜的时代,街拍以其明艳的色彩、精准的构图、奢华的物质符号,逐渐获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但在商业化的驱使下,街拍脱离了传递时尚品味、捕捉时尚元素的原始功能,变成了一场具有戏谑性的街头表演。在后现代性语境下,此种街拍表演的盛行既有利、益有弊,既是青年人抵抗主流文化、彰显个性的途径,也是资本引诱下争夺注意力的战争。从深层来看,戏剧性的街拍大多只停留于肤浅的感官化的呈现,沦为机械复制的同质化产品,我们应该对此种文化现象的演变持批判态度,时尚街拍理应回归其最初的文化内涵,注重思想境界的打磨,让大众在欣赏时真的能有所得、有所悟,避免在后现代的助推下在感官化和商品化的洪流中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中国式街拍已泛起泡沫[J].中国制衣,2015(11):10.

[2]陈贞旭.后现代的狂欢一一新传播环境中街拍现象的视觉文化解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5):117-119.

[3]范磊明,潘云华.街拍的特点与价值探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159-160.

[4].“伪街拍”一一换一种形式的广告[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4(13):115.

猜你喜欢

戏剧化后现代
符号像落叶般飘散
90后现代病症
不重样的千纸鹤
LOGO GIRL
从《烈日灼人》谈米哈尔科夫的电影风格
一场人性和利益的博弈
“戏剧电影”概念的使用探析
中国企业将会“后现代化”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