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二十四诗品》之“流动”与石涛山水画

2020-10-15果基伊辛

大观 2020年8期
关键词:石涛流动

果基伊辛

摘 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最后一品《流动》具有超远深邃的整体意蕴,文章从品句意解读出发,分析石涛山水画的“流动”之美,同时结合20世纪西方理论思想中的具身性观点,从观看层面探究石涛山水画的特质所在。与此同时,文章也提出东西方理论比较中存在的壁垒,并引出多位学者的探究思路,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

关键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流动”;石涛;东西方理论

一、《流动》一品句意解读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如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流动》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最后一品,具有深邃意涵,因而分析《流动》也就有了把握司空图诗品整体思想的意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该品的内容涵义。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如愚。”是说如果认为“流动”仅指表象的“纳水輨”和“转丸珠”,便是愚笨的解读,其所指是不可言说的。接下来的八句,用语言描述出了“流动”的意蕴。“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这几句用“荒荒”与“悠悠”描写天地之苍茫,“坤轴”“天枢”则指轴心。在天地轴枢之间,“流动”的本源(“端”)及归宿(“符”)是相应的。而“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同前四句相联系,更显玄妙、悠远。“超超”和“返返”即“来往”于宇宙之间,是一种循环轮回之感,即此“流动”虽超远精妙,变化莫测,却又来来往往,在回环往复中指向本源的神性。

那么,这种本源神性,便是始终处于变动中,却又始终会回归自心的神韵。“变动”围绕“本源”的轴心流转,浑然一体,阴阳相生,动中有静,静中见动,成为似太极图般的有机整体。在司空图那里,诗歌应体现大千世界的“流动”状态,而这种状态强调的是本体自动的主体性,而非主客二分的主观性,更具回归宇宙本源意味的悠远灵韵,甚而可回溯至老子思想中“至虚极”的气韵。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品与画品本可相互融合。如《芥舟学画编》所述:“要知在天地以灵气而生物,在人以灵气而成画,是以生物无穷尽,而画之出于人亦无穷尽。惟皆出于灵气,故得神其变化也。”即画中亦能体现“流动”状态,因此,这里将该品置入中国山水画中,加以分析。

二、“流动”与石涛山水画

在“流动”状态中,会形成不断变化的视点,这在中国山水画里“三远”和散点透视的创作方式中便可看出,然而事实上,“流动”在作品中的呈现更与观看方式有巨大联系。不妨这样理解,“流动”的视点是身临其境与置身事外合而为一的视点,“流动”的状态是动静结合与轮回往复相互交织的状态。这种由整体生发的流变,令笔者不得不考虑到石涛的“一画论”,并得以与其山水画相比较。

“一画论”是石涛画论体系的核心,虽然后人对其内涵有多种解读,但最终都会回归至“道”与“法”的观念中去。正是“涤除玄鉴”后的空明之境,才能由“一”生出寓于整体中的、变化多端的“流动”万象。这也正是石涛山水画中展现出的“流动”韵律与法天贵真的气质。生动的画面既能体现其“搜盡奇峰打草稿”的思想,新奇的构图安排则又呈现其反对一味摹古,提倡“借古以开今”的艺术主张。

石涛的山水画素材多源自黄山,但他致力表现不拘于现实山水的内心景观,这里对其两幅作品进行分析。《黄澥轩辕台图》用截断式构图拉近了观者视角,令观者身临其境。松间打坐人,峭壁分天地,在峭壁之下仿佛又生出万丈奇峰险境,同打坐人的自在沉静相互映照,也折射出石涛本人的禅意心境。《海屋奇观图》则将视点拉高拉远,突破“平远、深远、高远”的景观构图,令群山环抱的楼阁漂流于湖海之中,如海市蜃楼般,带来遗世独立之感。如此画中世界不正是往来于“荒荒悠悠”的“轴枢”之间,变化莫测却又静谧如隐士的“流动”宇宙么?

