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痤疮42例*

2020-10-15孟小钰张春兰

中医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糖脂肾虚雄激素

毛 新,孙 淼,孟小钰,张春兰,徐 芳

(1.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痤疮即中医学的肺风粉刺,是常见的皮肤病,与皮脂异常代谢有关,属于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痤疮皮疹呈现多态样改变,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为多见,常发于面部、前胸、后背等油脂溢出区,临床表现为性激素水平异常、皮脂分泌异常等[1]。近年痤疮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常常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伴随症状。PCOS合并痤疮的患者性激素水平往往表现为雄激素升高,临床常伴随多毛、月经紊乱、黑棘皮等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5年1月—2018年10月,笔者采用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痤疮42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治疗的PCOS合并痤疮患者42例,年龄18~35岁。就诊当天,采集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HC),计算腰臀比(WHR)、身体质量指数(BMI)。42例患者体质量平均(76.77±8.49) kg,腰围平均 (94.94±7.71) cm,臀围平均(104.92±6.22) cm,WHR平均0.91±0.05,BMI平均(28.56±2.61) kg/m2,痤疮评分平均(1.57±0.89)分。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PCOS诊断标准

按照2003年荷兰鹿特丹专家会议制定的标准。①稀发排卵和(或)无排卵。②高雄激素血症和(或)雄激素升高的临床表现。③超声提示卵巢多囊样改变:一侧或两侧卵巢内直径为2~9 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的体积≥10 cm3。符合上述3项标准中的任何2项,并排除其他雄激素过多的相关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以及其他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2]。

2.2 痤疮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3]相关标准。①青少年多发;②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和胸背部等皮脂腺较为发达的部位;③皮损可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囊肿等;④为慢性病程。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西医疾病诊断标准;②年龄 18~35 岁,半年内暂无生育要求;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本次治疗前3个月内服用过其他相关药物者。②患有其他雄激素过多的相关疾病者,如21羟化酶或其他酶缺乏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甲状腺功能障碍及高泌乳素血症。③合并严重肝、肾,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者。④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所用中药过敏者。

4 治疗方法

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补肾化痰方。处方:丹参 30 g,淫羊藿30 g,黄芪50 g,茯苓30 g,苍术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 ,分别于早饭前、晚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2周。

5 观测指标

5.1 临床指标

就诊当天和治疗第12周末,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计算BMI、WHR。WHR=WC(cm)/HC(cm),BMI=体质量(kg)/身高(m2)。

5.2 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的第一个月经周期(自然周期或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的第3~5天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相关生殖内分泌指标和糖脂代谢指标,包括体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雄烯二酮(AND)、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脱脂转化酶(LP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PG(mmol/L)× FINS(mIU/L)/22.5。

6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痤疮临床评分制定标准,采用Rosenfield提出的痤疮临床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痤疮临床评分标准

疗效指数(尼莫地平法)[3]=[(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x100%。痊愈:皮损消退,遗留色素沉着,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指数70%~<95%。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改善,疗效指数50%~<7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临床症状反见恶化,疗效指数<50%。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疗 效

42例患者中,1例患者服用药物后未进行指标检测,未完成试验过程;其余41例,治愈14例,显效0例,有效10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58.54%。

8.2 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见表2。

表2 PCOS合并痤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8.3 治疗前后性腺激素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对比

见表3。

表3 PCOS合并痤疮患者治疗前后性腺激素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对比

9 讨 论

中医学认为:PCOS合并痤疮的主要病因是肾虚,痰湿热结、胞络不通是主要病机。临床上多见肾虚肝郁或肾虚血瘀证型,肾虚为本,肝郁或者血瘀为标。肾虚,尤其是肾阳虚,水湿不能温煦气化,滞而成痰浊之邪;且痤疮频发的患者素体肾阳不足,又喜肥甘厚腻、辛辣刺激之品,损伤脾阳而致运化失健,痰浊内生,湿热蓄积,日久痰浊阻滞胞脉胞络,使气血运行受阻,痰瘀阻滞,壅塞胞宫,则致冲任失调,痰瘀互结胞脉不通,遂闭经,经络闭阻,脂凝邪聚于面部,而成痤疮[4]。

补肾化痰方是治疗PCOS的经验方,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同时有助于祛除痰湿;淫羊藿补肾固本,治痰之本;茯苓补脾,治痰之源,同时可利水,有利于湿浊的祛除;苍术燥湿,可以调节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丹参养血活血祛瘀,使气血充盛,气顺血和,使痰无再生之源。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健脾、化痰祛湿、活血化瘀之效,在治疗PCOS同时,能减轻PCOS患者痤疮的症状。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该方不仅能降低雄激素,还能有效地改善者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血脂水平,降低体质量[5-8]。研究亦发现,补肾、活血、化痰中药能够改善肾虚血瘀证型的PCOS患者痤疮程度,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10]。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改善不明显,与既往研究有所出入,可能与患者纳入数量、未对患者饮食和运动加以限制、非随机对照等原因相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较好地反映出补肾化痰方对PCOS患者雄激素的改善作用。

猜你喜欢

糖脂肾虚雄激素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男性50岁后雄激素还很旺盛是好还是坏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180天长期密闭环境对志愿者骨代谢、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糖脂代谢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
透视“肾虚综合征”
中年男人也需要雌激素
自测是否肾虚你中招了吗?
补肾八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