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瓜—水稻高效轮作模式集成试验

2020-10-14倪玉清马长青张春华

蔬菜 2020年10期
关键词:糖度抗病性发病率

冯 明,倪玉清,马长青,张春华,钟 越

(1.高邮市蔬菜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 高邮 225600;2.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500)

西瓜是我国广泛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1]。设施西瓜品质优、产量高、上市早,种植效益相对较好,但多年连作会导致土传病害严重、产量下降等连作障碍问题的发生,成为制约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高邮市西瓜规模种植以设施栽培为主,生产效益显著,但西瓜栽培连作障碍导致部分基地产量和品质下降,从而影响设施栽培稳定性发展,不利于种植户稳定增收。本试验通过品种比较试验以筛选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品种,通过旱茬(玉米+西瓜)连作、水旱(水稻+西瓜)轮作方式且分别采用普通育苗和嫁接育苗开展试验,探讨对土传病害的防控作用,通过研究不同基肥及配方肥施用方式对西瓜产品性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合生产成本,进行经济效益核算,以期为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同时进一步集成西瓜—水稻高效复合种植模式。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8—2019年在江苏高邮市卸甲镇卸甲村涌泉蔬菜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进行。

1.2 试验材料

供试西瓜、水稻品种和肥料及其来源见表1。

表1 试验材料及来源

1.3 试验方法

1.3.1 品种筛选试验

对5个西瓜品种(表1)进行品种比较,以筛选最适合当地生产的西瓜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50 m2。2018年12月20日播种,2019年2月1日定植。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3 0 0 0 k g作基肥,翻耕入土,株行距40 cm×300 cm,每667 m2定植550株,采用爬地栽培方式。栽培过程中常规追肥,并做好病虫害防治,5月6日采收。

1.3.2 不同茬口及育苗方式试验

分别在旱茬轮作和水旱轮作模式下,对比早佳-8424直播苗和嫁接苗的栽培效果,试验设4个处理(表2),小区面积66.7 m2,重复3次。4个处理栽培管理措施相同。西瓜于2018年12月25日播种,2019年2月2日定植,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3 000 kg作基肥,翻耕入土,株行距40 cm ×300 cm,每667 m2定植550株。栽培过程中常规追肥,并做好病虫害防治,5月10日采收西瓜。玉米于6月20日播种,10月初采收;水稻于5月23播种育秧,6月中旬栽插,10月下旬收获。

1.3.3 不同施肥方式试验

分别以早佳-8424直播苗和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4个施肥处理(表3)。小区面积66.7 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4个处理栽培管理措施同1.3.2。

表2 不同茬口及育苗方式试验设计方案

1.3.4 测定项目及方法

采收时测定单果质量、糖度,观测鉴定瓜型,结果期调查田间枯萎病发病率,累计小区产量后折算为667 m2产量。西瓜糖度用VR-513ATC测糖仪进行测定。发病率=发病株数/总株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西瓜品种产品性状、产量及抗病性比较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各品种单果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超级冬春>早佳-8424>麒麟西瓜>京欣2号>黑美人;果实糖度为早佳-8424>麒麟西瓜>黑美人>京欣2号>超级冬春;京欣2号、早佳-8424的抗病性好于其他3个品种;667 m2产量以超级冬春最大,达3 815 k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早佳-8424和麒麟西瓜产量仅次于超级冬春,但二者差异不显著,黑美人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综合比较来看,早佳-8424产品性状、产量均较优于其他品种,且枯萎病发病率较低,适合应用于西瓜—水稻轮作的栽培品种。

2.2 不同茬口及育苗方式效果

2.2.1 单果质量与单位面积产量

由表5可知,4个处理单果质量高低依次为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1,667 m2产量顺序亦同,以处理4的667 m2产量最高,为3 342 kg,然后高低依次是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4分别比处理1、处理2、处理3提高16.9%、5.6%、8.6%,其中处理4和处理2均显著高于处理1。

2.2.2 品质

4个处理中,以处理4的糖度最高,为12.6%,其次是处理3,糖度为12.5%,均高于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2的瓜型相对较好(表5)。

2.2.3 抗病性

处理4的枯萎病发病率最低,为2.5%,处理1的发病率最高,为13.6%。处理4的发病率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降低了11.1、3.3、5.2个百分点(表5)。

表3 不同施肥方式试验设计方案

表4 不同品种产品性状、产量及抗病性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处理4(水旱轮作并采用嫁接育苗)的西瓜单果质量、667 m2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处理1的667 m2产量最低,与处理4差异显著;处理4糖度和瓜型也优于处理1,而且发病率最低,适于西瓜优质高产栽培。

2.3 不同施肥方式比较结果

2.3.1 农艺性状

从表6可以看出,4个处理单果质量高低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4最高,处理1最低;处理4的糖度最高,为12.7%;瓜型均较好,施肥方式对瓜型影响不大;处理3、处理4发病率均低于处理1、处理2,以处理4抗性最好。

2.3.2 产量与效益

从表7可以看出,4个处理小区产量高低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其中处理4显著大于处理1和处理2,667 m2产量顺序与之相同,以处理4最高,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高出14.9%、8.8%和4.3%。扣除成本,处理4的667 m2生产效益最高,为6 501元,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高出28.1%、16.6%、7.0%。可以看出,优化施肥方式能够促进西瓜栽培高产高效,而处理4就是相对高效的施肥方式。

表5 不同茬口及育苗方式产量、品质及发病率比较

表6 不同施肥处理农艺性状及发病率比较

表7 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和效益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早佳-8424产品性状、产量均优于其他品种,且枯萎病抗性较高,适合于高邮市西瓜栽培。水旱轮作并采用嫁接育苗处理的667 m2产量高,品质较好,且抗病性好,适于西瓜优质高产栽培。在水旱轮作西瓜栽培中,基肥采用优质有机肥结合微生物菌剂,再结合追施配方肥(尤其以追施14-8-19配方肥50 kg最好),可有效提高西瓜的品质、产量和效益。

西瓜的产量直接影响瓜农的经济收入,高品质低产量或高产量低品质的西瓜品种无法满足瓜农和市场的需求[2]。在绿色、高效、复合种植模式西瓜栽培中,选择优质、高产品种早佳-8424示范种植,可有效发挥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较好的特点,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旱茬连作并采用普通育苗方式的产量和质量较低。嫁接西瓜的砧木根系不感染枯萎病,抗逆性强,根系分布范围、吸收能力等都强于自根苗,为连作、逆境栽培西瓜提供了可能[3]。

水旱轮作是一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可持续种植方式,水旱轮作系统中土壤环境干湿交替变换,可有效抑制土传病虫害和草害的发生,在防治西瓜连作障碍方面效果明显。研究证实,西瓜—水稻轮作较常规西瓜种植可减少肥料成本30%左右,且在水旱季相互切换时,晒垄冻垄加快土壤熟化,深耕翻土松碎耕层土壤,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通透性,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显著提高土壤肥力[4]。通过集成西瓜—水稻水旱轮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采用优良西瓜品种及嫁接育苗方式,达到抗病提质的效果,配合生物有机肥和配方施肥应用技术,实现西瓜栽培节本增效,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进一步示范推广,促进粮经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猜你喜欢

糖度抗病性发病率
‘蜜红’‘白玉龙’火龙果果实糖度分布规律分析
糖度高、类型多、瓜味足 “炫彩”系列小西瓜 亩产值3.5万元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基于不同物候期苹果树叶片光谱特征预测果实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