在笔者看来,石涛山水画建构出了一个“节奏化空间”,带来一种“流动”的观看方式,令观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但从不进行深度凝视和表象认知”。这里,笔者尝试引入与该观看方式相关的具身性理论对其作品进行分析。

三、石涛山水画中的具身性观看

具身性理论是20世纪认知科学研究发展的产物,追求的是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回到“无他”的观察境界及原初经验之中。它同现象学、存在主义乃至后现代的诸多理念及研究方法息息相关,被认为是吸取这些思想的总括性思路,同时也带来了东西方比较研究分析作品的可行性。

胡塞尔是尝试突破二元论,建立新哲学观的现象学先驱者,他提出了“原初境域”的观点,提倡排除预设,将现象本身还原。“悬置”成为其现象还原的方法——需要悬置的是那些已被纳入传统观念框架的各类活动,以进入“原初境遇”,是一种“前反思的”经验自身的运动。该观念影响了其后西方许多思想理论,如海德格尔的“境域”与“自然”观,甚至福柯的主体性分析,都是为了取消二元论的重重局限,从而将自身真正纳入“世界”中去,而这些观点均被总括到具身性理论之中。这也是超越二元思维的具身性与反对深度凝视和表象认知的“流动”观看的相通之处。

因此在《黄澥轩辕台图》和《海屋奇观图》中,若仍关注视点之近之高,便局限在主客两分的观看维度,但若努力将这种鉴赏方式悬置起来,那么最原初的感知是什么?在看《黄澥轩辕台图》时,观者首先被拉入画中的峭壁空间,通过持续注视才会将关注点移至奇石、松林和打坐人的内容层面,转向皴法、干湿、笔墨等技法层面,再探入石涛人生经历等历史层面。在这个看似逐步深入的观看过程中,观者与作品愈加分离,观者在其中构建出被规范标准塑造而成的假体自我,却拉开了真正的自我境界。在具身性观看那里,便抛开了客体/对象这类概念,自我寓于画中,此时不再存在奇石、松林、打坐人,也不再存在皴法、干湿、笔墨,甚至不再存在石涛其人,而只剩下整幅画作生发出来的氛围。《海屋奇观图》则恰与前文所述视角的升高感受相反,在具身性观看中,图像似乎瞬间将观者笼罩,观者与海中楼阁没有分离,而是紧紧相依,奇观不再限于画中,幻象般的朦胧之气在此刻便照进了现实。这在张祥龙的“前二元”境界观点中亦有体现,他认为,体会一首诗意味着领会其气象或进入其意境,此气象意境与其他诗的意境并不混淆,但它本身依体验的不同可以生发出姿态各异的新意新境。

四、结语

本文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流动》一品同现当代西方理论中的具身性理论相结合,分析了石涛山水画的妙意。而在比较过程中,笔者也注意到,西方研究中的“具身性”虽然追求主体对环境的介入与融合,但似乎仍是从意识与对象二元分离的认知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也为我们的比较可行性构建起了瓶颈和壁垒。要如何寻找新的比较研究道路,在张祥龙那里,是“前二元”视域的“情不自禁”;在靳希平那里,是要矫正刻意融合东西方思想的迷信,提倡对背景文化差异的关注;而在张旭那里,则是将注意力转向福柯晚期的主体化形式与分析方法,它们都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方向。此外,笔者在学习中了解到郝文杰的本源意识与感应论,从“节奏”意识切入,以构成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感应生成关系。这在笔者看来或许也会是一个结合点与突破口,应在接下来继续学习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宗骞.芥舟学画编[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102.

[2]张旭.福柯与中国艺术史研究范式[J].文艺研究,2019(7):22-32.

[3]张海明,顾漩.《二十四诗品》“流动”释[J].湖湘论坛,2014(3):48-50,71.

[4]晋田.论石涛之画境与禅境[J].文化艺术研究,2019(6):136-141.

[5]张祥龙.中华古学与现象学[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222-223.

[6]靳希平.从中国传统看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对自然的理解[J].外国哲学,2017(2):184-199.

[7]郝文杰.本源意识的回归与身体意象的呈现:德勒兹论培根艺术的美学诠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1):164-168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石涛流动
梦河·之一
销闲清课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流动的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石涛生卒年研究综述
《苍松秋色》
“领导者”与“领袖气质”
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