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白苦瓜新品种“苦中乐”的选育

2020-10-14周彩军

蔬菜 2020年10期
关键词:自交系抗病性区域试验

周彩军,郑 洁

(1.浙江乐土种业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24400;2.衢州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浙江 衢州 324000)

苦瓜是我国的重要蔬菜,但在市场供应的苦瓜中,瓜色碧绿或纯白的品种较少,极大部分属于纯白与碧绿之间的过渡类型;而在浙江、江西两省的部分地区,居民有消费纯白苦瓜的习惯。目前,国内还未见纯白苦瓜新品种育成,种植户使用的都是自留的白苦瓜种子。由于苦瓜的颜色受隐性基因控制[1],加之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极易窜粉,种植自留白苦瓜种子后经常出现绿色后代的情况,严重影响种植户的效益。针对上述情况,浙江乐土种业有限公司收集多方白苦瓜种质资源,经多代自交后杂交,最终选育出了一个产量高、抗性好、长度适中、商品性佳的纯白杂交苦瓜新品种“苦中乐”。

1 选育过程

纯白苦瓜新品种是以自交系146-28-05-09-02-11为母本,以自交系155-19-07①-11-02-04为父本杂交而成。母本146-28-05-09-02-11是以浙江衢州地区农户自留种为原始材料,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植株表现为:叶片较小,较抗高温,第1雌花节位位于第17~20节,瓜纯白色,单株结老熟瓜可达50个,瓜长15 cm,横径5.5 cm左右。瓜面圆粒状瘤与短纵瘤相间,瘤突而不尖,外观优美。父本155-19-07①-11-02-04是以浙江杭州地区农户自留种为原始材料,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植株表现为:生长势旺,叶片肥厚,茎秆粗壮,极抗高温,第1雌花节位位于第15~17节,瓜纯白色,单株结老熟瓜15个以上,瓜长60 cm,横径6 cm左右。瓜面圆粒状瘤与短纵瘤相间,瘤突且尖。2019年春季试配制种,同年秋季种植对比试验。2019年秋季继续制种,2020年春季进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图1),试种表现突出,定名为“苦中乐”,适合浙江省及周边地区早春季和秋延后设施栽培及春季的露天栽培。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比较试验

2019年秋季在衢州市衢江区、龙游县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露地栽培。7月10日播种,7月25日移栽,小区面积48 m2,搭人字架,畦+沟宽1.8 m,单行种植,株距2.5 m,定植密度2 250株/hm2。秋延后栽培,两地“苦中乐”产量分别为13.41、16.32 t/hm2,比对照农户自留种的11.43、13.28 t/hm2分别增产17.3% 和22.9%(表1)。

2.1.2 区域试验

2020年春季在衢州市衢江区、龙游县进行区域试验,露地栽培。3月24日大棚内播种,4月14日移栽,小区面积34 m2,搭平顶架,畦+沟宽1.8 m,单行种植,考虑到上半年农户种植习惯,株距定为1.2 m,移栽密度4 500株/hm2。3次重复,随机排列。苦瓜采收后,各小区分别计产,至8月20日,两地“苦中乐”平均产量分别为33.48、36.56 t/hm2,比对照的26.30、27.41 t/hm2增产27.30%和33.38% (表2)。

2.1.3 生产试验

2020年春季,在龙游县詹家镇进行生产试验,3月24日大棚内播种,4月25日移栽,面积333.3 m2,搭人字架,畦+沟宽1.8 m,单行种植,株距4 m,移栽密度1 400株/hm2。在2020年超长梅雨季的情况下,采收至9月1日,产量达30.51 t/hm2,比对照的24.37 t/hm2增产25.2%。

2.2 抗病性

从2020年生产试验病害发生情况来看(表3),“苦中乐”白苦瓜病毒病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疫病的发病率与对照相当;枯萎病、炭疽病和灰霉病均未发生。从总体来看,“苦中乐”白苦瓜和对照的抗病性相当,且“苦中乐”抗病性略高。

2.3 品质

“苦中乐”白苦瓜在外形上比农户自留种长,单果质量更高,光泽度更好。肩部没有自留种常出现的绿色,表面部分瘤突而尖,深受市场认可。试种后,从销售市场反馈的信息及众多专家品尝的结果来看,一致认为“苦中乐”白苦瓜烹饪后具有原来白苦瓜同样的色泽,口感清脆,苦味适中。

表1 纯白苦瓜“苦中乐”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表2 纯白苦瓜“苦中乐”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表3 “苦中乐”品种抗病性(发病率)%

3 品种特征特性

“苦中乐”白苦瓜早中熟,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第19节左右着生第1雌花,连续坐瓜能力强。果实长圆锤形,果皮纯奶白色、有光泽。瓜面有圆粒状瘤与短纵瘤相间,部分瘤突而尖。外观优美,商品性佳。瓜长约30 cm,横径约5.5 cm,肉厚约1.0 cm,平均单瓜质量约250 g。肉质脆而糯、苦味适中。早春季露天栽培,从定植至始收天数51 d,播种至始收天数72 d,比农户自留种(CK)迟6 d;秋季露天种植,播种至始收历经60 d左右,比农户自留种(CK)迟1~2 d。

4 栽培技术

4.1 适期播种

浸种催芽时,先用55 ℃温水浸种15 min,搓洗干净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 min,之后再次冲洗,然后用指甲钳一侧把种子的长边中间(不要剪两头)剪一小缺口,再用30 ℃左右温水浸种2~3 h后即可催芽[2]。苦瓜性喜温暖、湿润、多日照的气候环境,植株开花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0~30 ℃。若遇低温、阴雨天气,应在保护地育苗。

4.2 种植密度

当幼苗真叶4~5片时移栽,春季露地移栽密度1 800株/hm2,秋季密度2 400株/hm2。早春保护地栽培,为提早上市、提高前期产量,密度可调整在3 000株/hm2以上。

4.3 肥水管理

苦瓜对肥水要求高,忌水渍[3]。“苦中乐”需肥量大,宜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pH值为5.5~6.5的壤土。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适当的磷钾肥,并以30 kg/hm2为标准添加硼砂。追肥视植株的长势情况而定,避免施用过多的氮肥。开花结果期,需水量大,注意加强肥水管理。

4.4 整枝疏果

生长过程中,选择晴天,摘除主蔓1 m以下的全部侧蔓,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叶,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该品种结果能力强,应及时摘除畸形果、病果。

如果植株生长过程中缺少肥水或出现老、病、黄叶造成通风透光不良,会使果型“溜肩”及肩部出现绿色,影响白苦瓜的商品性。早春大棚内栽培,应结合人工辅助授粉。栽培期间注意瓜实蝇及病害的防治。

猜你喜欢

自交系抗病性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利用SNP 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玉米自交系粒重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玉米自交系保纯和提纯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