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审计实务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0-10-12杨银开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杨银开

摘 要:在教育部正式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强调高校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实现三全育人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本文从高职院校审计实务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融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审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找到课程思政与审计专业课程的契合点,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实现审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和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计实务;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1.064

1 高校课程思政要求的提出

审计实务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培养审计助理岗位人才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当前,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审计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依法、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识,以及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将课程思政的融入审计实务课程中,借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审计职业道德,促使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1 课程思政概念的最早提出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是在2014年以后才出现的,最早由上海市部分高校在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问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的“两张皮”问题中提出来,提倡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依托和借助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中。课程思政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程,即我们常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强调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于无形中实现育人的目的,这是一种“隐性”教育理念、是一个“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思维的创新。之后,激起了全国很多高校的兴趣,并引起了教育部的关注。课程思政这一概念逐渐走入了高校教育的视野,开始为人们所接受。

1.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

2020年5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2 审计实务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和问题

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校不重视、教师不在乎、学生不感冒的问题,认为教师教好专业课、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就行了,思想政治理论与己无关,很难做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2.1 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理解较为狭隘,部分校领导没有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缺乏深刻认识。学校只强调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高,课程思政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甚至在专业课教学中没有思政教育的内容。例如,在传统的审计实务教学中,课程只是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岗位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学生只要掌握审计初步业务活动,能够完成审计相关岗位的工作就算目标达成。

2.2 专业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意识

在高等院校,一般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或马列部)承担思政教育,是开展学生思政教育主渠道,思政课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主要承担。专业老师只负责讲好自己承担的专业课,从不过问学生的成长。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也自觉的隔离开来,导致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没有形成合力。

2.3 专业课程设置未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在高职院校审计实务课程设置中,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职业道德教育等与思政教育相关课程在审计实务教学中比重较小,对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合理的配置。思政教育没有融入专业教育,常常是学校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所期盼的不一致,二者存在较大差异。

3 审计实务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

高校人才培养离不开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高職院校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加强对广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助力学生在校期间快速成长。

3.1 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

3.1.1 顶层设计,高位统筹推进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健全机制、强化督查,才能保证方向正确、执行有力。学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提升学校的育人效果。

3.1.2 教师重视,强化德育意识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进一步强化审计专业课教师的政治意识,提升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摈弃偏见。首先,注重专业教师思政意识的培养。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学习教育,强化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消除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偏见,牢固树立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自觉。其次,强化专业教师立德树人的目标。要确保专业课教师消除认识偏差,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充分认识到只有在专业课堂中融入德育元素,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德育素养培育齐抓共管,才能培养出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的审计专门人才。最后,强化对专业课教师的考核。在教学管理及业绩考评过程中,要将课程思政开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从而来鞭策专业课教师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推进工作,不断提高专业课中思政教学的效果。

3.1.3 交流互动,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只是教授知识和能力的“授业者”,还应该成为传播品德和价值的“传道者”,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第一,学校要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支持各学院间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定期举行系列讲座,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间的对话,使专业教师及时了解党政方针、法律修改等动态信息,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理解。第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切实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育人职责,在课堂教学中應积极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第三,教师在课堂内外关心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成长,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倾心关怀,学生有着最为真切的感受,很容易受到教师所展现出来的师德师风的感染。

3.2 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3.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导向,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人才。

3.2.2 重新界定审计人才培养目标

审计专业思政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审计人才,在此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的学生不光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即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审计人才。

3.3 优化审计专业课程设置

3.3.1 挖掘审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根据审计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专业的育人目标,全面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优化课程设置。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对照“八个统一”要求,将思政教育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的各个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重视思政教育元素在课堂中的运用,不断提高课堂育人的效果。

3.3.2 改革审计专业现行教学模式

要深入研究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切实掌握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用鲜活的例证、可信的论据、生动的故事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丰硕成果。将课程思政内容贯穿于德智体美劳全员全程全方位,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3.3.3 依托于课程思政案例开展教学

培养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要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和价值观。审计专任教师要丰富课程的思政内涵,在教学中深度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连接点,广泛运用浅显易懂的教学案例、育人启迪管理故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审计实务教学,引导学生做一个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对照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明辨、笃实,努力成长为合格的新时代审计人才。

3.4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要建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在学校各类考核评估和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一是在对各教学单位的考核评价、党支部建设考核中,要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发挥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视层度;二是在教师的考核评价、评优评先、选拔任用、职称晋升、交流培训中,以及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表彰奖励中,应加入思政考核因素,体现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三是,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考察,还应该考虑个人思想品德、日常学习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内容。

参考文献

[1]王东清,刘静静.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经济师,2019,(3).

[2]侯新,孙荣禛,冀成中,等.高校会计专业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J].会计师,2020,(2).

[3]梁晓舒,梁君.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审计专业思政教育的研究[J].教育管理,2018.

[4]黄会.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应用实践改革与创新——以外语类高校为例[J].智库时代,2016.

[5]谢丹.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级财务会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2).

[6]周嘉.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审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时空,2019.

[7]胡伟芬.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问题浅析_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科技风,2019,(12).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