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园林中的掇山和理水

2020-10-14蔡蕾

名城绘 2020年5期

蔡蕾

摘要:掇山和理水是中国造园艺术中的重要特色,掇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专门的技艺,因为中国的私家园林大多是在城市的平地上建造,很少借用自然景观,所以挖地堆山造景就成为了首要的问题,这和西方的造园方法大不相同,西方造园一般先考虑用植物造景,而中国园林是受到山水画的影响而形成的造园技法。理水则是在园林中用水再现其大自然的原型,艺术化的表现出湖、涧、溪、泉、瀑布等水的状态。

关键词:中国园林;掇山;理水

一、掇山

中国园林中的假山按照材质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间三种,但是全部用土堆建而成的假山比较少见,一般都是土石相间的假山为多。而在小庭院中则常用石山点缀,称为叠石,或者将有特质的石块散布于庭院或山坡中,称作置石。土石相间的假山石既便于塑造山形,也节省石料和人力。其做法是石在外、土在内,层层堆叠而成。石的作用石挡住泥土外流,也使外观嶙峋多姿,有土则能种树,年代久长以后,树根深入土中,盘根错节,与石、土混为一体,便宛如天然而有画意了。

叠造石山的最重要原则是就地取材,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石材有湖石、黄石和青石三大类,另外还有石笋类。真正的太湖石产自苏州洞庭东山和西山一带,而一般太湖石均属石灰岩,有南太湖与北太湖石之分。江南的文人园林多用前者,北方园林则用后者。在掇石之前必须先对每块石材进行观察,称之为“相石”。古代造园师对于“相石”这一程序是非常重视的,要做到对每块石材透彻了解,使之各得其所,才能事半功倍。石材的拼接、凹凸的处理,是掇山的重要技巧,假山要能“远看势,近看质”,质的特征就是由拼接技巧决定的。石的拼接依照石材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纹理,由石拼缝的疏密和凹凸造成的阴影,产生具有神韵感的画意,这是在把石材回归到它的天然原型的过程中人工艺术的升华,是中国造园传统之精华。

叠石假山以造洞最难,但山腹中若有洞室婉转便顿然玲珑有致,生发幽趣,且能节省大量的石材。古时造洞一般在顶部安条石作梁,到了清代,叠山名家戈裕良创造了“钩带法”,将砌拱劵的原理用于造洞,外观自然,有如天成,以少量的石便能叠成较大体积的假山,把叠山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如其遗作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另外,山洞有旱洞与水洞之分,若将水引入洞中,益生奇趣,如扬州个园的夏山。

石山按其位置可分楼山、壁山、池山、庭山数种。楼山筑于亭阁之下,是一个变相的室外楼梯,壁山是倚墙叠山,池山石在水池上叠山,庭山石在庭院中叠山,多与草木搭配。

置石是将石块做零星的布置,有“特置”与“散置”之分,特置是将形状奇特、硕大的石峰,放在园中视线的焦点或转折处,作为独立的欣赏物,有如西方的雕塑。这类石以太湖石为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所以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喜爱,并提出了评鉴标准。如宋米元章认为太湖石的美应具备“瘦、皱、漏、透”,清李漁又作了具体的阐述:“言山之美者具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可谓瘦也。”

散置是将石做群体布置,而非以石的个体美取胜,看似漫不经心的散状点,却如同天然生成,其实都是精心安排的。散置石最适合置于从建筑过渡到自然的空间内,或置于近岸、路边、桥头等处,使人产生对山野环境的联想。

二、理水

园林中的水是艺术再现其大自然的原型:湖、涧、溪、泉、瀑等。理水要利用天然有利的水源和地势,才能事半功倍。古代文人园林中都有一些诱人的水景,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晨昏时色如白练,夜静时声如环佩、鸣琴,堂西的山崖上利用竹筒引来泉水,自屋檐滴下,如串珠、水露。这种动态水景,既有形又有声,很吸引人。而瀑布景观更是古代隐士、文人最喜爱的,常常成为山水画的题材和园林模拟的景象。

文人园林因为面积较小,水景多以表现湖沼为主,园中通常只有一个水池。较大一点的园,可能以一个大水池为主,几个小水池为辅,相互连缀而成水系,如拙政园,小一点的园,则常在水池的角部伸出溪涧,以象征源流深远不尽,如网师园。但水池无论大小,常会将水面再作分割,如用半岛、岛、桥、廊、汀步石等划分,使水面增加层次而显得邈远。

水池的形状都做成不规则的自然形态,虽有近似于方、圆或者狭长之不同。池的边缘一般都以湖石、黄石、或者青石做成叠石的驳岸,外形则参差起伏、凹凸有致,这是文人园林水池的重要特点,在江南文人园林中,完全的土驳岸几乎是没有的。叠石驳岸使水池的外观显得精致,与园林紧凑的空间和静雅的建筑更能和谐一致。

在水池四周安置临水建筑是水景处理很重要的一环,直线形或曲尺形的建筑池岸与用山石叠砌的自然形池岸,常能取得有趣的对比效果。溪涧景观在江南文人园林中大多是象征性的缩影,主要是以狭长、曲折、陡峭的外形给人暗示,启发游者的联想。溪涧一般均与大池相连或自水池伸出,上有石梁跨越,以形成“绝涧安梁,飞岩假栈”的画意。著名的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涧长约20米,引泉水流入,地势高差两米,水流跌落有声,是模仿山间鸣泉之意。这种溪涧的特点是其高度能遮住人的视线,使人如入深山涧谷。

除此之外,园林中也常用摊作水局之部景,以潇洒自如的摊形水景,去破沿池围栏的池岸俗套。日本园林中运用摊景的实例也不少,近年来,在我国新建庭院中,也喜欢使用白色卵石铺滩作景,水清石显,十分别致。

园林中用陶皿、盆缸或玻璃水柜之类盛水作景的水型,属于水景缸一类。它不像上述水型位置固定不变,而是可以随意选择,一般作为点缀庭园水景之用。园林中的水景缸,常见的如供玩赏金鱼的金鱼缸,还有种植盆荷水栽者,如苏州寒山寺的荷缸,左右陈列于平庭阶前,既不失于寺庙肃穆的场面,又可缓和园内干涸无水的枯燥气氛,铺排上具有灵活的处置方法。

水为面,岸为域,庭园水局的成败,除了一定的水型外,离不开相应岸型的规则和塑造,协调的岸型可以使水局景更好的呈现水在庭园中的作用和特色,将旷畅的水面做得更加舒展,岸型属于园林范围的,大多顺其自然,园林水局的岸型多为模拟自然取胜。一般来说,我国园林中的岸型包括洲、岛、堤、矶、岸等各类形式,不同的水型,相应采取不同的岸型,不同的岸型可以组成多种变化的水局景。

(作者单位:南京市博物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