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腰傣服饰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20-10-15洪飞

大观 2020年8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洪飞

摘 要:花腰傣是傣族的一个支系,以女性服饰中的传统绚丽腰带而得名,而花腰傣最突出的标志也是服饰。花腰傣包含三个分支,即傣卡、傣雅以及傣洒,这些分支也以腰带服饰为特色。2009年,花腰傣服饰正式被列入云南非物质遗产名录,可见其文化艺术价值之高。文章对于花腰傣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花腰傣服饰的特点和变化,并对花腰傣服饰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对花腰傣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花腰傣;服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花腰傣是云南红河岸新平和元江两县的原住民,这两地是花腰傣人口最集中的区域。花腰傣人相信万物有灵,属于原始宗教信仰者,他们的民族没有系统成文的文字,但是有泼水节传统,他们一直保留着傣族对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信仰。而花腰傣的民族来历也和他们的服饰有着密切的关联,他们的服饰最大特点是女性的腰带上层层叠叠的精美图案,所以因此得名。

一、花腰傣服饰

在花腰傣的三个分支中,傣雅是最庞大的,这一支在民族大迁徙中被遗留下来,傣卡则是后来和汉族之间有一定融合的傣族人,而傣洒是生活在沙滩上的傣族人。这三个傣族的支系分别聚居在新平县漠沙、腰街以及嘎洒镇,相应分支的花腰傣民众在服饰上有一定的共同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一)头饰

傣雅分支中,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头顶上设计佩戴斗笠,这种斗笠的边缘部分上翘,呈现碟状,在佩戴的时候会稍稍向前倾斜,似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在帽子的包头两边使用红色的璎穗装饰。而在傣卡部落,女性顶部包头主要是在左边设计有弧度的红色流苏,体现一种不对称的美感。在傣洒部落的头饰上主要是坠满一圈铝制的芝麻铃,这样的环状帽和撑开的雨伞形状比较类似,在斗笠的后部还装饰了一些彩带,增加走动起来的飘逸感。

(二)上下装

在花腰傣少数民族中,上装包含了内衣和外衣,一般设计中,和我们日常穿着的服饰很不一样的是,花腰傣内衣比较长,外衣则很短,一般外衣的长度仅仅达到胸部位置。花腰傣的服饰下装主要是使用多条筒裙套装来搭配,采用的主要为黑色系的布料,在裙子的边缘位置做一些刺绣,增加装饰感。在傣雅、傣卡分支中,下装的裙子都是向左边倾斜的,在后面配有一条后片。在上下装中间用来分割的主要就是腰带,使用一条花腰带系在腰部,首先是为了更加美观,其次为了束腰,将裙子系牢,在外出赶集逛街的时候,还可以在这里塞上钱物,既方便又安全。

(三)配饰

花腰傣生活的地区依山傍水,气候湿热,蚊虫相对较多,他们为了防止在干活的时候被蚊虫叮咬,在服饰设计上会增加绑腿的部分,保护裸露的皮肤,冬天绑腿还可以保暖防寒。在傣雅分支中,绑腿主要使用黑色的布料,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在布块两端设计细绳,主要是用来绑扎,虽然整体的布料是以黑色为主,但是上面会绣上一些斑斓的纹样,增加美观性。

花腰傣中的装饰品还包含耳环、手镯、戒指等,这些服饰配件能够增加服饰整体的特色和美观性。花腰傣耳环以银饰为主,多采用环状设计,在银手镯和戒指上,还使用红、黄、绿等颜色涂抹,在女子出嫁的时候戴上,比较有喜庆感。而戒指一般设计为六方形,在重要场合中,一般都会将十个手指戴满。

二、花腰傣服饰文化价值

(一)民族服饰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文化基础

文化的发展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云南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多民族聚居,所以在其城市建设中,保护好各民族居民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基于生态环境以及民俗文化特色的需要,促进不同民族之间更好地相处、尊重、包容、理解,必须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大力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重视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这对于促进花腰傣内部、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团结和共存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联系的纽带

在花腰傣的服饰文化中,很多图案呈现了民族的传统、信仰、经历等,就像是将民族的符号穿在了身上。这些图案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呈现了民族的信仰和爱好,有民族的圖腾和精神在其中,虽然现在很多花腰傣的服饰文化也逐渐出现了现代化发展趋势,不过在传统节日和聚会中,他们还是喜欢穿上隆重的服饰,这些民族服饰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民族的信仰,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是他们维系和增进情感的重要纽带。

三、花腰傣服饰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策

(一)以保护为主,做好文化宣传工作

花腰傣服饰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发展中,保护是前提和基础,民族地区政府要重视服饰文化和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邀请著名民俗专家、学者、知名人士集聚花腰傣,共商“非遗”保护工作,为花腰傣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系统科学的保护和传承寻求智慧和支持。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大型的民族服饰文化活动和相关服饰项目保护工作成果版面展,充分利用广场大型LED显示屏、官方网站、微信平台等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

针对花腰傣服饰文化的传承,要深入挖掘服饰文化和“非遗”传承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挖掘和培养更多的项目传承人,要做好文化和“非遗”项目传承人培训。对服饰制作、染色、刺绣等传统技艺等重要项目的传承人,登记他们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健康状况,还进行拍照存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理清花腰傣服饰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分布脉络,并收集花腰傣民族服饰中的“非遗”实物,筹建民族服饰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对那些珍贵的花腰傣服饰文化成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进行妥善保管和展示宣传。在花腰傣服饰文化和“非遗”文化宣传中,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管理和传承工作,不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平台建设,并通过积极申报国家、自治区级项目和评选市级项目等方式,努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为直观活态地宣传、弘扬、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做好服饰和“非遗”文化的整合和挖掘工作,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

为全面保护、传承、发扬花腰傣少数民族服饰和“非遗”文化,地区要整合统筹、宣传、教育等大统战系统力量,建立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保护传承联动机制,多举措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文化。重点建设展示基地,建设花腰傣服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展示基地。大力开展项目普查,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挖掘及整理花腰傣服饰文化和“非遗”文化相关文字、图片、音视频材料及实物。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如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宣传、展览、专题演出等为载体,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保障经费专款专用,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项审查。加强培训,培养传承人。

(三)树立品牌意识,促进服饰产业发展

在花腰傣服饰文化和“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要树立品牌意识,将花腰傣服饰文化和“非遗”文化打造成全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品牌,通过将服饰文化和地区旅游等服务产业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服饰文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发挥花腰傣服饰文化和“非遗”文化的优势,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提升花腰傣服饰和“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以此为文化特色和品牌来打造区域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爱好者、民俗爱好者积极探索民族服饰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路径,推动花腰傣服饰和“非遗”文化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花腰傣服饰和“非遗”传承实际上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一个典范,地区要把握好花腰傣服饰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积极挖掘、整合区域的优质文化,促进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花腰傣服饰和“非遗”传承为区域發展带来活力,要积极培养花腰傣服饰和“非遗”传承人,做好文化保护和品牌发展工作,挖掘地区民族文化更大的价值,促进地区整体民族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逸,杨吟川.花腰傣服饰图案构成中信息可视化设计应用与研究[J].名作欣赏,2018(30):94-95.

[2]段红坤,朱贵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作用及发展对策:以新平县花腰傣的民俗文化旅游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8(4):123-132.

[3]唐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运用研究:以新平花腰傣服饰为例[J].设计,2017(17):90-91.

作者单位: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议程设置视域下癌症治疗方案中“音乐疗法”的介入传播
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
福建多元宗教文化在石雕艺术中的视觉表达
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
试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非遗保护理念与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