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枝条栽培猪肚菇技术

2020-10-14李汝芳陈勇光

食药用菌 2020年5期
关键词:原基猪肚出菇

李汝芳 陈勇光

葡萄枝条栽培猪肚菇技术

李汝芳 陈勇光

(永康市食用菌研究所,浙江 永康 321304)

为充分利用本地葡萄产业大量产生的废弃葡萄枝条资源,试验研究成功利用葡萄枝栽培猪肚菇技术,可采收猪肚菇3~4潮,生物学转化率达85%左右,详细介绍从资源收集处理与季节安排、菌包制作、大棚搭建、开袋覆土出菇、采收及转潮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的成套栽培技术环节。

葡萄枝条;猪肚菇;栽培技术

猪肚菇又名大杯蕈、大杯伞,食用时菌盖口感滑腻似猪肚,而菌柄去表皮后食用,又似竹笋般清脆,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高温型珍稀食用菌。

浙江金华地区的永康、浦江、婺城、金东等区县市,现有葡萄栽培面积20多万亩(1亩≈667 m2,下同),每亩修剪葡萄枝条100~150 kg,每年可产废弃葡萄枝条2万~3万t。葡萄枝条含有猪肚菇生长所需要的充足氮源。本所通过几年的试验研究,成功形成葡萄枝栽培猪肚菇技术。并在浙江中部地区形成稳定的猪肚菇消费群体,销售量逐年上升,市场前景看好。

1 资源收集处理与季节安排

修剪下来的葡萄枝条,及时收集粉碎晒干备用。粉碎颗粒的直径在0.8 cm内,以装袋时不易刺破料袋为准。当年出菇,可安排在3~4月接种,前期发菌如温度偏低,须做好保温升温工作,可在5月下旬至10月下旬出菇;翌年出菇,在上一年的10~11月接种,自然温度培养,到第二年4~5月,气温回升到18~20 ℃时,进行覆土出菇,出菇时间比当年生产可提前约一个月。

2 菌包制作

2.1 培养料配方

配方①:葡萄枝粉50%,棉籽壳40%,麦麸5%,玉米粉3%,糖1%,轻质碳酸钙1%。配方②:葡萄枝粉30%,桑枝粉20%,棉籽壳30%,麦麸10%,玉米粉8%,糖1%,轻质碳酸钙1%。

2.2 原料堆制

在装袋前25~30天,根据培养料配方准备原料,用清水预湿棉籽壳,然后与葡萄枝粉、桑枝粉、麦麸、玉米粉、轻质碳酸钙混拌均匀,将糖溶于水中拌入,控制含水量在60%~65%,pH在7.2~7.8,进行堆制发酵。发酵时间,气温高时可短些,气温低时可长些,掌握在堆温中部达到65 ℃后,温度开始下降时翻堆。一般每隔5天左右翻堆一次,共翻堆4~5次,有条件的可用机器翻堆。翻堆时水分偏干应适量补水,翻堆后堆中间打通气孔。发酵20~25天可装袋灭菌。

2.3 装料灭菌接种

采用17×35×0.005(cm)规格的聚丙烯栽培袋装料,每袋装湿料约1.2千克。料袋袋口用绳活扣扎紧,置常压灶中灭菌,温度达到100 ℃后维持15~18 h,灭菌后移入经空间消毒的接种场所,经1~2天菌包冷却后用消毒剂消毒,之后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

2.4 菌包培养

培养室提前用生石灰等消毒,接种后的菌袋约堆码6层,避光培养,温度尽量控制在23~25 ℃。遇高温天气,须注意降温,防止烧菌。培养中后期须加强通风,并翻堆检查是否有菌袋污染。正常情况下,经40~45天培养,菌丝满袋,再后熟培养10天左右即可转入出菇管理(图1)。

图1 堆码发菌

3 大棚搭建

可用毛竹搭建菇棚,或用镀锌钢管搭建拱形大棚,棚长不超过30 m,宽5~8 m,顶高不低于3 m,肩高1.8~2 m。棚顶安装微喷设施或隔顶0.5 m加盖外遮阳网一层,棚内安装换气扇,以营造适宜猪肚菇夏季高温时的出菇环境。

4 开袋覆土出菇

在菌丝发满菌包约10天后,气温稳定在18 ℃以上时将菌包移入出菇棚开袋出菇。先解开袋口,在培养料面覆2~3 cm厚土。覆土由打碎后的稻田土与煤渣或石粉混合而成。菌袋覆土后均匀地竖直摆放在大棚畦面上或立体出菇床架上,15天左右开始形成原基(图2)。子实体从现蕾到采收,温度偏高时为5~7天,温度较低时则需8~11天。

4.1 湿度管理

图2 原基形成开始出菇

菌包覆土后,需保持表土湿润,喷水量灵活掌握,气温低时,表土若湿润就不喷水;气温高时,表土干得快,需每天上午喷水2次,下午喷2~3次。有条件的可安装自动喷水设施,晴天多喷,阴天少喷,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96%。

4.2 温度管理

出菇棚温度控制在21~32 ℃,气温偏低时,加强保温,中午通风;气温偏高时,加强通风和降温管理,向菇房四周、棚顶和空间喷水,也可在外棚顶安装自动控制喷水设施。

4.3 光线管理

猪肚菇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不能形成原基,在弱光下长出的原基为细长状,难以形成菌盖。须增加散射光,光照强度达到450~750 lx时才能正常长出菌盖。但光照过强又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影响产量。

4.4 通风管理

猪肚菇好氧,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最好保持在400~600 mg/L,但在原基形成期需要较高浓度二氧化碳刺激。

5 采收及转潮管理

猪肚菇采收标准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一般当菇体长至七八分成熟,菇盖呈漏斗形,边缘内卷时采收(图4)。采收时左手托住菇盖,右手持剪刀把干净的菇体剪下,留菇柄3~4 cm。然后进行分级包装,上市销售。菇采收完后,及时拔除土中菇柄。

图4 采收期

每潮菇采完后及时补覆新土,停止喷水3~4天,待菌丝恢复后喷重水一次,继续保持表土湿润,转入下一潮菇管理。一般可采收3~4潮,生物学转化率约85%。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原则,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重点防治各类菇蝇、菇蚊。主要方法是搞好环境卫生,安装防虫网、黄板、杀虫灯等。为防止成虫飞入产卵,可定期在菇棚菇房外围喷洒2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禁止使用农药,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和市场准入要求。

[1] 牛贞福, 国淑梅. 利用夏季闲置的蔬菜大棚和菇房栽培猪肚菇[J]. 食药用菌, 2012, 20(06): 351-353.

[2] 阮周禧, 阮晓东, 阮时珍, 等. 猪肚菇室外代料栽培[J]. 食药用菌, 2013, 21(02): 123-125.

[3] 张时, 汪尚法. 春夏高产栽培猪肚菇[J]. 北京农业, 2010(13): 19-20.

S646

B

2095-0934(2020)05-353-03

猜你喜欢

原基猪肚出菇
猪肚鸡要上市
猪肚鸡
尖顶羊肚菌原基形成期菌丝指环结构的发现与分析*
藤本月季“安吉拉”花芽分化形态结构及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车前草猪肚汤
突脉金丝桃的花器官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